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文化知识传播与科普理论及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航海文化知识传播与科普理论及实践研究

邵丽娜,李少启,刘嘉宁

大连海事大学

摘要:大连海事大学在高等航海教育领域已有百年底蕴,更应主动承担责任,通过对中国传统海洋文化认知的深入,使人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独特之处。力求通过相关科普文化作品的发行,使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同时让未来中国的海洋文化得以奠基。

关键词:大连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理论实践

1绪论

伴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文化有着特殊的时代印记,文化自信一词也被不断提及。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作为风向标,指引着我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而航海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出后所焕发出的生机不仅事关海洋文化建设及海洋强国建设成效,而且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面建成,因此航海文化的广泛传播,对海洋强国战略的助推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普及这种航海文化,理应加大宣传力度,以科普文化作品的发行达到相关目的。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探究新形式下航海文化知识科普展示的可行性和可推广性,对于打造海洋特色校园文化,加强海洋航运相关职业的人文素质培养建设以及学校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在当下的航海新时代来临之时,再度树立航海精神对于推进我国海洋文化建设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人与海洋和谐共处的蓝色家园,共绘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海洋梦意义深远。

2海洋文化特色空间和廊道文化建设

海洋是人类文化的重要家园,在人类文化史的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历史上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环中国海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空间,造就了中华文明大陆性与海洋性并存的特性,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形式之一。如今“海洋世纪”蓝色浪潮的兴起,海洋科技不断创新,海洋经济日趋繁荣,全球性的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日益强化,海洋文化研究和学科建设被广泛重视,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浓厚兴趣,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为营造良好的海洋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海洋文化及知识的熏陶,即“一草一木皆有历史,一楼一台皆能育人”,在学生频繁出入的相关场所展开海洋文化特色空间和廊道文化建设。

根据前期确定的海洋文化传播内容,以文字和图片相配合的形式制成展板。将晦涩难懂的海洋文化知识直观化、漫画化,将航海历史和人物具体化、立象化,营造了浓厚的海洋文化氛围,也让学生们提前对自己所学专业具有了一定的了解。考虑到楼层内的空间布局,对展出形式进行了分类。第一类为大型壁画、展板,张贴于大片墙面上,内容选取了中外航海起源、大航海时代等重要历史事件作为重点展出。第二类为小型展板,张贴于楼层门与门之间的墙壁处。布局时也以时间为轴,按照时间顺序将展出内容进行排列,让参观人员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这同时也体现了项目的创新性和浓厚的人文关怀,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热爱海洋文化的意识和信念。

3海洋文化的模范传承和坚定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用到了许多创新的方法。网络传播,以赛促学,实践理论相结合等等。

利用网络传播。建立网络海洋文化科普小贴士专题栏。此种方式相比传统的海报等模式相比,明显具有更多的优点。它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准确。最重要的是互联网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传播的范围可以更广,达到全校覆盖甚至于世界共享。

采用以赛促学的机制。此种机制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以赛促学,解决了同学们不爱学,不想学的难题。在此种机制下同学们接受了海洋文化熏陶的同时又获得了一定的满足感。

实践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本项目注重于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在理论学习之后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加客观,更加准确地,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了解学习海洋文化知识。

应用价值在于在“船海文化节”系列活动的基础上,唤醒学生体内的蓝色基因,利用已经掌握的海洋知识,动手制作船模,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对于船舶设计和力学知识的结合运用能力,综合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并在教育过程中,探索海大文化传承新模式,以丰富学校的教育思想,促进学校健康发展,实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增强,让学生成为海洋文化的模范传承者和坚定传播者。在开展活动的同时,全面遵循当今社会海洋新形势,及当前已有准确资料有计划,有顺序的进行开展。

建立了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系统的,全面的为师生普及海洋文化知识。并依托学院,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根据现有专业完善我院的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所谓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又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上,依托学校,学院网站,公众号,在全校乃至社会范围内宣传海洋文化。在线下,举行海洋文化相关主题讲座,举行船舶与海洋文化知识竞赛,举办海洋科技学术交流、航海模型设计大赛、船模设计大赛等活动,构建海洋科技竞赛平台;举办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海洋摄影比赛、海洋科普展览、船模设计展示等一系列赛事及活动。全面推进海洋文化知识的传播。

此外,传播海洋文化的最终目标即为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海洋文化是每一名中国人都需掌握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完成“海洋强国”得国家战略,而大学生也正是“海洋强国”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不断深化船舶与海洋意识教育,挖掘自身文化资源,让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海洋意识教育,发挥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的实效。组织学生进行船舶与海洋文化专题调研活动,鼓励学生以社会实践的形式组建团队,对我国船舶与海洋文化、海洋安全问题进行探索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结论

传播航海文化知识,共创美好生态未来。在未踏足过的深海领域,或许有着无与伦比斑斓绮丽的景象。愿大赛能激发所有选手对海洋建设的热忱,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书写海洋强国新篇章。

参 考 文 献

[1]蔡馥谣.“海洋强国梦”视角下大连海洋意识建构媒体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06):84-89+108.

[2]金云亮,胡译匀,孙靓.线上线下与海洋非遗互融共建的策略探析[J].特区经济,2017,(09):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