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安徽 蒙城 233500
【摘要】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困难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20 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2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患儿中,放弃治疗1 例,好转4例,痊愈9例,无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正确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新生儿呼吸困难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并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 机械通气; 护理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dyspnea. Methods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2, 12 neonates who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neonat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Among the 12 children in this group, 1 case gave up treatment, 4 cases improved, 9 cases recovered, no ventilator related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Correct nursing intervention has a good auxiliary therapeutic effect on improving neonatal dyspnea, 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eonatal ventilator-related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 words 】 newbor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nursing
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常用方法,由于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开放气道[1],加之新生儿自身体质较弱、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为低下,易遭受外界病原菌的侵袭,从而导致呼吸机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新生儿原发疾病的治疗和健康,并给患儿的家长造成较为沉重思想负担,甚至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如何维持有效的呼吸、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基于此,收集2020 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2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来我院新生儿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2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出生时胎龄34~39周,平均胎龄35.85周,年龄10 min~27d,上机时间13~185 h,平均上机时间62.91h,住院时间4~22 d,平均住院时间17.28 d。12例患儿中,新生儿窒息6例,早产儿3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气管内注入 PS 2例),早产儿呼吸衰竭1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1例,新生儿重症肺炎1例。
2 方法
2.1 护理方法
2.1.1上机前准备
对于危重新生儿,一旦决定上机,我们进行及时准确地呼吸机管道连接,对呼吸机进行检测,为医生进一步调节模式和参数做准备,并备好吸氧和吸痰装置等。患儿采取轻度仰伸位,协助医生插管、固定、加压给氧、观察胸部起伏、听诊双肺呼吸音等,确定插管位置后以蝶形胶布固定导管,并进行气管内吸引,将调节好参数的呼吸机连接于患儿,固定好支架。
2.1.2体位护理
在确认患儿无禁忌症的前提下,将患儿的头部抬高15~30度,采用左右交替侧卧位,每2 h对患儿进行翻身拍背1次。
2.1.3吸痰护理
患儿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组12例患儿,我们科均采用以下方法吸痰,(1)吸痰前纯氧吸入1~2 min,增加体内氧的储备;(2)调节吸引器负压在60~100mmhg,压力过小不易吸出,压力过大易导致气道黏膜损伤; (3)吸痰顺序: 先口后鼻,再进行气管插管内吸引,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待气管如血管的观念;(4)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时动作轻柔、迅速,送管时取消负压,送至患儿出现咳嗽反射时进行负压吸引,一边抽吸,一边旋转退出吸痰管,吸痰用时小于或等于15秒;(5)气道温湿化,患儿吸入的气体全部是经过加温湿化的,温度维持在35-37℃,湿度维持在95%左右,湿化夜选择0.9%氯化钠1~2 ml气管内注入,进行湿化吸痰;(6)把握吸痰时机及规范吸痰是气道护理的关键,过多的反复吸痰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分泌物会增加,进一步导致或加重低氧血症,如果延误吸痰,又可造成肺不张、窒息等
[2]。当患儿出现烦躁、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听诊肺部有痰鸣音应及时吸痰,吸痰过程中若发现患儿明显缺氧现象,立即停止吸痰,给予复苏气囊正压通气或纯氧吸入1~2 min以补偿患儿的氧消耗,恢复体内氧的储备;(7)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状,遵医嘱正确留取标本,进行细菌培养。
2.1.4病情观察
本组12例患儿在 NICU接受诊治,24小时连续严密观察患儿面色、神志、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正确听诊双肺呼吸音,观察有无人机对抗、堵管、脱管,呼吸机管道是否积水过多、扭曲打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每班检查导管固定情况,发现松动立即重新固定,每次吸痰后认真检查导管插入深度是否改变,防止导管移位。 另外,要熟练掌握呼吸机模式及各参数变化的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及时准确地进行血气分析。
2.1.5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室每天空气消毒、通风3次,保持病室环境整洁。本组12例患儿均置于辐射台上,栏杆上放置百能免洗手消毒液,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提高医护人手的依从性,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每日2次用1: 50的制霉菌素液清洁、护理口腔。
2.1.6撤机的护理
本组12例患儿,1例放弃治疗,其中11例在病情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后,遵医嘱拔管,拔管前30分钟均以地塞米松0.5 mg/ kg静脉推注,并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有利于减轻喉头水肿。拔管前禁食,充分气管内吸痰后拔管,并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遵医嘱头罩供氧(5 L/ min),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3.结果
本组12 例患儿中,1 例患儿放弃治疗,好转3例,痊愈8例,住院时间4~22 d,平均住院时间17.28 d。
4.小结
新生儿各种疾病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致命的,患儿一旦出现呼吸困难,一方面会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另一方面也会增加肺损伤、神经系统后遗症等风险,严重影响患儿的预后效果,并会给患儿的家长造成较为沉重的思想负担。所以,机械通气在 NICU应用还是比较常见的,随着机械通气治疗时间的增加,患儿呼吸道的预防能力也会逐渐降低,进一步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3]。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加强病情监测、NICU病区管理、口腔护理、人工气道护理以及呼吸机护理几个方面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4]。通过对我科12例机械通气患儿的综合治疗护理,深刻体会到机械通气患儿规范、正确实施护理的重要性,我们主要采取上机前准备、体位护理、吸痰护理、湿化气道、预防感染等正确干预措施,有效的降低了气管插管固定不牢所致导管脱出、体位因素所致的呼吸机相关并发症[5],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规范洗手的依从性,避免交叉感染。本次护理发现,本组患儿中仅1 例放弃治疗,好转3例,痊愈8例。说明积极的机械通气,正确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儿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晓瑞,王雪梅,刘冬丽.可控风险因素多维度护理干预策略在持续肺动脉高压机械通气新生儿中的应用观察[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3):461-462,460.
[2]庞秋贺,胡朋鹤,张媛媛,张林虹.预见性护理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新生儿机械通气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2,33(1):121-123.
[3] 王雪.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3):306-307.
[4] 易丽霞,吴素文.无缝隙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2,43(8):2303-2304,封3.
[5] 王伶俐.预防性护理应用于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护理中对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评价[J].保健文汇,2022,23(1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