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重庆 400054
【基金项目】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项目“新文科背景下MBA人才培养融合创新的路径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zljg2022310);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沙龙项目“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研究”(项目编号:gzlsl202205);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减税降费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治理效应研究”(项目编号:CYS22681)。
【中图分类号】F246【文献标识码】A
【摘要】重庆是中国科协确定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试点单位,重庆科技人才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关于科技人才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然后基于重庆科技人才现状,找到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科创积极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环境有待改善;接着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集聚能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科研环境不友好;最后提出重庆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集聚策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加大精神激励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深化改革分类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关键词】科技人才;集聚效应;激励机制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科技人才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至关重要。
二十一世纪的科技人才应当是创新型人才。在合理知识结构基础之上,科技人才具有较高的需要创新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熟悉创新原理,掌握创新方法,能够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劳动做出创新性成果。科技人才对原始技术、创新主体的进行的高度的探索,必须具备技术上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以及突破核心技术或核心理论。社会和国家发展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对于基础理论和原始创新方面的培养。提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具有宽厚科学理论的人才。各级政府要通过落实科技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培养和锻炼杰出人才,鼓励科学家各展所长,在众多科技领域广泛探索多出成果。通过科学完善各级相关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维护各个市场主体竞争的公平性,保障社会中介机构有效提供服务等配置机制,有利于提高配置水平。要想留住人才,事业前景、事业环境、精神肯定缺一不可。人才首先要有发展前途的事业吸引他们,因此事业前景是套住科技人才的首要条件。事业环境改善包括工作条件、用人制度、人际环境、工作待遇、住房条件等方面的优化。精神肯定对于科技人才尤为重要,科技人才取得成绩后组织需要及时有力加以肯定。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如何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科技人才队伍,是推动重庆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国重要人才高地的关键。根据调查发现,重庆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人员数量和质量、科研意识、科研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重庆市科技人才的现状,分析问题成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对重庆市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借鉴。
一、重庆科技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重庆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重庆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深入实施重庆英才计划,倾力打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科技人才的工作满意度、生活幸福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9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保持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名,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二次重庆市科技人才状况调查显示,2019年重庆市科技人才总量为235.87万人。与2016年相比增长近54万人,年均增长9.12%。2019年新增科技人才中,学历结构相比2016年无明显变化;2019年新增科技人力资源中,工学领域科技人力资源比例最高,占比57%;其次是管理学占比13%;理学占比12%;医学占比7%。与2016年相比工学和理学领域科技人力资源有一定的提升。2019年重庆市科技人才的密度达到7.55%,较2016年的5.96%提高了1.59%,科技人才密度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从科技人才的总量、质量和密度上看出重庆市科技人力资源潜力和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但科技人力的资源质量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二)重庆科技人才存在的问题
1.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
一是科技人才总量不大。调查显示,2018年重庆市科技人才总量为217.67万人,占全国科技人才总量的2.14%,低于同期重庆市GDP占比。二是高端科技人才匮乏。重庆市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6名,仅占全国1890名的0.85%。重庆现有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570个,全职在岗国家级人才447人,平均每个平台不足1人。
2.科创积极性不高
在三年内从事过科研活动的科技人才中,有42.2%的承担(主持和参与)过研究或开发项目,近三年平均主持过科研项目1.5项,平均参与项目2.77项。不过,只有39.4%的科技人才主持的项目是产学研合作项目。科研过程中的“脏活累活”往往都是由这些低年龄段、低职级、低职称、低学历、低资历的“弱势”科技人才群体在执行实施,但科研奖励往往没有他们的“份”,造成这些群体的创新积极性受挫。
3.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据调查报告分析,科技人才近三年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品或成果应用于生产的情况占接近四成。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待提高。据悉,科技人才的科技成果转化地或应用生产地主要集中在重庆本地,占89.7%;其次为四川省。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力推进,使重庆科技人才的很多科技成果在四川省实现转化,但是科技成果应用范围仍然较为局限。
4.科研环境有待改善
一是科研经费投入不足。2019年重庆市R&D经费支出469.6亿元,仅为北京的21.0%、上海的30.8%、四川的53.9%;近三年承担过研发项目的重庆市科技人才中,近四成人才表示缺乏经费支持是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二是学风作风建设有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2.0%的科技人才认为重庆市学术界中学术不端行为“相当普遍”或“比较普遍”。三是政策、生活服务有待加强。重庆市人才政策宣传不到位,仅有5.4%的科技人才表示“非常了解”,大多数科技人才对人才政策都不够了解;同时,30.6%科技人才表示“压力比较大”,7.2%表示“压力非常大”,科技人才工作满意度不高。
二、重庆科技人才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集聚能力不足
重庆市人才政策相较于深圳、上海、杭州等东部城市还有所差距。重庆市高校数量不多、层次不高。截至2020年底,重庆市共有普通高校68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市科研院所实力不强,现有科研院所62家,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6位,整体实力与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相比存在明显差距。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园区数量不多,2019年拥有4个国家级高新区,仅占全国169个的2.37%。
(二)激励机制不完善
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存在部分科技人才科技创新积极性不高,部分科技人才认为科研压力大以及科研收入低等。同时,科技人才表示,在申报和承担财政项目时,遇到预算编制时要求过细过严、预算执行时不能根据科研实际需要自主调剂、项目经费报销程序繁杂、疲于应付经费审计等科研管理问题,降低了科技人才的科技创新积极性。
(三)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
近半数的科技人才认为,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是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此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也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科研环境不友好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及现行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导致部分科研工作无法获取足够的科研经费并开展科研工作;学术不端行为较为普遍,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不健全,此外还有人才政策宣传不到位,科技人才压力大等问题普遍存在,事务性工作占用过多时间等都导致了科研环境不佳。
三、培养重庆科技人才的对策建议
根据重庆地区科技人才的问题和原因,借鉴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对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将政府、企业、人才紧密联合,较好的实施引、育、用、留的人才政策,这里提出如下四个方面培养重庆科技人才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集聚策略
首先,政府需要切实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培育和挖掘。其次,完善人才引进政策,进一步强长板、补短板、筑底板,重点聚焦高精尖产业发展,支持重点企业壮大。对于企业来说,要畅通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渠道,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对于高校来说,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育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最后,切实提高人才引进精准度和匹配度,强化效益意识和柔性引才理念,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方式,持续办好重庆英才大会,不断提高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
(二)完善薪酬激励机制,加大精神激励力度
薪酬激励方面,提高科技人才的收入,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确保科研项目能顺利完成。针对企业科技人才,可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精神激励方面,增加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创新争先奖获奖名额,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设立科技创新奖项,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对科技人才团队及个人的精神激励力度,提升科技人才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1.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产学研深度融合
无论横向课题承接还是知识产权交易,前提都是企业有需求,企业的需求往往是基于对自身工艺、技术、流程等因素的认知。高校以及科研院不能被动地等待企业需求,应主动前往企业发现需求、了解市场、更新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展科学研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2.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
落实专门机构、专业队伍、专项经费。引导具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经验的人员或团队创办市场化、专业化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深化改革分类评价机制,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1.全面实施新一轮人才评价标准修订工作
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完善职称制度体系,增设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职称,建立智库人才评价体系。
2.深入开展“为科技人才办实事、助科技人才作贡献”行动
健全督促落实机制、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打造良好科研环境,确保《重庆市“为科技人才办实事、助科技人才作贡献”工作清单》提出的20条措施落实到位,为科技人才在渝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本文从引、育、用、留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重庆市科技人才的数质量问题、科研积极性问题、科研效率问题以及科研环境问题,系统性分析了全链条科技人才生态现状,丰富了重庆市科技人才现状研究。将重庆科技人才管理优化深化到具体科研单位,并在“引育用留”上探索新机制,为重庆市科技人才问题治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12(00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调控创新”课题组.适应新常态、面向市场主体的宏观调控创新——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宏观调控创新的认识[J].管理世界,2022,(03):9-19.
[3]马锋,潘成利,冯锋.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院所的调研分析[J].管理评论,2021,(03):138-145.
[4]陈劲,阳镇,尹西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J].当代经济科学,2021,43(01):1-9.
[5]裴玲玲.科技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8,36(05):813-824.
作者简介
王攀娜(1980- )(通讯作者),女,四川自贡人,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