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技师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摘要】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社会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手段和方式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如何以育人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技工院校面临的的重要课题。文章揭示了当前技工院校受传统学校管理观念的影响存在了一些问题并就如何结合当前形势创造性地开展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提高技工院校育人成效几点思考。
【关键词】 技工院校;学生管理;以生为本 家校结合
技工院校学生很多是中考落榜者,他们不同程度上受到同学的冷落、老师的忽视、家长的指责,可以说是万般无奈地走进技工院校大门,低声下气地成了技工院校学生。在当前全社会
“重普轻职”、“重分数低技能”的大环境影响下,技工院校学生较其他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违规违纪等不良现象。
一、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得过严,人文关怀不够。
受传统学校管理观念影响,技工院校普遍认为,要想变“不想读书,不会读书”的初中学生为“知识学习有进步,技能训练能刻苦”的技工院校学生,必须加强 "管”,管不严就会出事,管不好就出问题。因此,管字当头,严字把关,甚至把“扣”和“罚”当作武器,逼得学生学习不安,生活不定,整天惶恐不安。
(二)管得过多,教育疏导不够。
一些技工院校领导及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总觉得技工院校学生就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都是“满身泥”。他们认为,对待满身泥的问题学生,如果不加以全天候规范,不予以精细化约束,就不可能发生改变,就不可能思想变优秀,行为变端正,认真学习、提高成绩也就成了天方夜谭,根本是不可能的。 管理过程中不尊重学生个性和隐私,置学生的自尊心于不顾,忽视学生的真实情感,不考虑学生的逆反心理,过多、过份、过度地管理,往往无功而返,并最终导致没有问题的学生反而逐渐成了问题学生,原本的“问题学生”问题更多了,更严重了。
(三)管得过死,学生没有活动空间
不要把职校生管得过死,有的职校怕学生在外闹事,尽量减少学生在外的时间,采用连休制,参照普通高中的做法,结果学生在校憋得慌,想尽办法出去,老实规矩点的老是请假,调皮活络点的老是爬围墙。而有的职校还是采用双休制,发生这种情况却很少,也不见得学生在外闹事。怕学生闹事,堵的方法是不能长久的,只有合理的疏导才是上上策。试想长时间呆在同一环境中,每个人都有一股子气憋在心里,应该给予时间到外面发泄一下,况且让职校生多接触社会更有利于扩大视野,增加见识面。
(四)管得过细,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长期以来,我校不可谓不重视德育。每个学期,我校都制定详细的德育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德育活动,可谓“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如果是重大的德育活动,我校还要制定专题活动方案,加强落实。时代变了,网络高速的发展德育如果脱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只能是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空洞地说教。学校传统的德育工作内容、惯用的德育手段与途径,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号召力,显然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必须采取新的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研究传统道德和时代特点的衔接问题,赋予传统道德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内容,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思想教育落在实处。在实施德育量化过程中,必须以尊重学生、教育学生为前提,教职工切不可滥用手中的“黄牌”。
二、对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更新观念,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
技工院校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朽木难雕”,难成大器, 而自我菲薄、自卑自弃。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真正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和尊重,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多关爱,多鼓励,所言所行以不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底线要求,以促进学生快乐发展为标准准则。以生为本就是要减少过多的“刚性要求”,适当增加“贴心服务”,顺应学生心理、生理变化的规律和需求,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以高尚炽热的情感感化学生,逐步培养学生自信心,确立人生追求目标。以生为本要求管理者冷静、机智地面对学生“犯错”,既分析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又考虑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教育批评学生有理有据,适度适当,杜绝“治病伤人",力争“治病救人”。 以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学校的第一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明白在学校里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全力把学生推向表现和发展的大舞台。只有让技工院校学生感觉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暖,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体会到学习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他们才会自信起来,进步起来。
(二)突破传统管理弊端,创造宽严适度的学习环境。
技工院校的学生管理存在两个方面的矛盾:首先,技工院校不但要招得进学生,还要留得住学生,要想留住学生,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喜欢呆在学校里,而不是怕到学校。其次,技工院校学生相对于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生源质量偏低,学生自律较差。学校因为自身生存需要,又不能对生源质量提出过高要求。学生的管理难度偏大。学校如果不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会对学校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这“宽”与“严”的矛盾,必须很好的予以解决,这就需要运用超越性思维做好学生工作。 管理制度虽然严格,管理手段却比较人性化,加之建立健全民主的管理机制,抓好制度管理中的公平、公正环节,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学生求情、家长说情而失去原则,影响规章制度的执行。另外,学校团委还经常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合当前市场的需求,全面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提高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技工学校教学改革根本目标。在教学组织手段和方法方面,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同时,进行课堂组织方法和手段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等状况是进行有效课堂组织的必要条件。其次,应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加强实用课程的教学。例如,我校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特别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训练,多次组织专业技能大赛,并组队参加全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不仅以此种方式检验了教学成果,而且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就业的“直通车”。竞赛中涌现出的“技能高手”,凭借着其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得到企业的青睐。
(四)家校结合,形成共识,学生管理就能如鱼得水
学校教育的“5天”加上家庭教育的“2天”'会等于多少?答案取决于家校教育的协同程度。如果家长和老师思想不统一、要求不一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矛盾、背道而驰,那么答案肯定小于7天,甚至可能小于5天或更少;如果家长和老师互相支持、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步调一致、合二为一、相得益彰,那么答案肯定等于或大于7天。作为技工院校的管理者及老师,要主动联系家长,坚持联系家长,与家长形成共识,增强教育合力。期初、期末或遇重大事情时尽可能登门家访,平时可采用电话、校讯通等形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与联系,通知家长来校谈话时注意方式方法,这样,家长和老师双方对学生的了解才能全面、深入、准确,从而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管理者要从学生角度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理解学生心灵世界,使学生把老师看作是真正关心和帮助自己的“好老师”,而不是一打电话就是告状的“坏老师”。相信有了学校老师的积极沟通和真诚交流,家长一定会更加支持学校工作,学生管理就能如鱼得水,更加顺利有效。
总之,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就是要突破传统观念,只要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获取未来的谋生能力,我们就要去改革,去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