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3

疫情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

范韵欣

身份证号:440229199310210027

摘要:在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正常生产秩序也受不间断突发的疫情干扰,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防疫工作也是一大难题,劳动力供给短缺、物流运输受限、供应链中断等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完成订单,从而主动缩减生产规模,降低了市场的产品供给水平。全球化时代,疫情持续扩散下各国经济何时才能完全恢复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消费者对于未来收入预期不容乐观,也对当下及未来的消费产生了抑制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对疫情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进行研究,搭建与之匹配的管理架构,以期推进资源整合和管理共存,促进全面建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疫情;小微企业;发展;公共政策

引言

在疫情背景下,小微企业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小微企业管理者更应当爱惜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这样才能发挥出人才的真正效益,促进了小微企业的更好发展。

1疫情对小微企业发展的冲击

由于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90%的小微企业延迟开业,加上考虑到新冠病毒传染性强、涉及范围广以及恰逢春节客流量较大等因素,政府实施了交通管制,使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冲击,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收入大幅度下降。由于疫情的原因,企业为保障员工安全不得不一再的延迟复工,而企业人员的隔离以及企业的关停直接影响企业的收入。并且在复工后政府为了防控疫情实行交通管制,此举措导致交通受阻、物流中断供应链不足,影响了企业复工后的创收。在对外出口成为中小企业的主流趋势的情况下,疫情的爆发使得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实行贸易管制,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了消极影响。之后海外疫情进一步加重,也影响到了我国进口和全球的供应链。

第二,成本压力大。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双重压力下,使得小微企业在疫情的冲击下难以支撑。在疫情爆发且无收入来源期间,这类支出是无法减免的。在疫情冲击的压力下,大部分的小微企业效绩降低,大量的原材料和产品在仓库积压甚至发生损坏,导致库存成本增高。而且复工后由于疫情没有完全控制住,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企业员工恐慌。为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企业必须主动开展疫情防控和动员工作,并发放相应的防疫物资,这期间产生的管理成本与物资成本大部分是由企业自行负担的。

第三,融资环境差。由于疫情的原因,金融市场风险增高,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从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的数据分析来看,中债国开债总指数与民企指数在疫情爆发后分化加重,净价指数差在疫情冲击下急剧上升并位于历史高位。国企、非国企公司信用债隐含评级指数持续走低,并且非国企的走低速度明显快于国企。由此推得,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不容乐观,在现金流上有巨大压力。如果小微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会造成大规模小微企业的破产,进而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市场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2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2.1现金流断层,融资难度及资金压力进一步提升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小微企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这一问题更加突出,生产缩减导致企业收入减少,甚至可能随时面临突发疫情的停工停产,但其仍需支付房租、员工工资及社保、设备维护等各项固定成本,从而导致企业负担加重。小微企业由于数量多、生产规模小、分散且风险高,对于银行来说抗经营风险能力相比中大型企业来说较弱,贷款缺少足额抵押物和担保,风险暴露大,而且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无法有效获取企业的经营信息,实地进行调查又会增加成本,因此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信贷业务的动力不足。虽然后疫情时代在政府各项政策的扶持下,信贷力度加大,金融机构也推出了众多线上信贷创新产品,小微企业贷款持续增加,但小微企业融资依旧面临抵押物贬值、融资期限不匹配、产业体系不完善、融资增信不足等问题。

2.2小微企业脱离供应链系统

传统市场推广模式中,很多企业属于单打独斗型,小微企业生产产品,然后雇用大量的销售人员,进行市场推广,这种模式只要将产品卖出去即可,属于“打一枪放一炮”,销售人员很少考虑与核心企业建立稳定的业务联系并融入核心企业的生态系统。但是专业化的国际分工让所有企业处于一定的分工中,整个经济系统本质上就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而在其中又分为行业领域的供应链。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规划、采购、生产、库存管理、物流运输、消费以及IT技术等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小微企业参与,这些小微企业依附于核心企业并且和核心企业建立稳定的业务联系,积极参与供应链各个环节,并且努力成为某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传统的单打独斗型的业务模式有很大的差别,也意味着这些单打独斗型小微企业再不积极融入供应链中,将难以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长久发展。

3疫情下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分析

3.1财税扶持政策——减负担

财税政策因其直接性、普惠性成为小微企业逐步恢复的至关重要一环,自新冠疫情发生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发布实施了众多财税扶持政策,包含财政补贴、减税降费、延期缴纳税款等,从根本上降低了企业支出,帮助小微企业快速恢复运营。随着疫情的缓解,对于已出台的一部分阶段性政策,政府正在分类调整、有序退出。第一,扩展“六税两费”的适用范围,此前省级人民政府主要针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现在的适用主体又增加了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第二,延续服务业的加计扣除政策,考虑到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对于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允许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第三,加大针对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的税前扣除力度,根据折旧年限的不同可适用不同的扣除规定,若折旧年限为3年,可以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若折旧年限是4年、5年、10年,可以选择减半扣除,除此之外,企业还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也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3.2就业扶持政策——有激励

疫情初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全国小微企业阶段性免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同时,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这一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同时保证了员工的切身利益。2022年,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提出,降低企业缴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的相关政策会继续实施,政府要和企业、个人共渡难关,鼓励企业尽可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裁员、少裁员,也可继续享受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并且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升至90%。通过这些社保“减、免、缓”一揽子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稳定了就业岗位。

4小微企业发展的措施

4.1加强业务建设

小微企业需要不断拓宽自身的业务体系才能强大自身,加强对员工的吸引力,只有企业给员工坚实的物质保障和发展保障,才能更好留住人才,激励员工不断拓展,不断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对小微企业来说,其发展业务比较单一,可以适当在自身的主营业务基础之上延伸产业链,或者加强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也鼓励小微企业创业人员不断创新并建立自身的专利体系,这也能为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4.2发展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资金流和物流的金融服务,通过对各类信息的三维访问,将单个公司的不可控风险转化为整个供应链的可控风险,并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新的定义与传统保理业务和货物留置权(动产和货物权利抵押、质押信贷)非常接近,但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即保理和运费质押只是简单的贸易融资产品,而供应链金融是核心公司和银行之间为所有供应链成员公司达成的系统融资方案。现行的小微企业的模式其实很难获得良好融资,市场大部分行业趋向饱和,头部企业往往占据市场极大份额,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都被极大压缩,想凭借自身信用状况与行业头部竞争获得融资难上加难。企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把现有资源整合好,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效获得所需要的外部资源。企业必须解放思想,积极创新资本运作方式,有效趋利避害,化挑战为动力,实现企业持续发展。这时良好的出路是想办法融入核心企业,和核心企业建立联系并融入大的生态链,防止自身陷入孤身被针对的情况。供应链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供应链体系中,只要核心企业不出现问题,供应链通常会保持稳定的状态。供应链经济既有利于扩大消费,又有利于建立企业之间稳定的业务,未来大部分小微企业都会积极融入供应链经济。而小微企业因为信用状况较差,且缺少固定资产可做抵押,难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质押贷款的情况,会在供应链金融下得到良好解决。

4.3减少支出负担

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效绩下降致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员工工资、房租水电、五险一金等成本却在上涨,这使得小微企业资金链更容易断裂甚至破产。由于新冠疫情危机,政府支出大量公共资金用以维持生产运营,恢复经济,此外还包括各个行业不同程度的减税降费,财政支出巨大。经济恢复速度不可能那么迅速,增加税收还需考虑,而优惠政策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取消,所以应出台更具选择性的财税政策,减少财政支出。疫情影响导致政府负债水平大幅提高,企业债务导致企业从面临流动性限制到偿付能力限制,而且现金流问题已变成库存问题,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因此,小微企业必须开源节流。首先,政府可以在税收减免方面加大力度,允许小微企业适当延交税款。并且在小微企业发展创新、完成产业升级的方面提供援助,如减轻企业研发创新方面的税费、给予创新奖励等,保证小微企业在疫情发生期间依旧不忘发展创新。其次,降低非税费用负担。政府可以减少对小微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阶段性地允许企业延交水电费并免征企业水、电费滞纳金等,同时对于城建税、教育费附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减免。再次,疫情期间大多数小微企业大量的原材料和产品在仓库积压甚至发生损坏,产生较高的库存成本。企业可以将这些损坏的原材料和产品进行二次加工或者低价出售,进一步减轻自身负担。制定精准的投资计划。有的行业生产供应仍受资金和需求的不确定性、产能的持续损失和供应链断裂等问题的阻碍,无法正常运营,所以,需要制定精准的投资计划,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节约产能。最后,政府为稳定就业可以实施稳岗返还政策。疫情期间对于五险一金的缴纳可以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减免和延期。

结束语

小微企业是社会创新的源泉。但中国的小微企业面临在种子期缺乏支持、退出阶段障碍重重等问题。小微企业由于对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的高度敏感性,在社会创新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企业管理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源泉。

参考文献

[1]张伟静,周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基于中央和地方政策的比较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2(1):127-138.

[2]周惠钦.疫情期间财政货币政策协调[J].中国金融,2021(24):100-101.

[3]张军.宏观政策应对疫情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金融,2021(24):98-99.

[4]曾远.检视与重构:重大灾疫时期央、地扶持中小微企业财税工具的联动策略[J].税收经济研究,2020(5):82-89.

[5]李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共政策主题演化研究:以国家中心城市官方微信为例[J].情报杂志,2020(9):143-149.

[6]政企关系对小微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社会责任的调节作用[J].李秀萍.科技创业月刊.2022(02)

[7]政府性融资担保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中的实践与思考[J].罗青.经济师.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