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九蒸九晒熟地黄炮制技艺”的历史沿革与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5
/ 4

 重庆市铜梁区“九蒸九晒熟地黄炮制技艺”的历史沿革与传承

杨波,董永,罗勇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重庆 铜梁 402560

摘 要:中药炮制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传统独特的制药技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受社会关注〔1〕。 由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主持申报的“九蒸九晒熟地黄炮制技艺”(下称九制地黄)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标志着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本文从项目所在的区域环境、历史渊源、技艺内容、技艺特征、重要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力求突出特点优势,为今后的传承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药炮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极为丰富,然而由于保护不力,许多技艺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其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如包括传统中药技艺在内的传统中医药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2〕。九制地黄炮制技艺就是将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即生地黄),经过添加或不添加辅料,遵循古法反复九次蒸晒而制成熟地黄的过程。从而使生地黄的药性由寒变温,味由苦转甜,功能由清转补。该炮制技艺的简单流程:原药材→净制→蒸晒九次(辅料添加)→切片→干燥。九蒸九晒所制熟地黄其形、色、气、味、质等方面,均优于现行药典规定的酒蒸法或蒸法所制的熟地黄,更能体现中医的用药精髓,使其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九蒸九晒熟地黄因工艺繁复多变,用料考究,时间火候难把控等因素,于近代至今已经鲜有使用,因此该技艺亟待发掘整理并加以保护。

九制地黄的炮制加工早在唐代之前就已经出现,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当中记载熟地黄“古法九遍止”。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详细描述为:“拣取沉水肥大者,以好酒入缩砂仁,末在内,扮匀,柳木甄于锅内,蒸令气透,晾干,再以砂仁酒拌蒸晾,如此九蒸九晾乃止”。清.吴仪洛《本草从新》载九蒸九晒的熟地黄达到“光黑如漆,味甘如饴”的要求。近现代经过几代中医药人的师承和不懈努力,反复研究,在遵古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炮制技艺,如今在铜梁区中医院有传承和开展。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发展,把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核心和代表给予高度关注。并提升为国家战略〔3〕。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九制地黄炮制技艺是中医药文化和特色技术的延续与体现,在如何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该技艺也为国家对于熟地黄的生产标准提供参考价值。

1 铜梁区域地理环境及人才优势

铜梁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部,历史文化悠久,始建县距今1310多年。处于渝西丘陵与渝东平行岭谷交接地带,地貌多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南部有毓青山和巴岳山东西对峙,境内最高海拔902m,最低海拔185m,森林覆盖率33%。孕育着大量的药用植物资源。野生植物60个科,104属,166种,珍稀保护10余种,如桫椤、罗汉松、杜仲、红豆树等。目前全区开发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万亩,品种多达30余个,著名的有川枳壳、川佛手、砂仁、白及、瓜蒌等种植基地。

铜梁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长秋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7.8℃,年均空气相对湿度82%,年均无霜期225天,具备中药“晒”制的充分条件。

区内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铜梁区中医院,是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促进中医发展工作先进集体,具有较强的临床、科研、教学实力和地区影响力。医院中药学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丰富,有主任中药师2名,副主任中药师3名,主管中药师10名,硕士研究生4名。获得重庆市医院中药理论及技术竞赛团体一等奖,在2018年全市中药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中药炮制第三名、中药鉴定第二名、中药制剂第二名及团体第二名等优异成绩;医院安排场所,购置设备,专门用于中药炮制的开展和研究,从而使该项技术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

2 各地开展情况

九制地黄现代著名的有“恒济熟地”,系福州恒济药铺炮制,辅料是黄酒和砂仁。核心工艺是武火蒸一天,取出每隔一小时加黄酒,待酒吸尽后晒干,再蒸,浸酒,晒干。反复九次,切片,拌砂仁末。

我国各地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唯《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收载该炮制方法,称“笼蒸熟怀地黄”, 辅料是黄酒和砂仁。核心工艺是先黄酒拌润,武火蒸约48小时,晒一天,将容器流出的熟地汁与黄酒再拌,蒸24小时,晒干,至第九次加黄酒和砂仁粉同蒸。三者比例为10:5:0.9。甘肃省杨锡仓著《中药师实用传统技术》一书中记熟地黄蒸晒三次,“经九蒸九晒后称其为九地,是熟地黄中的上品”,未载具体方法。林好、杜蜀华等〔4〕研究结合古法和现代法炮制,首次提出九蒸九烘熟地黄,取生地隔水清蒸6 h,放置60℃烘箱烘4 h作为1次蒸烘,如此反复8 次达到九蒸九烘熟地黄。地黄经过不同方法炮制后,其多糖含有量为九蒸九晒熟地黄>现代法炮制熟地黄>生地黄>九蒸九烘熟地黄。

熟地黄炮制工艺和辅料问题,因地区相传不同,存有差异,但成品质量均要求色泽光黑油润如漆,味甘如饴。据调研,重庆市其它区县医疗部门没有开展九蒸九晒熟地黄炮制工艺,铜梁区中医院在制剂中心设有专门的炮制研究室及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工作室,药学部相关人员在此开展此项技术。

3 历史沿革

地黄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称干地黄,不经蒸晒,可“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生者犹良”。生地黄经蒸晒制成熟地黄的方法在南北朝时期雷敩所著《雷公炮炙论》就记载:“瓷锅上柳木甄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唐.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首次有熟地黄九蒸九晒的炮制记法,曰“候好晴日便早蒸之,即暴于日中,夜置汁中以物盖之,明朝又蒸,古法九遍止”。而九蒸九晒法在明、清的医药典籍中广有收录。尤其从清代开始推崇并普遍使用,如汪昂的《本草备要》记“以好酒拌砂仁末,浸蒸晒九次用”,吴仪洛的《成方切用》记“水洗去泥土,柳木甄锅上蒸一日,晒干,再蒸再晒,九次为度”等。民国时期曹炳章在《增订伪药条辨》记熟地黄“以九蒸九晒,透心黑者为佳”。

古时医家医、药精通,清末民初成都名医段鹤龄收徐楚江(1920-2004)为徒,徐得其真传,在中药的“认、采、制、用”方面有独到见解,有“药王”之称。徐楚江教授,师从段鹤龄大师,系统学习了药材识别、切制,处方调配,膏、丹、丸、散的制备等,在艰苦条件下, 培养了一大批中药炮制人才。作为中药炮制学科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徐老主编了本学科第一、二版统编教材,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专业使用。统编教材的问世为全国中药炮制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极大地促进了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发展。徐老不仅精通中药炮制,更提倡医药紧密结合, 形成了包括对中医理论、中药炮制及传统制药技术、五味化 合理解、方剂配伍、对药运用、药膳制作、疑难杂症治疗等亦医亦药的独特学术思想。胡昌江作为徐楚江教授的师承弟子,跟随徐老系统学习中药炮制和临床,四十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对于炮制技术的传承,有着清醒的认识〔5〕。1959年成都中医学院中药系成立,作为特聘教师,为学生传授炮制技术,主编了全国第一本《中药炮制学》通用教材,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药炮制技艺传承人,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他自幼酷爱祖国医药,一直从事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工作,从不放松中药饮片炮制前后临床应用的研究,曾担任10余年中药炮制教研室主任,潜心学习继承了徐楚江的学术思想,同时进行系统整理,擅长中药炮制和道地药材鉴别,主编《临床中药炮制学》,出版专著《中药炮制与临床应用》。罗勇出生于重庆铜梁,1984-1988年就读于成都中医学院,受到胡教授指导并熟练掌握炮制技能,毕业后进入铜梁中医院工作,擅长实际操作,对炮制改变药性有独到见解。工作期间悉心钻研,反复实践、对比,取长补短,改良熟地黄九蒸九晒炮制方法。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传授与本院杨波和董永两位中药学后生,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逐建形成九蒸九晒熟地黄的成熟技艺,传承至今。

4 九制地黄技艺操作

一、用具:木甄,陶罐(带盖),竹簸盖,筲箕,冲钵,戥称,量杯,毛刷,喷水壶,无纺布,电磁炉(燃气灶),不锈钢锅,切药刀

二、药材辅料:生地黄,黄酒,砂仁

三、技艺基本流程:

1、药材选择,生地黄是河南道地药材,以焦作市产品质最佳。将地黄均匀摊在工作台上,挑拣去除杂质异物等非药用部位,用细毛刷刷去表面附着的泥沙灰尘,大小分档。

2、清洗,药材入陶罐,喷水壶喷洒适量清水,手拌,上覆无纺布,稍润,使表面湿润即可。目的使药材表面泥沙松软,利于清洗脱落。然后药物入筲箕内,流动清水下抢水清洗,沥干。此操作快速完成,要尽量缩短和水接触的时间,药材的部分成分会溶于水,以免影响药效。

3、蒸晒,①.将清洁的药材放入加盖陶罐中,入木甄,摆放固定,不锈钢锅加清水,放入木甄即可蒸制。次法称间接蒸或隔水炖法,目的是药材在密闭罐内,经蒸汽熏透,与水相隔,转化充分。经过反复实验对比,用时短,质量均一。②.火候,武火使水沸腾,待“圆气”(或半小时)后,调减火力,保持锅内水微或中沸,开始计时。圆气指水沸后,木甄四壁有气冒出,且沿壁周围有冷水滴下,这时候表示药材温度与蒸汽一致,保证蒸制时间准确。③.时间,每次蒸的时间宜选择在上午七时至十二时,圆气后蒸三小时。之后立即取出摊与竹簸盖内,阳光下晒至不超过下午四时,七成干,即药物表皮黏液略干,手捏有柔韧感,弯曲度好。此法反复九次。④.酒法蒸制要求,药物与黄酒的用量比例为2:1,黄酒平均分十份,前八次每次一份,第九次加两份。添加黄酒时要求用手拌匀并适度揉捏。黄酒拌的时间在晚上,一是时间充足黄酒可充分被药材吸入,二是保持生地黄整天在“阳”的环境中。⑤.砂仁拌制法,药物、黄酒、砂仁用量比例为10:5:0.5,黄酒的加法同④,砂仁用冲钵冲成粗末,第九次蒸晒完成,切片,手工均匀拌入砂仁末。砂仁味辛,含挥发油,气辛香,因此最后加入,不蒸,以免药性挥发。借砂仁行气化湿,醒脾和胃之功,以解熟地黄滋腻碍脾、性泥之弊。

5 技艺传承特征

一、药材用料考究。选河南焦作市温县产地黄,温县地区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相较于其他地区含量更高且稳定〔6〕。地黄目前在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种植,河南为主产地,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怀者”,即古时之怀庆府,又称怀州,即今之焦作市,以盛产地黄、山药、牛膝、菊花四大怀药而驰名中外〔7〕。地黄是焦作市核心产区,质量最好。药材特点是油性大,质软而韧且体重,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切面棕黑色或乌黑色,具光泽。

二、药材清洁时控制与水接触时间。对净选之后的药材先用细刷清除表面泥沙杂质,喷洒清水使表面稍湿润,迅速抢水淋洗或淘洗。地黄含梓醇和多种苷类能溶于水,因此要尽量缩短与水接触时间,避免药效的流失。

三、采取炖法炮制(间接蒸)。熟地黄炮制方法有炖法和蒸法两种。蒸法是将药材置适宜蒸制容器内,用蒸汽进行加热,药材或辅料与蒸汽接触达不到密闭效果,且汁液会流入锅底,使得蒸制的质量不能均衡统一。间接蒸法是将药材置适宜蒸制容器内,密闭,隔水炖透,此法优点在于药材或辅料在密闭环境中充分转换,保持药物不受外界动扰,药性不流失,使其质、性完整归一。

四、蒸、晒时间的特殊讲究。蒸、晒时间控制在上午八时至午后四时,蒸三小时。从准备到晒成结束,一次总用九小时。使生地黄的凉寒性质受到蒸汽升腾之阳、黄酒辛散走窜之阳、阳光曝烈之阳这三阳的循环交融。尤其是晒的时间选择在正午,《黄帝内经》言:“平旦人气升,日中而阳气隆”。清.张山雷指出“借太阳之真阳,以变化其阴柔性质”。“三”源于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也即事物的多种变化,而“九”是个位数字最大的一个,在古代阴阳学说中奇数象征天和阳性,九则被认为是至阳的极数。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属于“阴阳转化”的过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一起,构成中医体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6 传承价值体现

一、体现中医药特色,敷扬中医药文化。在2006年,中药炮制技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药炮制是中医药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发现的现存最早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在收录的280多个医方中,就有关于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内容。从《雷公炮炙论》到《炮炙大法》,再到《修事指南》,古代这三本炮制巨著,其浓郁的中医药特色加工技术,富含的中医哲学理论,指导思想,延续传承至今。现在我国的中医院校均把“中药炮制学”列为必修专业课之一。

二、促进挖掘整理特色炮制技术。南北朝时期的《雷公炮炙论》提出的十七法:、煿、炙、煨、爁、度、摋、飞、鎊、露、伏、炒、煅、炼、曝等,包括历代记载的很多炮制手段,现已大多要么淘汰,要么改进,然其内在的炮制精髓丢失了,现代的加工炮制工艺一味迎合标准,特别是药材的成分含量。质量检验合格了,而中药真正能够治病的药性(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却忽略了。每味中药都有不同的炮制方法,因此中药炮制该如何挖掘整理、遵古炮制已迫在眉睫。

三、提供一药多用思路,节约中药资源。中药因其疗效确切,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使用,尤其是近年在养生保健方面的用量,导致需求矛盾突出。我国中药资源分布不均匀,南北差异较大,叠加环境气候因素,资源枯竭速度在加速,一些常用的药材已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目录。一种药材通过炮制,从而改变其药性,扩大临床治疗范围的情况已有先例,如黄精、何首乌等品种。怎样进行炮制研究实验,让更多的药材功效改变,拓展作用面,一方面满足了需要,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资源。

四、研究古法与现代加工炮制的区别、融和,真实还原熟地黄炮制与功效的关系。古法为何要求蒸晒多次,目的就是使生地黄的阴凉之性逐渐转换,变生为熟。熟地黄炮制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变生地黄的大寒之性,蒸制后药性转为寒(凉)而主补肾虚,而经酒制后则性转为微温主补血虚〔8〕。现代加工受时间、人工、质检等原因的影响,基本就是工业化生产,蒸汽蒸,烘干设备干燥,一蹴而就,性状成分符合了,药性却差之千里,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遵从疗效才是炮制的根本目的。

7 结语

重庆市铜梁地区开展的九制地黄炮制技艺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特色,炮制历史悠久,传承脉络清晰,形成较为成熟的制作工艺,相较与现代炮制技术,其显工艺繁杂,但更突出药物功能,真实还原熟地黄本质,这也是该技艺存在的价值。传统的特色技术不应在现代科技而埋没。中药炮制不仅是一门学科,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文化〔9〕。但近年来,中医思维弱化、炮制特色优势淡化、中药饮片评价西化等问题,导致中药炮制技术面临着失传的局面。基于此,正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根源所在,政府重视,传承人才梯队建设,保障措施到位,传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和技术更好地融合,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吴纯洁.中药炮制共性技术之一─“火力火候”的研究思路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5):1926-1928

[2]凌美,武谦虎,等.基于新型师承式传承模式的中药传统技艺传承实践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2):174-177

[3]傅文第.中医药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31):119-123

[4]林好,杜蜀华,等.不同炮制工艺熟地黄多糖单糖分析及其对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J].中成药,2019,41(12):2958-2963

[5]胡麟,陈志敏,等.“川派”中药炮制技术的历史沿革与特色传承[J].亚太传统医药,2021,17(6):165-168

[6]任翔,刘畅,等.不同因素对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7):144-146

[7]张中兴.浅谈四大怀药的药用历史[J].河南中医,2005,25(1):66-67

[8]张丽萍,李军,等.熟地黄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2):69-71

[9]王法琴,朱如梅.文化自信视野下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20,16(9):15-17

作者简介:杨 波,主任药师,主要从事医院中药炮制与中药质量管理工作。E-mail:19692022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