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国际贸易学》课程中的融入途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课程思政在《国际贸易学》课程中的融入途径研究

蒋江林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国际贸易学》课程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教师要明确《国际贸易学》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找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恰当切入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丰富案例教学内容等。

关键词:课程思政;《国际贸易学》;融入途径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采取“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模式。这也表明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得到高度重视。与思政课程教育不同的是,课程思政教育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教育的过程中融入相关的思政内容,既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能够强化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国际经贸专业中,《国际贸易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习得国际贸易业务的操作技能、最新运作手段与模式。教师要结合丰富多彩的国际贸易实践和背后无数的思政教育素材,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故此,本文重点探讨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国际贸易学》教学的有效途径。

1《国际贸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又被叫作国际通商,是指越出一国边境的服务和商品交易,能够推动一国的经济发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很多高校逐步开设了国际贸易学课程,教育教学效果日益丰富。在国际贸易教学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和课程思政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内容和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出我国国际贸易产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国际贸易学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决定了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际贸易学侧重探讨国际贸易的形成、演变、运动规律和发展特点,其中一个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准确分析、科学判断国际贸易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关税壁垒、贸易摩擦等。思想素质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养成共享开放的新发展理念,涵养捍卫国家利益的爱国情怀。这些内容高度契合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因而教师要在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中科学渗透课程思政要素,重点强化学生的精神追求,政治认同,丰富他们的思政理论知识等,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使《国际贸易学》和思政理论课实现协同育人。它可以把国际贸易学的显性理论知识和思想政治素养的隐性教育科学衔接起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课程思政教育融入《国际贸易学》教学有效途径

2.1找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恰当切入点

在培养国际贸易人才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事实上贯穿其中,教师要善于找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恰当切入点,深入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教育要素和资源。国际贸易学这门课程主要采取理论授课的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各个章节的内容均可和课程思政教育联系起来。教师应该非常熟悉这些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的思政教育要素,善于联系思政教育的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法,使两者有机融合,使专业学生和课程思政科学衔接。

2.2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国际贸易学》专业课的老师应深入挖掘其中的课程思政因素,密切关注国内外的贸易实践活动,以广博丰富的知识积累夯实自己的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教育根基。教师要科学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分析他们的所思所想,既要了解国际形势、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又要丰富自身的文化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样一来,教师方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专业知识的讲解和教学中。

因而,教师要在专业课教学中把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方式,把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和他们当前的心灵困惑、生活实际和未来就业有机结合,认真地回应他们遭遇的各种实际问题,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方可使思政教育给学生带来积极而广泛的作用。教师要想做好这些工作,就要精通专业,拓展自己的知识维度,深入了解和《国际贸易学》关系密切的我国贸易发展历史、贸易实践、历史知识、贸易文化等。例如通过讲解历史上“一带一路”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认同国家现阶段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价值,强化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学生真正入脑入心入行,真信真学真用。

2.3丰富案例教学内容

国际贸易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方法,丰富案例教学的具体内容,拓展态度、价值观、情感涵养的维度,使学生逐步能够“正确认识中国以及世界发展大势”“科学认识中国特色以及国际比较”“正确认识历史使命以及时代责任、脚踏实地以及远大抱负”。所以,教师要在《国际贸易学》课程的各个章节中,设置丰富多彩的思政教育素材。例如,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国家间的竞争涵盖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间的竞争、不同地区之间的竞争、新兴经济体和守成大国间的激烈竞争、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发达国家间的竞争。讲解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要学生理解中国贸易服务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例比全球平均水平低,因而要加快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重点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牢牢扭住核心关键技术这样的国之重器,真正赢得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坚战。

2.4实施考核评价制度

合理有效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制度,是倒逼课程思政教育水平稳步提升的重要措施。相关部门在对《国际贸易学》课程思政教育开展教师考核和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主要从评学以及考教两方面进行。考教部分重点是考评教师准备课程思政教育的整个过程和实际教育状况,考评涵盖了检查教师的教学日历、课程思政教案,对其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督导和旁听等。评学部分重点是评价课程思政的具体教育效果,把握学生在课程思政教育中主动参与的情况、成果展示质量以及作业完成质量等,并利用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反照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效果。在此过程中,考评活动应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学》课程思政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师要不断结合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知识,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情境,科学渗透思政教育的内容,采取有效的融入方式。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日益深入地感悟其中的思政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现正确的价值引领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敏.国际贸易课程思政教学分析[J].商业文化,2020(29):102-103.

[2]陈作成.高校国际贸易学课程思政教育刍论[J].成才之路,2022(12):37-39.

[3]管志杰,刘德光,陈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研究探索——以国际贸易学课程为例[J].对外经贸,2021(07):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