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和鸣幼儿园 214000
【摘要】新园新集团强调“问题导向”,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是隐形的“督促”。根据集团园每位教师呈现的专业发展现状,划分第一、二、三梯队,为每位教师提供相适应的的学习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分层培训。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双向提高。
【关键词】集团化办园;教师梯队培养;路径探索
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1]。面临新园新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在哪里?如何把握优势、困惑和策略?很多问题在开园初就要深入思考,进行顶层架构,以期形成园所特有的教师培养路径。
笔者阐述的是无锡市某区新成立的一个幼儿教育集团,目前拥有两所集团幼儿园,其中第一所于2021年9月开园,集团内教师(含园长)43名,100%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100%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研究生3名。
24岁以下教师共有12名,约占教师总人数的28%;25-29岁的11名,约占教师总人数的26%;30-39岁的16名,约占教师总人数的37%;40岁及以下的4名,约占教师人数的9%;副高职称1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24名、无职称的11名。骨干教师8名(包括4名园长和副园长),约占教师总人数的18.6%。其中无锡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骨干3名,另4名均为区级新秀。根据师资队伍SWOT分析:
优势(S) | 劣势(W) | 机会(O) | 挑战(T) |
学历较高,工作态度积极。 | 青年教师居多,缺乏实践经验。教师来源错综复杂,对园本课程的理念把握精准度不够。 | 区域战略机遇辐射带动幼儿园发展。 | 原有经验束缚当前发展。 |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层次较高、业务素质中等、工作态度积极的教师队伍。 |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认识并不深刻,没有真正将理念转化为行为。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内容选择不够贴合幼儿的真实生活。 | 青年教师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较强,拥有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能为园所带来朝气和活力。 | 根据经验做事是一种习惯,但新园所、新课程需要教师悬置自己已有的传统观念,在新区域新园背景下,教师培养是重要艰巨的任务。 |
集团园强调“问题导向”,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无疑是隐形的“督促”。根据以上客观现状,通过对个人情况分析,划分第一、二、三梯队,为每位教师提供相适应的的学习内容,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分层培训。在和谐、创新、发展的氛围中,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质量的双向提高。
(一)构建园本教研共同体,成为教师学习的理想路径
集团园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班本—级部—全园和自上而下的“双轨制”教研模式。利用线上专家引领、头脑风暴、现场观摩等形式,使每一位教师深度参与研训活动。
组建以园长为导师的园内名师工作室(成员:第一梯队及三位研究生),开展各类“问题式教研”、“沙龙式教研”,并根据教师的自身需要进行带教。
第一梯队 | 第二梯队 | 第三梯队 | |
班本教研 | 成为班级导师,两周一次深入班级,观察、发现问题,通过班本教研跟踪引导解决问题。 | 组织班本教研,针对班本教研无法解决的问题向导师进行沟通、汇报。 | 积极参与研讨、记录,共同梳理、提出解决策略。 |
级组教研 | 针对级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研讨。 | 交流沟通班级问题相关情况。 | 记录、汇总、梳理研讨内容。 |
园部教研 | 轮值策划教研活动(每月至少一次),招募团队成员,明确责任分工,并担任主持人,跟进指导班级。 | 教研素材收集,轮值教研后,组织班级落实调整。 | 材料收归整理,及活动摄影、新闻推送等,并由第一梯队审核。 |
另外,通过阅读和培训,支持园本教研,以解决一个个教科研问题。比如带问题阅读书籍,并寻找问题解决得路径。第一梯队领读书籍,组织开展书目删选,进而确定泛读、精读书目;第二梯队组织分章节精读;第三梯队在指导下将阅读内容运用于实践,并形成思考记录。
(二)抓实课程审议全过程,架构互助学习的交流平台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在十多年前就提出:“幼儿园课程审议是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也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它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策略得以形成的过程。”[2]因此,课程审议在课程实施中至关重要,集团园以课程审议为抓手,作为梯队研训的一部分。审议机制的建立也能助推园本课程的建构,真正促进师幼共同成长。
第一梯队 | 第二梯队 | 第三梯队 | |
学期初审议 | 安排各部分主持人的内容,任务落实到人。形成学期计划、研讨记录、月计划。 | 组织调查幼儿已有经验,担任各个块面主持人,并提前一周将策划稿与第一梯队教师讨论、修订。 | 收集、整理资料,新闻推送。并提交第一梯队教师审阅通过。 在研讨中提出自己的设想与依据。 |
前审议 | |||
中审议 | 整合组内教师建议,组织修改周备课。 | 每周收集组内实施中的问题与第一梯队教师商议。 | |
后审议 | 组织总结式的分析讨论,优化调整问题方案。 | 担任主持人,并提前将策划稿与第一梯队教师讨论、修订。 | |
学期末审议 | 针对学期计划的实施情况组织讨论,做好反思与调整。 |
(三)聚焦幼儿研究与支持,多轮驱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实施梯队培养的过程中,集团园针对现阶段三个梯队呈现出的“幼儿研究与支持”能力薄弱的共性问题,分别制定研训培养路径,同时,依据制定的核检表,定期组织评价并进阶交流。旨在帮助教师熟悉并具备观察与分析幼儿的典型行为、研究与支持幼儿的个体差异、研究与支持幼儿的学习过程、幼儿发展评价与激励、将幼儿研究转化为保教活动五项岗位核心素养。[3]作为幼儿园新教师的岗位核心素养,不仅是新教师胜任岗位工作的核心素养,也是整个职业生涯的核心素养。
研训内容 | 实施策略 | |
第一梯队 | 项目化学习 | 形成园本性成果:月末一次汇报、学期末梳理成册。 |
第二梯队 | 集体教学 | 每周一至周三通过观察分析,挖掘可以生成集体教学活动的素材,比如语言领域:分析幼儿词汇表达,形成小报告或图表形式。提前撰写活动教案,包含结合分析的核心经验阐述活动来源。周四说课或者试讲,周五进班上集体教学活动。 |
第三梯队 | 观察记录 | 每天上午聚焦幼儿游戏场景,以PPT的方式呈现,下午两点半讲解。 |
作为新园新集团园,基于教师真实问题而开展教师梯队培养,笔者认为是正确可行的路径,两所园教师在其中共同成长,逐步形成集团园教师团队文化,真正实现融合共生,激发集团教育的活力,为幼儿的成长发展构筑坚实的堡垒,使得集团教师成为幼儿、家长心中的好老师。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资助课题“经济开发区中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立项编号:B-a/2020/02/4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庞丽娟.中国教育改革30年:学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2.
[2]张皎红.聚焦质量提升,聚力课程审议—区域推进课程审议教研活动的思考与实践[J].早期教育,2022(3):23.
[3]刘占兰.幼儿研究与支持成新教师核心素养[N].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