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3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张文娟

(闽南师范大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省漳州市, 350600)

摘 要: 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质量高低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乡村振兴与乡村文化振兴关系的基础上,从价值层面、主体层面、载体层面和现实层面指出当前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并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充实并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配置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和加强乡村文化体制机制的建设等四个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文化建设提供可供参考的解决路径,促进乡村文化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文化;困境与对策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又能有效推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挥乡村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作用,强化乡村文化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

一、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管根本、管大局、管长远的系统工程”,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家战略举措,涵盖乡村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乡村社会的发挥起到了塑性铸魂的重要作用。因此说,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建设之间是共同发展、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方面,乡村振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强有力保障。一是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不断提高,脱贫攻坚高效推进,使得国家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农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并对其进行了强有力的规划和部署。乡村文化作为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发展同样得益于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最醇厚的滋养。目前乡村文化面临巨大的冲击,需要我们稳固乡村文化,并不断推进乡村振兴,以巩固乡村发展的魂之所在。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而其中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产业兴旺需要充分利用乡村乡土文化,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旺盛;生态宜居需要培育农民绿色生活的意识养成绿色生活的习惯,保护好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乡风文明需要农民培育积极良好的乡村风尚,发挥文化的教化、教导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治理有效需要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为农民创造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是为了农民生活富裕和精神富裕得到实现。这些美好的目标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文化是心灵的家园,中华民族乡村社会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可以说,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就没有乡村的振兴。但在农村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中,乡村文化备受冲击,所面临的形势日渐严峻,逐步走向 “空洞”状态,而乡村传统的文化生态遭到破坏,新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乡村的文化生活走向困境。

(一)价值层面:乡村本土文化竞争力不足

当今社会文化百花齐放、百花争鸣,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既有交流也有抵触。乡村本土文化作为乡村居民和乡村自然相互作用下所创造出来的文化资源,在城市文化、落后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下,逐渐荒漠化,主要表现为: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民的生活不断富裕起来,但人情风、攀比风、奢侈风等陈规陋习蔓延,算命、看相和风水等封建思想抬头,扰乱社会秩序,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现代思想意识没有得到提升。二是西方宗教组织看中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乡村文化建设缺失以及农民文化需求薄弱等“潜在发展优势”,利用认识能力不足、文化认同感较低和精神空虚等特点,大肆宣传邪教思想,进行精神控制,抢占乡村思想文化阵地。三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影响深入乡村社会,但乡村社会地理位置相对偏僻、村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不高,乡村社会遭受到网络文化的入侵,特别是网络负面文化的传播,致使人们沉迷于网络世界,不利于村民对本土乡村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乡村本土文化可持续生长力得到冲击

(二)主体层面:乡村文化建设主体流失

农民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成败起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新世纪以来,城市化快速发展以致城乡在收入、教育、医疗、消费、就业和公共投入等方面发展不平衡,这种发展的极大不平衡致使部分农村优秀青年进入城市,寻求更高的经济收入,谋求实现个人价值,为后代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造成一部分“走出来”的农民久驻城市,不再接受传统乡村文化的感染,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感减弱。与此同时,随大量劳动人口的外流,乡村“空心化”现象日益明显,三留守人员成为农村的主要人群

,他们承担着乡村文化传承和建设的责任,但受道德素质、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等内在因素影响,他们对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参与意识和文化创造意识,在实践活动中缺乏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主体力量的能力。此外,农村地区的工资待遇、发展前景、生活环境等现实问题使得外面的优秀人才不愿去到农村,农村文化创新观念不足,没有新鲜血液注入,缺乏生机和活力,文化传承和创新遭遇困难。

(三)载体层面: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滞后

以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有效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从而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提高广大农民对乡村的归属感的重要举措。随着党和政府一系列政策出台,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内容与设施逐渐多样化,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乡村文化设施是乡村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是乡村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阵地,在引导移风易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不到位”,必将降低乡民对它的关注度。当前乡镇政府放松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重视程度,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倾向,对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经费保障,致使文化活动开展困难,不能胜任当前形势需要。另一方面,现有基础设施未得到有效利用。近年来,我国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已经建设完成的公共文化设施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文化设施留存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它应具备的文化功能,比如农村地区的文化广场,只有在接受上级检查时,才能短暂发挥文化功能,平时甚至成为农民晾晒农作物的场地。

(四)现实层面:乡村文化建设意识不到位

乡村文化建设覆盖整个乡村社会,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确保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需要各方协调一致、共同参与。乡村干部作为乡村建设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行为直接影响乡村文化的发展,但当前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对乡村文化建设持不在意的态度,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在文化建设上,甚至忽略乡村文化,导致乡村文化活动开展少、成效慢。并且,一些地方干部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缺乏群众号召力,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此外,在传统社会管理理念下,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很少听取农民的意见与建议,缺少与广大农民的互动交流,致使部分政策制定与实施不切实际,脱离群众实际需求,对广大农民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精神需求,影响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析

(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至今,一直以其独特的价值影响和调节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要发挥其对乡村文化的引导作用,应该做到:一方面,要增强群众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乡村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熟知乡村文化、认乡村文化、敬仰乡村文化、不仅是培育农民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为此,要引领人民群众真切感受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内心认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为乡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为此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推动,认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唤醒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另一方面,要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各领域各方面都有了新变化,乡村传统文化也必须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一要继承传统,去伪存真。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烙印,它有其永恒文化价值,也携带着糟粕部分。因此,不能盲目地继承传统文化,要以辩证、科学的态度,剔除不合时代发展的糟粕文化,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此,要怀着包容的态度,正确认识其他文化中积极有益的成分,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乡村文化的内容。二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比如,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贯穿到各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引导的阵地作用,使传统文化课堂成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充实并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并稳定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重视人才资源,正视乡村发展短板,培养造就本土人才、吸引汇聚多方英才,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3]一方面,重视人才的重要作用。人才是重要的宝贵资源,必须要重视人才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充分发挥乡贤作用。乡贤情系乡村、道德品质良好,他们是很好的乡村文化传播者,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要把握和利用乡贤在乡村的位置,引导其主动参与到乡村文化建设,利用乡贤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引导其向年轻一辈宣传乡村传统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出谋划策。其次,培育青少年的文化主体意识。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是乡村的未来。通过多种形式为青少年输入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其了解乡村文化的魅力,让青少年群体从小接受乡村文化的熏陶,培育文化主体意识和责任。最后,充分发挥返乡青年的文化传播作用。出门务工的青壮年久经城市文化的洗礼,了解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发展差距,要充分把握青壮年返乡的短暂时间,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寻找适合乡村文化的发展模式。同时向返乡青年展示乡村文化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增强青年群体的文化认同感,激发乡情乡愁,引导其留乡发展,为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另一方面,保障人才福利待遇。通过完善教育、养老、医疗、育幼、住房等政策体系,不断提高乡村社会生活和工作舒适度和便捷性,吸引高素质人才回流返乡,积极投身家乡文化建设,为乡村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此外,建立长效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物质手段精神激励双管齐下吸引外地人才通过推动经济发展、提高薪酬满意度和健全选人用人机制等手段解决外地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优化配置乡村公共文化设施

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乡村文化建设工作的物质载体,但我国大部分地区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较为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瓶颈优化乡村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势在必行。一方面,政府层面。乡村公共文化设施要落实到位,农村基层政府必须要改变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错误认知,加强进行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发挥好政府的职能。政府可按照实际情况设立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对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统筹规划,确保资金补助到位。此外,乡村文化振兴任重道远,必须稳定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健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补短板强弱项,并将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透明化,将专项资金发挥到实处,促进文化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乡民参与层面。农民是乡村的主人,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习得者和传承者,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只有农民广泛参与进来,乡村文化振兴才能快速实现。所以,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必须走进乡民,因地制宜,不照搬其他地区的现成模式,建立乡民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让农民共同参与进来必须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完善健身器材广场、乡村文化广场和农村书屋等场所,积极开展村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活动,调动乡民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应重点关注“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和产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予陪伴和引领。总之,文化设施应是全民参与、全民享受。

(四)加强乡村文化体制机制的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在实践循序渐进、不断探索,需要有效的体制机制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第一,完善乡村文化建设组织管理体制。邓小平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1]在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要加强党对乡村文化工作的领导,在尊重文化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党进行文化建设的水平,确保党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从自身做起,开展乡村文化建设实践,努力形成刚刚奋进的文化建设氛围。第二,强化乡规民约的规范力度。乡规民约作为一种村民自发订立的制度规范,在维系乡村秩序、提升村民道德素质发展、推动乡村和谐稳定等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弥补基层政府在乡村治理中的不足因此,在乡村文化建设中,乡规民约的作用尤为重要。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基层政府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乡村中存在的不良问题,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民风民俗制定符合当地发展态势的乡规民约,明确规范力度。同时还要参照村民的意愿,让乡民有一个主人翁意识,只有群众接受了,乡规民约才能真正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健全法律服务体系。法律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现代国家和社会的治理必须坚持法律为原则健全法律服务体系,加强法制的保障作用,才能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保驾护航。要针对乡民法律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的实际情况,基层政府应该定期开展文化普法活动、举办相关的法律讲座、印发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宣传手册或播放相关的法制影片等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建设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做到有法必依。此外,要实现乡村社会的有效治理,解决当前农民缺乏用法自觉以及乡村用法成本较高的问题,就必须有针对性的完善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必须使法律走进农民的生活,使农民在法治的环境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也保障农民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获得法律援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 人民日报,2021-11-17(001).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 人民日报,2017-10-19(002).

[3]李辰,高君.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1,15(01):41-46.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作者简介]

张文娟 (1997.02.08),女,汉,籍贯:河南商丘,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单位:闽南师范大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