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速集团鄂尔多斯分公司
摘要:养护工作既是延长公路工程使用年限的一大途径,更是提高公路工程整体性能的重要举措,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这一方面也发挥着较为显著的作用。本文根据公路工程的建设流程和养护管理的必要性,结合我国公路工程的常见病害类型,浅谈一下公路养护的技术手段及提升策略。
关键词:公路工程;公路养护;公路技术
引言:公路工程作为我国交通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对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有利的推动效果。而随着近些年我国公路工程施工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种病害问题日益突显,使该工程项目的养护工作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提升公路工程的养护水平,现已成为公路工程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改善公路工程使用性能的一大方向。本文详细探讨了公路工程的建设流程、养护管理的必要性、常见病害类型及养护技术,以此为提升公路工程的养护水平提供信息参考,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一、公路工程的建设流程和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在修建公路工程前,工作人员应先到达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依据现场情况绘制工程图纸,并详细核对图纸数据与场地状况是否相符,同时着重观察路基、桥梁和路面等关键结构之间的衔接有无矛盾[1]。而明确施工方案是公路工程施工前期的重要准备环节,不光要依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还应综合施工能力、项目要求和环境因素对方案内容进行优化调整,为接下来的现场建设做足良好的铺垫。工作人员在配备工程材料时,一方面应依据相关的施工方案准备齐全各类材料,另一方面还应通过抽样检测和现场监管等方式确保材料的数量与质量均能够达到建设标准。同时科学安排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基于施工现场的季节气候、地质水文和工程结构等多方面的数据信息,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使建设成本降至最低,令公路工程能够在预定期限内顺利交付[2]。而通过公路工程的养护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该项目使用中的各项病害问题,让公路工程的整体性能维持在最佳状态,既能够有效保障社会居民的出行安全,也可以全面改善过往司机的行车体验,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均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经济性的角度而言,开展科学合理的养护作业,还能够降低各类病害问题的发生概率,从而减少公路工程的整体运营费用。因此,只有遵循科学规范的建设流程,加上系统合理的养护管理,才能够保持公路工程的使用性能长久稳定,让公路工程的使用年限也明显延长。
二、我国公路工程的常见病害类型
1.裂缝。裂缝是公路工程使用中最常见的病害类型,横向裂缝通常因车辆超载、施工质量不达标、沉降、沥青混凝土温缩所致,纵向裂缝一般由沥青面层分段摊铺工艺不到位造成。
2.车辙。车辙会严重影响公路工程的整体美观性和使用安全性,其产生原因与施工材料、基层稳定性和行车荷载均有关联[3]。
3.沉陷。当公路工程存在路面沉陷的情况时,会严重影响过往司机的驾驶体验,也会大幅度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该种问题通常是路基填料压实度不够所致。
4.表面磨光。当公路工程产生表面磨光的问题时,会导致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变小,极容易诱发各种交通事故,该问题通常因矿料级配不当或细集料过多造成。
5.水损害。当公路工程内部的排水结构设计不当时,会导致水分由路面表层渗透至结构层。进而在外界温度和车辆荷载的双重影响下,逐渐产生结构层受损的情况。水损害这一问题不光会发生在沥青公路中,也会出现在混凝土路面上[4]。
三、公路养护的技术手段及提升策略
1.预防性养护。在开展公路工程养护工作时应充分融入预见性思维,遵循“以防为主,以修为辅”的思想观念,通过加强预防性养护的工作力度,尽可能地降低各类病害问题的发生概率,以此减少该工程项目的维护运营费用,令公路工程的整体养护质量也得以提高。稀浆封层是公路工程预防性养护的常用手段,主要是将一些细集料和乳化沥青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拌和成浆状物,将其均匀摊铺在沥青路面上形成薄薄的稀浆封层,从而产生防水、防滑的良好效果,有效避免水损害和表面磨光等病害问题。雾封层主要是利用喷洒车将已稀释、慢凝型的乳化沥青直接喷在待养护的路面上,能够有效遏制微小裂缝或损失细集料等病害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在改善路面轻度松散麻面、渗水、沥青老化等情况中也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5]。薄层罩面主要是利用改装过的摊铺机,同步完成喷洒改性乳化沥青和摊铺热沥青混合料,并由钢轮压路机对路面进行碾压,能够在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和渗水性能的同时,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音,为过往司机营造一个舒适的驾驶体验。
2.矫正性养护。当公路路面的整体状况较差且性能已经严重衰减时,工作人员应利用矫正性养护技术对其进行修复。AC罩面作为沥青路面的传统维修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车辙、裂缝和表面磨光等病害问题,使路面性能得以改善
[6]。而沥青路面再生则分为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和就地冷再生四种手段。其中,就地冷再生的操作步骤较为简便,即在不加热的前提下对公路路面进行直接铣刨,然后向其内部加入再生剂和新集料,通过拌和、摊铺与碾压对公路路面进行再生处理。相比于就地冷再生,就地热再生技术在应用时需要采取就地热再生机组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与耙松,随后添加再生剂和新集料,并利用拌和、摊铺与碾压完成路面再生处理。而厂拌冷再生、厂拌热再生与就地冷再生、就地热再生的操作步骤基本一致,只是操作场地存在不同。因此,工作人员应结合公路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路面再生的相关技术,以此达到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等多方面的平衡效果。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通过定期巡查、填平并夯实路肩、边坡植草、疏通泄水孔等措施,及时发现并解决边坡、结构层和路肩的各种病害问题,从而保障公路工程的性能稳定,为社会居民的正常出行提供有利的帮助。
3.提升策略。由于公路工程的养护工作具有及时性、广泛性、高成本性和高素质要求的特点,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应通过开展定期培训的方式,不断增强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个人职业素养。同时配备齐全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此提升公路工程的养护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养护效果能够满足该项目的使用需求。并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养护的体系制度,使公路养护的操作安全性和规范性均得到提高,有效避免外界因素对养护质量的不利干扰。除此之外,养护人员还应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严谨认真的职业态度,并积极沟通工作心得和先进技术,总结分析优秀的养护案例与工作经验,及时发现公路工程养护工作的问题不足,为公路工程养护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有利的优化方向,保障社会居民的正常通行,促进各个地区经济水平的稳步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裂缝、车辙、沉陷、表面磨光和水损害是我国公路工程使用中的常见病害类型,而利用稀浆封层、雾封层、薄层罩面、AC罩面、路面再生、边坡植草、疏通泄水孔、填平并夯实路肩等措施,可以对该工程项目起到良好的养护效果,令其整体性能得以提高,为社会居民的日常出行和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均起到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雅洁. 北京市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DOI:10.26943/d.cnki.gbjzc.2020.000205.
[2]焦佳旭.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及公路养护措施分析[J].科技与创新,2022(19):101-103+106.DOI:10.15913/j.cnki.kjycx.2022.19.032.
[3]李海莲,蔺望东,林梦凯,马子媛.基于BSC-FAHP和灰色聚类评价模型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绩效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1(04):46-53.
[4]吴伟迪,张德津,王照远,王毅,何莉.面向路面使用性能的公路养护决策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2,39(02):88-94.
[5]林翔,李强.公路路面养护决策技术体系[J].公路,2021,66(10):357-364.
[6]张军,李义斌,白涛,叶敏,陈俊青,鲁亚明.基于云平台的公路养护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J].控制工程,2021,28(06):1203-1209.DOI:10.14107/j.cnki.kzgc.2019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