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摘 要:依托云南省某高速强夯置换地基处理工程,采用ABAQUS基于ALE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强夯置换动力有限元仿真,探讨高能级强夯置换墩发展过程和土体加固效果。结果表明,8000kN·m强夯置换可以形成直径3m,深度6m置换墩;回填松散碎石后单击夯沉量显著增大,完成9次夯击后可有效加固深度12m范围内土体。
关键词:强夯置换;ALE法;置换墩;地基加固深度
强夯置换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地基处理方法[1-5],广泛应用于大面积地基加固工程。通过重复“夯击-回填-夯击”工艺,将回填碎石土挤入土体,以置换下卧软弱层或迫使软弱层下移、侧向挤出并变薄,从而提高下卧淤泥层承载力并减小沉降。Solowski[6]等采用 GIMP 法模拟强夯置换过程,分析结果仍较为粗略。周健[7]等采用离散–连续耦合法进行建模分析。谢新宇[8]等考察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失效机制,建立连续强夯碎石墩形成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夯击能、垫层厚度和锤径条件下夯 击次数与碎石墩深度相关关系。郑凌逶[9,10]等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强夯冲击下填料、软土与夯锤相互作用过程,将夯锤运动加速度曲线划分为四阶段,得出夯锤运动状态与能量释放时间变化规律。
强夯置换成墩过程对土体产生挤密、压实作用,由于置换墩下部现场检测难度大,因此结合强夯置换ALE数值仿真分析,探讨置换墩形状与土体加固效果,指导强夯施工参数优化。
1 强夯置换模型建立
图1 强夯置换仿真模型
Fig.1 Simulation model of rammer displacement
图1为计算采用1/4对称三维模型,计算土体平面尺寸为20×20m,深度方向取30m;在保证计算精度前提下提高分析效率,对夯锤中心点半径4m内网格加密,加密区网格尺寸0.33×0.75m;土体采用Mohr-Coulomb本构模型模拟,片石层为理想弹塑性模型;模型竖向外侧固定水平位移;内侧竖向对称面采用轴对称边界,土层底部固定竖向和水平位移。截取地基模型尺寸够大,可忽略边界反射波对强夯置换计算精度的影响。
为避免连续夯击过程中网格畸变过大,采用ABAQUS提供的自适应网格划分技术(Arbitrary Lagrange-Euler Method,简称ALE),该方法可适用于强夯施工模拟。ALE方法结合了纯拉格朗日分析和纯欧拉分析的优点。夯击过程中为适应土体极大变形,避免网格畸变,在夯点中心半径4m范围内网格大变形区域采用ALE网格划分,在计算时每个增量步进行一次扫掠,检查是否存在网格畸变并进行网格重新划分,生成新网格后将旧网格中应力、应变位移等变量传输到新网格上。通过上述方法,网格与物质点相互脱离,网格发生大幅度扭曲变形,以适应夯坑形状。
根据云南省某高速公路地基处理工程夯击参数取夯锤直径2.5m,锤重34.2t,落距24.3m,夯击能量8000kN·m;模型中对夯锤下部倒圆角,避免应力集中引起网格畸变过大,将夯击过程等效为具有一定初速度夯锤对土体的冲击作用。由于片石为散粒体结构,夯击过程只考虑夯锤下部片石,夯锤与片石、片石与填土接触方式采用法向“硬接触”、横向无摩擦,图2为锤土接触应力时程曲线,可以发现,锤土接触应力近似半正弦波,峰值应力为2.48MPa,总接触时间为0.2s,数值计算结果与大量试验所测得结果类似。
图2 锤土接触应力时程曲线
Fig.2 Hammer soil contact stress time course curve
图3单击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曲线
Fig.3 Click the cur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mping amount and the number of ramming strokes
图3给出了单击夯沉量与夯击次数相关关系。可以看出,模拟值与实测值单击夯沉量发展趋势基本相同;模拟值中前4次夯击单击夯沉量分别为0.99m、0.73m、0.58m和0.52m,单击夯沉量差值逐渐减小。第1击时土体最为松散且夯沉量最大,土体发生显著压缩变形,单击夯沉量差值随夯次增加而逐渐减小。向夯坑内回填1/3~1/2夯坑深度片石后,首次夯击(即第5次)夯沉量恢复至0.59m,这是因为回填松散片石后,在夯击作用下被压密;另外,回填片石后置换作用增强,片石向两侧挤压变形显著;回填片石后单击夯沉量快速衰减,最终两击夯沉量为0.25m和0.23m,夯坑内变形趋于稳定。对比三组现场强夯置换实测数据,模拟值与实测值呈现一致的变化规律且拟合度较高。
2仿真结果分析
图4 不同击数下夯坑变形
Fig.4 Deformation of ramming pit under different number of blows
图4为不同击数夯坑变形。经过第1击时中心1.3m半径范围内出现夯坑,中心点夯沉量0.80m,夯坑边缘夯沉量略高为0.82m,夯坑外侧0.5m宽度范围内地表略有隆起;片石在夯击过程中发生侧向挤压,夯坑尺寸略大于夯锤直径2.5m,对比第2、3、5和9击过后夯坑变形曲线,可以发现前3次夯坑形状较为相似,夯坑深度随击数增加而增大,夯坑外侧地表隆起范围略有增加,侧向挤压作用更加明显;向夯坑内回填1/3至1/2深度片石后,第5击夯坑深度继续增大且片石的侧向挤压作用显著,经过全部9次夯击后夯坑最终呈鼓状,体现了片石的挤淤置换作用。经过全部9次夯击后夯坑直径2.6m,土体竖向变形4.14m;回填碎石至起夯面后置换墩长5.64m,呈鼓状,在深度1.5m~3m处墩体发生侧向挤压,回填1.2m厚片石后,在夯击作用下片石向侧向挤压变形,最终形成鼓状墩;另外,在片石挤压置换作用下,夯坑直径略大于夯锤直径2.5m。分析得出8000kN·m强夯置换形成置换墩直径2.6m、长度5.64m,模拟所得置换墩长度略小于实测值6.5m。
强夯置换完成后,夯坑总体积约29.76m3。经过第1击时夯坑体积约4.3m3、直径约2.6m,占总体积14.4%;经过第2、3击时夯坑体积快速发展,直径分别为1.4m、1.48m,夯坑体积增量占比分别为14.6%、18.5% 。可以看出,在前3击后片石向两侧挤压,夯坑直径不断扩大,夯坑体积也随之增大。第5、9击后夯坑体积增量占比分别为17.8%、16.9%,在夯击作用下土体逐渐压密,强度不断增大,夯坑体积增量随之减小,直至稳定状态。
定义影响深度为等效塑性应变为0的点至起夯面的距离,有效加固深度为等效塑性应变为10%的点至起夯面的距离如图5所示。夯击完成后,等效塑性应变大于10%则该深度范围内土体材料已经屈服并处于压密状态;等效塑性应变为0深度以下的土体处于未扰动状态。图6中经过第1击时,可以有效加固深度5.8m,直径6m范围内土体,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有效加固范围不断扩大,其增长幅度不断减小,在第9击完成后,可以有效加固深度10.1m,直径8m范围内土体,超过夯点间距6.25m,夯点间距设计值相对保守。前3次夯击有效加固范围形状较为相似,向夯坑内回填1/3至1/2深度片石后,第5击回填片石区等效塑性应变区半径不断增大,片石侧向挤压作用更加显著,有效加固半径大于夯坑底部。
图5夯击完成后等效塑性应变沿深度变化曲线
Fig.5 Variation curve of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along depth after tamping
图6 10%等效塑性应变区
Fig6 10% equivalent plastic strain zone
3结论
依托云南省某高速强夯置换地基处理工程,采用ABAQUS基于ALE网格划分方法建立了强夯置换动力有限元仿真,探讨高能级强夯置换墩发展过程和土体加固效果。结果表明,8000kN·m强夯置换可以形成直径3m,深度6m置换墩;回填松散碎石后单击夯沉量显著增大,完成9次夯击后可有效加固深度12m范围内土体。
参考文献
[1]Menard L, Broise 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 of dynamic consolidation[J].Geotechnique,1975,25(1):3-18.
[2]曾庆军,莫海鸿,李茂英.强夯后地基承载力的估算[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S2):3523-3528.
[3]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张清峰,王东权.强夯法加固煤矸石地基动应力模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34(06):1142-1147.
[5]Asaka Yoshiharu. Improvement of fine-grained reclaimed ground by dynamic compaction method[J]. Japanese Geotechn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2016,2(59):
[9] SOŁOWSKI W T, SLOAN S W, KANTY P T,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small scale dynamic replacement stone column creation experiment[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ticle-based Methods-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Stuttagrt, 2013: 522–533.
[10]周健,邓益兵,贾敏才,等.基于颗粒单元接触的二维离散-连续耦合分 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0):1479-1484.
[11]谢新宇,徐玉胜,吴健,等.软土地基连续强夯置换碎石墩的数值分析[J]. 西北地震学报,2011,33(03):249-254.
[12]郑凌逶,周风华.强夯置换软土中碎石墩形成过程的试验研究[J].岩土 力 学 ,2014,35(01):90-97.
[13]郑凌逶,周风华,谢新宇.强夯置换中碎石运动机制和成墩过程的数值 模 拟 [J]. 岩 土 工 程 学 报 ,2013,35(11):2068-2075.
作者简介:
林家乐(1983-),男,广西藤县人,单位: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学历:本科,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公路工程。
云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创新及示范项目《高能级强夯置换加固深软杂填路基关键技术研究》(云交科教便〔20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