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减"与"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28
/ 2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减"与"加"

肖琦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新阳中心小学

摘要:在“双减”政策不断推行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流程也在日渐完善。教师提高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应政策要求落实“减负增效”,即减少数量的同时提高质量,在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在实践中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为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本文针对“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路径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布置作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对于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由此便突出多样性作业的作用。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要求减轻中小学生的作业压力,“减”是指减少预留任务的数量,不给他们增加学业负担,“加”是指提高作业质量,保证学习效率,为日后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创新化设计的必要性

(一)优化作业设计理念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面,多是以教师为主体,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大量练习题,在机械的验算中加强记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的理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1]。在“双减”背景下,要求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理念,避免无意义的重复性任务,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发展需求设计出多元的作业形式,以此锻炼他们的观察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团队的力量,利用集体智慧展实现深度学习。此外,教师应在课前对班级同学有全面的了解,制定针对性任务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接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起到巩固与复习的作用。通过优化设计理念有效落实了“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做到了“减负增效”。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基于“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应在兴趣、思维、实践等方面突显出育人价值,原始教学中的题海战术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发展需求,教师应做到与时俱进,结合本课的学习目标优化作业设计,采用绘画、实验、收集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实践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够灵活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突显出它的重要价值。此外,在作业的设计上,教师应立足教材,深入挖掘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利用现有的素材布置分层练习的任务,以此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并且及时检查作业,指出存在的问题后提供修改意见,使得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也不要吝啬夸奖,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多元化的作业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路径

(一)明确学习方向,设计目标性作业

     若要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环节,提高其质量和效率,教师应严格控制整体的数量,仔细研读教材,总结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将目标与作业有效结合在一起,围绕重点知识展开设计,为大家提供清晰的学习思路,并有效锻炼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将“双减”政策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以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为例,教师在备课环节对于本课的内容进行深度剖析,总结出教学目标是认识量角器和角的度量单位,能够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知道它的度数,而重难点则是认识量角器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了解角的计算单位“度”。明确以上信息后,教师可以布置目标性作业,引导学生在白纸上自行绘制不同的角,而后用量角器准确的测量出它们的度数,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旁白处做好标注。同时,为了帮助大家巩固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建设专门的归类题库,其中包括锐角和钝角两大类以供学生联系,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完成拔高训练,进一步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二)激发数学兴趣,设计多样性作业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的特殊性,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由于缺少社会经验,总是对周边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用“是否有趣”作为判断标准来决定自己对待一件事情的用心程度[2]。在数学作业设计方面,如果整体内容充满趣味,他们会以认真的态度面对,积极完成各项任务,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相反,若是整体流程枯燥乏味则很难保持专注的态度,经常出现敷衍了事的情况,使得学习效率得不到保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性格特点展开教学,以激发兴趣为首要目的,结合“双减”政策的基本要求,设计多样的作业形式,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探究热情和实践能力。以五年级上册《可能性》为例,通过摸球、掷硬币等活动初步体验事情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尝试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实践,对概率有初步的认知。教师可以要求大家自行拟定主题,通过多元化的形式加以实践,对“可能性”有深刻的认知,调动研究兴趣的同时保证了作业的质量。

(三)关注学生差异,设计分层性作业

     随着年纪的增长,每一名学生的数学基础、领悟能力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逐渐产生差距,传统教学中一概而论的作业形式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可以收到合适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3]。通过分层性作业使得基础相对的薄弱的学生能够跟上班级整体的学习进度,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优等生能够拥有提升的机会,真正意义上做到因材施教。以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为例,对于后进生而言,作业应对因数、倍数、质数以及合数的概念加以夯实,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对2、3、5的倍数特征有所了解;优等生则要根据这三个数字的倍数展开拔高训练,在练习中强化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从而保证作业的实效性。

(四)发挥巩固作用,设计检测性作业

     为了最大化发挥出作业的价值,教师应利用练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复习课程重点,在实践中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提高数学专业技能,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以单元为一个整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作业内容,根据大家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加以反馈和评价。此外,注意任务不应过多,避免给大家造成较大的压力,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进行设计,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以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为例,要求学生给笔筒设计包装纸,利用学过的内容回想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方式,将详细的步骤记录在作业本中,带到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通过检测性的作业使得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本课重点知识,并强化了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师的点评中提高检测性作业的实际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不仅体现在明确学习方向、激发数学兴趣、关注学生差异以及发挥巩固作用这四个方面,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途径需要教师在日后的职业生涯中加以深入研究和探索,并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加以创新,完成作业的优化调整,达到提高数学综合素养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登峰.“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管理有效途径[J].求知导刊,2021(51):35-37.

[2]朱艳芳.“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一例[J].湖南教育(D版),2021(11):34-35.

[3]郑璟.“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J].教育界,2021(45):14-16.

[4]林三绿.“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