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分析

席学礼  ,王娟

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宁夏石嘴山市  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脑外伤患者时,采取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8例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脑外伤;早期颅骨修;脑室腹腔分流;治疗效果 

临床中脑外伤属于一种常见突发性急症,患者患病后病情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神昏、瞳孔放大等症状,临床在对其治疗时主要措施为手术治疗,包括颅骨修补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前者使用频率较高[1-3]。基于此,本次研究择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88例脑外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比较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象:脑外伤患者;时间:2021.05-2022.05;例数:8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44例):男/女为25/19例 ,年龄为23-74岁,平均(38.12±1.14)岁;致伤因素:车祸20例,摔伤16例,坠落伤8例。对照组(44例):男/女为26/18例 ,年龄为21-72,平均(38.46±1.33)岁;致伤因素:车祸21例,摔伤13例,坠落伤10例。两组基本资料一致,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且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治疗。对患者实施急救治疗,在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应先实施脑室腹腔引流术,术后进行3-6个月的观察,在患者基本情况稳定后,实施颅骨修补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早期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首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即在患者枕骨结节上方的6cm处作为入口点,将头皮切开,将颅骨外板暴露后,在患者骨瓣中央实施钻孔。治疗期间应注意使用电凝止血。随后医师需将患者脑膜切开,选择合适的引流管,置入患者脑室中,深度应在7cm。另外,值患者剑突下做一切口(5cm),逐层切开后,暴露深筋膜层,在表面做皮下隧道,选择合适的通条置入其中,深度在30cm。随后医师应在患者锁骨上窝做一小切口,将通条引出连接脑室引流管,在调试后,与患者枕部置入分流泵,实施脑脊液引流。在患者颅内压下降,且已膨出部位的脑组织在恢复正常后,实施颅骨修补术,术前应对患者实施头颅CT、三维重建检查,在将患者骨穿边缘进行充分暴露后,进行适当调整与修建,覆盖在骨穿表面,利用自攻钛钉进行固定[4-5]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指标评分。使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分法(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进行评分。

(2)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硬膜下积液、脑水肿以及感染的例数。

(3)治疗效果。显效:影像学检查,患者脑室显著减小,颅压降低;有效:影像学检查,脑室、颅压存在下降趋势;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利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比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效果

对照组

44

16(36.36)

20(45.45)

8(18.18)

36(81.82)

观察组

44

40(90.91)

3(6.82)

1(2.27)

43(97.73)

X2

4.456

P

0.035

2.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分对比

对比临床指标评分,干预前,两组水平相似,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高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时间

GCS

ADL

观察组(44例)

干预前

7.19±2.41

44.31±12.25

干预后

15.15±1.46

77.47±23.19

对照组(44例)

干预前

7.28±2.37

44.46±12.44

干预后

11.38±2.45

58.48±18.22

观察组干预前后(t/P值

t=18.739,P<0.001

t=8.387,P<0.001

对照组干预前后(t/P值

t=7.978,P<0.001

t=4.215,P<0.001

组间对比(干预前t/P值)

t=0.177,P=0.860

t=0.057,P=0.955

组间对比(干预后t/P值)

t=8.768,P<0.001

t=4.271,P<0.001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更低,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硬膜下积液

脑水肿

感染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

44

3(6.82)

4(9.09)

6(13.64)

13(29.55)

观察组

44

0(0.00)

0(0.00)

2(4.55)

2(4.55)

X2

9.724

P

0.002

3 讨论

在对脑外伤患者实施传统治疗时,由于脑外伤患者常合并存在脑积水,应先展开脑室腹腔分流几个月,当患者脑膜脑膨出消失之后,再展开颅骨修补术[6]。该措施虽有一定的效果,但该方式易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恢复时间,最终出现不可逆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当前有研究显示,对脑外伤患者同时展开脑室腹腔分流术与早期颅骨修补术效果较佳,但该结论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在对患者同时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与早期颅骨修补术时,其能够达到较佳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先对患者展开腹腔分流术,能够突出脑组织,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确保其与骨缘处于平齐位置。随后采取颅骨修补术治疗,能够使患者颅内压恢复正常,对颅腔外形进行改善,从而使患者的脑部生理功能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祁小龙, 蓝佛琳, 林志钦,等. 交通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迟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0, 19(1): 48-53.

[2]周椿昊.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J]. 当代医学,2019,25(19):89-91.

[3]柯于勇.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2015,28(8):270-271.

[4]刘龙.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 科学养生,2019,22(9):244.

[5]郝鑫.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4):74.

[6]刘书锋,李新锋. 早期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分析[J]. 心理医生,2018,24(1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