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宁远学校 615000
摘要:初中学生在生理上已经逐渐成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此情况下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初中生物学知识中有关于生理卫生、生命成长的内容,使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成长发育,能够形成对友情、亲情、爱情的认识,实现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但是在以往的生物教学中并没有开展,教师都是以课程知识的讲解为核心,没有发挥出生物课程的生命和生理教学作用。从目前来看,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在于童年到青少年的这个转变中,由于身体发育、认识完善和接触面的增加,心理活动就较多,但是又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观念,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1初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意义
1.1有益于端正初中生的价值观念
对于初中生物课程而言,教师在课堂授课中适时地向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将生物学科所具备的人文性特征充分展现出来,还能深挖书本内容中蕴涵的情感要素,这样便可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为学生价值观念的端正提供助力。分析原因,主要是身处青春期的学生大都对陌生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然而考虑到其自身欠缺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易于被外界环境要素干扰,在此期间,倘若学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则很容易致使其误入歧途,可见,初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融合,有益于端正初中生的价值观念。
1.2有益于塑造初中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授课本知识时,如果可以找准时机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便可帮初中生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而坚定学生的意志力,促使其学会如何自我调节不良情绪、学会如何排解自我的不良心理压力,这对其终身的学习与成长都会大有裨益。当发现学生的这种表现时,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资源或课外读本材料,与学生一起学习英雄或伟人的传奇故事,让学生学习他们身上坚韧的品格,如此便可丰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可以正确看待挫折,选用正确的方法击溃挫折,勇往直前。
1.3有益于提升初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基于我国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往能力和团结互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因而,新课标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要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以助于初中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形成。一方面,初中生已有了较强的与人交流的意识,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渗透,既满足了他们交际能力的学习需求,又能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提升交际能力。另一方面,结合生物单元的人际交往训练主题,可以有侧重点地引领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品格,譬如懂得尊重他人并倾听他人意见,主动融入团队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能够顺畅交流,清晰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从而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2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2.1对初中生物课程不重视
进入初中阶段后,学生面临的学习科目明显增加,这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觉到难以应付,再加上初中生自身缺乏规划性,所以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他们的学习往往就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学生把语文、数学、英语、理化这些学科认为是主要学科,而生物则是被划入了“副科”的地位,甚至部分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这就会导致学生对于初中生物学科不重视,在生物课堂上积极性不高,影响其主体地位的发挥,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2教师积极性不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这需要教师不仅要认真细致地准备好学科教学,还要关注学生学的状况,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但是,因为初中生物学科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导致生物教师在工作中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应付的行为。同时,很多学校生物教师数量紧张,导致一些教师所带班级较多,教师的工作量很大,这也就会使生物教师感觉工作压力较大,所以其职业认同感也就会在无形中降低。这些都会影响生物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会影响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
2.3教学条件有待改进
初中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离不开实验,因此实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既是教学的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它对于深化学生认识以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精神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被严重弱化,“讲实验”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条件制约有很大关联,尤其是是在农村地区,缺乏基本的生物实验室或者相关的实验器材,导致教师只能够讲实验,这就难以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
3初中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策略
3.1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并具备心理学基础知识
教师要提升融合效率,除了积极地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其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还应在学习系统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之后,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数学教育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数学知识讲解的同时,能够重视对学生数学审美素养、认真习惯、理性精神、严谨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能够掌握对应学科知识的同时,在心理健康方面有所提升.此外要求教师能够给予学生不同程度的肯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学生行为,肯定其相关积极表现,在挖掘学生潜在优点的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发挥出其本身的优势,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3.2选择激励评价以提升学生信心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尊心,因此要求教师能够适当地给其“面子”,对其进行积极的评价与适度的表扬,使其能够自我肯定并在其后的生活中积极地表现自我.而在实际教学进程中,要求教师能够综合学生的基本情况与个性特征,对其进行个性化教学评价,肯定其优势,弥补其不足.同时为提升学生自信心,要求教师能够调整与优化自身教学语言,尽量少用或者不用命令式口吻或者语气去推进教学工作,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尽量给出积极、正面的评价,使其能够在此环境下探索出如何进步的方法,自此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与效果,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3通过生活素材的应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生活与生物知识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具体而言,所有教材中的知识都是生物学家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进行不断探究、总结而来的,而这些研究成果会被应用于其他领域中,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所以,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教师可将生活化素材利用起来,使学生切实发现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4做到以人为本,提出探究性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在开展初中生物教学时,教师需做到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学习能力。而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可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使其在探究思考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结语
初中生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主要在于生理知识与心理成长的关系处理,让学生能够有科学的认识,正确地对待成长发育,以此使心理得到发育。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的私下询问进行保密,使自身不仅是教授生物知识的教师,还是学生心理上的导师,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兴开.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及建议[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1).
[2]吴艳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管理学文摘,2016(4).
[3]郭翠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保障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