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植被恢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植被恢复研究

刘希庆

河北省水资源研究与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河北省石家庄050061

摘要:水土保持工作在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维护我国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减轻由于水土流失而造成的对人水土保持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流整治的根本,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保护土壤资源破坏、控制生态环境恶化、减轻自然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分析了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及带来的危害,阐述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进而提出相对应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植被恢复策略。

类社会经济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植被恢复

引言

从国民经济的发展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方面都离不开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积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水资源的合理性开发与利用,是改善自然综合环境、实现资源良好开发的重要措施。相反,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与水资源问题的处理,则将在更大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尤其针对降水较少的地区,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如果出现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则会给区域环境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恶化,进而影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水土流失问题的形成原因与主要危害

1.1水土流失形成的原因

从自然因素来看,大量的降雨加之季风气候的影响对土壤造成巨大威胁,尤其是我国部分高山地区,地质结构相对于平原地区更加不稳定,因海拔高、降水多,加之受季风气候影响,水土流失现象不断加剧,长此以往水土流失更加严重,山体也易产生崩塌。从人为因素来看,一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乱砍滥伐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造成土地无法抵御大风的侵蚀,土壤层变薄,水土流失更加严重;二是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不强,过度伐林、扩耕的同时,以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导致土地严重受损,土壤质量日益降低。

1.2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一是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了生态平衡,降低了生态环境质量,轻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重则山体滑坡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土壤厚度不断变薄,使得土壤中的较多养分流失,既降低了土壤利用率,又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严重的农田已不能再投入使用,造成农田耕种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减产,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影响了经济的整体长远稳定发展;三是流失的水土被冲刷至河岸,造成河道堵塞,对水利工程造成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洪水泛滥成灾。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2.1植物保护措施不当

土壤保育植物的品种选择和设计是影响绿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如忽视水土流失特征,未结合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等因素进行分析,不但造成林草结构单一,而且对植被的成活生长不利,导致城市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持效果、景观效果、群落多样性、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

2.2水土保持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不够紧密

由于水土保持措施未对相应设置措施而引起的水土资源变化进行统计,致使各措施在水土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同时,因土壤侵蚀治理措施更多地注重控制土壤侵蚀的控制作用,多倾向于采用工程方法,导致缺少植物和工程的综合利用,致使水资源浪费。

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植被恢复优化

3.1完善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管理体系

“三分靠治理,七分靠管理。”这句话也说明了我国要想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通过完善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可以监督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促使其提升工作效率。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通过完善水土保持的管理体制,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水土保持工作来讲,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管理体系的内容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建立起工程规划体系,在我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之前,可以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第二,在工程规划进行的过程中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我国水土保持工作者在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过程中,对于一些工作人员不合法的行为要及时劝告,对于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破坏。第三,在生态环境修复结束之后,需要对水土保持工作者的工作进行二次审查,从而杜绝可能产生的二次破坏和污染。

3.2全面提升植被的自我生产力

中国地域辽阔,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建设,必须重视提高资源的生产力。降水之后,森林可以保护地表水资源,并通过逐步的吸收实现大量水资源的储存。同时,森林中生态系统完整,植被体量较大,且生物结构多样,土壤具有更好的渗透性,生态调节能力极强。因此,应当积极发挥植被生态的生态调节作用,通过人工手段构建新森林,积极打造植被生态环境,能够有利于实现径、流、河、川的平衡。例如,在暴雨的季节,森林系统具备更强大的蓄水功能,进而使地表的土壤相对稳定,有效缩短洪峰出现的时间。以此实现生态环境的调节,促进生态环境的建设。

3.3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

随着我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水平有了有效的提升,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有助于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有效保障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水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水资源是植物生长的第一要素,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够为水土保持提供安全可靠的水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兴的技术被应用到了水土保持工作中,措施越来越先进,仪器设备越来越完善,通过开展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土地肥力,植物生长效率有效提升,实现更高的产量,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4做好植被恢复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工程,充分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科学规划林业造林,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各种林木特点,选择合适的植物,可适当种植经济林树种,不仅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环境,而且可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加大防治水土流失的资金投入,依据实际情况,建设水土涵养工程,如陡坡地形中可设置阶梯性谷坊,减缓流水速度的同时,降低流水对土壤的冲刷力,并依据不同深度挖建涵水坑,提高土壤的稳固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因此我国必须充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规划,加大对我国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持续推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做好我国水土流失、生态环境破坏在当前新形势下,贯彻落实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同时全面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加大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各项防治体系的落实也逐渐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任务都很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兼顾建设和管理,加强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全面推进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开展,从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马云青.浅析水土流失治理中植被恢复措施的应用[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01):161-162.

[2]时云龙.刍议水土流失治理中植被恢复措施的应用[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11):3-4.

[3]杨静,孙野.浅析水土流失治理中植被恢复措施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20(08):1-2.

[4]公浩.探讨水土流失治理中植被恢复应用探讨[J].南方农机,2020(01):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