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木偶剧团改造项目为例,通过观众席布局、观众席座椅、建筑声学、小厅及公共区设计等多个角度,探讨对已建成剧场建筑进行改造升级的建筑设计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剧场;改造;设计方法;观众席;声学;
随着技术的发展,演出形式的突破,以及人民群众对文化演出需求的快速提升,一些投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文化建筑已经有些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为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出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此期间,除了上海交响乐团、上音歌剧院、上海大歌剧院等一批新建重点文化项目相继落成或开工建设外,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木偶剧团、宛平剧场、长江剧场、杨浦大剧院等诸多人们熟知的老面孔也期待在这场革新的浪潮中再焕青春,华丽转身。
然而,当这些坐落在繁华闹市区的老剧场想要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时却面临着种种尴尬——周边环境复杂、内部空间局促、建筑结构受限等等。对她们的改造用上海流行的一句俗语来说,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意思是在狭窄的场地上做成精妙复杂的事情。舞台设施设备落后尚能通过大刀阔斧的更替得到升华,但是狭小的“螺蛳壳”却是不可突破的红线。如何在“螺蛳壳”里“雕琢”出一个更好更新的“道场”,是建筑师所要面对的巨大考验。
近几年,笔者有幸参与了多个新建改建剧场项目的勘探、设计和施工配合工作,本文选取了两个“驻扎”在高层建筑中(改造限制更多、难度更大)的剧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和上海木偶剧团为例,通过回顾总结对其的重制过程,试图探索现有剧场尤其在复杂条件下改造升级、换新发展的设计思路。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安福路288号、298号话剧大厦内,毗邻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武康路。话剧大厦高12层,为剪力墙框架结构,内含艺术剧场、戏剧沙龙以及D6空间等一大两小 3 个剧场,分别位于1-2层、3-4层、6-7层。3-7层另设有化妆室、排练厅及各类业务用房。8层以上为办公用房。
上海木偶剧团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388号仙乐斯广场,紧邻人民广场,处于上海地理最核心区。仙乐斯广场是一幢37层,集商业、办公、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其中裙房5层,为商业中心,第五层为木偶剧团业务用房。剧团内仙乐剧场作为主要的演出场地,另外还有排练厅、展示空间、制作间、录音棚等。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整栋楼为单一业主,可在不改变建筑面积、高度、外立面的前提下对部分楼层或结构构件进行局部加固改造。上海木偶剧团因所在大楼仍需保持正常营业和运转,仅可对所在楼层进行局部装修,不可涉及结构和公共设施的调整。
观众厅始终是剧场的核心,观众对于表演的良好直观感受是剧场设计的核心。两个剧场在日常的使用中都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缺陷,且剧团都对观众容纳数非常敏感,要求改造不得损失坐席数。利用本次改造,在观众厅主体和轮廓不变的基础上,除去舞台机械和灯光音响等设备的升级,如何使观演体验能够提升一个台阶并符合当前的规范规定,便是设计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可容纳观众近500名(池座)的艺术剧场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主剧场,承担了其超八成的对外演出任务。受制于历史原因,观众厅池座原采用长排法排布。为保证最大观众数,满铺14排,提供495个座席,仅有两侧纵走道和前排横走道,以及最后排加大排距勉强用于横向联系的横走道。除最后排外,标准排距仅为950,不满足《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中长排法的最小排距(硬椅1000mm,软椅1100mm)要求。最长排座位数达到41座,导致观众进出极为不便,互相干扰频次过高,安全疏散风险也极大。观众厅采用上送风,噪声大,冷热不均、功率不足,体感较差。
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设计团队重新排布了观众席平面,并根据视线重新协调了地面升起。为满足消防疏散要求以及加强两侧的交通联络,增设了中部横走道,通过压缩控制室、背墙后移800mm的方法来补充坐席数量。若保持长排法,大排距将比原先损失一排(至少32座)观众席。采用短排法,将排距压缩至900mm,把两侧纵向走道向中部靠拢,形成左中右三片观众席模式,席位可基本保持原先数量。但受限于原先的观众厅轮廓,经分析最两侧共计约20个席位视线偏角过大。另一采用三平行纵走道的方案则因占据两列最佳席位被否决。最终设计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非对称的斜向中纵走道,走道随错排观众席向斜前方延伸,并在中横走道处错位,最长排坐席不超过20席,排布美观匀称,不仅保证了最佳席位的数量和观众总席位,解决了交通和疏散难题,充满活力颇具个性的布局方式也让新老观众耳目一新。利用重做观众席地面的契机,在楼板下方增设了静压舱,并在各排升起台阶的侧向精细设计了出口风节点,使均匀的下送风不再对座椅形式造成制约,也极大地提升了观众厅的体感舒适度,彻底解决了原先上送风冷热不均的问题。
上海木偶剧团的主剧场仙乐剧场主要服务于少年儿童,尺度相对较小,约可容纳观众200人。因处于高层建筑的裙房顶层,大部分空间仍在塔楼投影范围内层高受限,唯一位于平面尽端局部抬高至10米的位置给了台塔,其他区域层高均不足6米。观众厅后区原地面至吊顶最低处净高仅为2.2米,观众席后区仅一级升起,视线遮挡严重。厅中后部有巨大塔楼结构柱,外包直径超2米,形式突兀,视觉体验不佳。采用活动座椅,舒适性较差。
因该项目不可碰触建筑结构,设计的可发挥处受限严重。设计团队首先计划拆除原有吊顶和风管,重新设计了吊顶管综和装饰样式,将主风管拆分贴边,在保留原有面光桥的前提下,将观众席后部的净高理论提升了1米。实际施工中,吊顶拆除后又进行了二次勘测和设计,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部分管线属于全楼或非本层系统,通过识别、判断、配合BIM技术的助力,反复调整优化,最终成功将最低处净高控制在3150mm。经过结构复核楼板荷载,采用架空地面做法在观众席后区做了升起。后排升高越多,除了结构荷载压力,中部上空的横向结构梁也会影响顶部视线,升起过低则改造效果不明显。通过反复类比研究,决定升起4级,最高处抬高600,综合效应最佳,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观演体验。巨大的塔楼结构柱则拆除了原有内嵌展品的外包,改用在全项目中贯穿的六角形平面装饰,利用切角降低对视线的阻碍感,同时又能与墙面吸声构造和装饰元素获得统一,成功将其“隐身”在观众厅中。
为了同时保证观众厅的轮廓和观演人数的不变,单个坐席的空间占用就受到严格的限定。在既定范围内最大程度地留出活动区,就必须在细节处作文章。硬椅的舒适性无法满足动辄两三小时的观演时长,对于建声的控制也较为不利;软椅的构造尺寸又往往偏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团队与日本最大公共座椅厂商KOTOBUKI合作,为两个剧场度身定制了观众席座椅,解决了这一矛盾。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场虽然保证了观众人数,但是900的排距甚至比改造前更为局促。通过对观众坐姿和视线的反复推敲,最终获得了符合人体工程学、满足声学需求并带有特定装饰图案纹样的座椅。依靠精细化的设计,该座椅不仅压缩了靠背厚度和高度,最大程度优化了前后排的净距离和视线遮挡,且舒适性更好、观众久坐不觉劳累。落座时无需手扶,翻起的坐垫因受力自行向下翻倒但不产生落空感,起身后缓慢归位。扶手下方支撑设计了内凹缺口,以便有观众需要出入时坐姿观众可侧腿留出更多行走空间。靠背贴合至颈部高度而非更高,对后方错排观众视线更为友好。综合之下,排间行走体验和观众视线相比改造前均得到有效提升。观众席后部中间区域有约九座观众席为可拆卸式,可快速成组拆除更换为DJ控制台或摄影机位并暗藏了各类接口,以适应不同演出需要。安装固定后与普通座椅完全契合,视觉上无差别,保证了整体性美观度。
上海木偶剧团座椅除了尺寸因素外还有一个关注点在于观众中有超过一半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身高不足导致视线受阻。剧场此前均准备了增高坐垫来抬升小观众的视点,但由于原活动座椅自身欠稳定,加高后扶手不匹配,加之儿童好动的特点容易产生安全隐患,舒适性也欠佳。在该项目中设计团队再次与KOTOBUKI合作,设计了可上翻增高的座椅坐垫,极大地提高了观演舒适性和安全性。略显遗憾的是由于排产周期上无法满足项目进度,最终抬高部分由一体翻转形式改为定制增高坐垫,后者可完美嵌入本体座椅并依靠贴合造型和摩擦力固定,配合优化的扶手和靠背,虽在形式上不如一体化完美,但也达成了设计目标,满足了不同群体的观演需求。
话剧艺术中心、木偶剧团主要采用电声,表演类型相似(话剧、戏曲、舞台剧),与歌剧院、音乐厅相比,建筑声学的要求相对较低,通过装饰面层的声学构造,结合不同比例的吸声、反射板的综合运用,经过改前、改中和改后多次现场测试,结果基本能够满足混响时间的控制(上话艺术剧场及木偶仙乐剧场RT60=1.20s±10% 500~1000Hz,各小剧场RT60=0.9s~1.0s±10% 500~1000Hz),达到预期效果。相比之下,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噪声是对表演产生更大影响的负面因素。
上话艺术剧场观众厅跨越三层,舞台区跨越五层,而观众厅的正上方即是小剧场——戏剧沙龙。两个观演空间之间仅靠一块楼板和一堵砌块墙分隔。由于串声严重,两者无法同时使用。这大大降低了中心的排演运转效率。艺术剧场、主门厅、后台区、戏剧沙龙、排练厅与室外等两两之间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隔声问题,使演出和排练效果受到一定的干扰。舞台空间的隔声量一般与隔断的质量成正比。为解决两个观演空间的串声问题,设计在横竖构件上做了文章。横向三层~六层楼板上加设了一道浮筑基础,下层增设了以双层石膏板上覆离心玻璃棉的隔声吊顶,为此各层梁板均进行了结构加固。竖向则是拆除了原砌块墙,调整为双道现浇混凝土墙,中空层加填玻璃棉,局部再加设一道砌块墙来满足隔声需求。对于外界噪声影响,在所有外墙内侧增加了一道250厚混凝土墙,空腔加填玻璃棉。出入口均增设声闸。声闸的隔声墙、墙内侧的吸声材料配合两道隔声门,整体隔声量达到50dB。通过上述措施改造,基本消除了各种隔声问题,剧场的演出效果得到充分保障。
木偶剧团仙乐剧场的原始条件相对较好,由于观众厅在商场内部,对于外部的噪声控制基本能够达到要求。主要噪声来源为剧场外公共区的大中庭,该中庭与商场共用,从地下一层直通五层,商场的中高频噪音在此混合并向上传播,对剧场的表演带来间接干扰。与剧场较近的空调机房运行时也有不小的噪声和震动。设计团队计划拆除原有的环中庭玻璃栏板,改为通高的玻璃隔声墙,利用三层中空加厚玻璃墙将部分噪声进行反射。该墙还具备LED单向透光屏技术,可向中庭投射演出视频或宣传海报,同时也规避了开放区高空坠物的风险。后由于中庭吊顶超出可施工范围且顶部为中庭排烟通道,该方案不得不进行妥协,在储烟仓底边高度处压顶收头,经现场实测,仍发挥了相当的阻断噪声效果。仙乐剧场增设了声闸,替换了高等级的隔声门。空调机房等也加强了隔声措施。由于无法结构加固,对新增墙体和改造已有墙体都只能通过轻质隔声手段。新墙做法主要为100轻质复合条板+75轻钢龙骨+20空隙+75轻钢龙骨+满填120K岩棉+150轻质复合条板。老墙做法主要为50轻钢龙骨(与原墙面弹性连接)+满填120K岩棉+100轻质复合条板。通过多项措施并举,剧场内已基本不再受噪声干扰。
在大多数剧场建筑里,除了主观众厅(大厅)外,一般还会配置若干规模相对较小的演出空间(小厅)以适应不同规模演出。此外,还需排练厅和其他业务用房。部分剧场公共区还有展陈和休憩功能的需要。在老剧场翻新设计中着力于将这些空间复合利用,提升使用效率,使其具备一厅多用的效果。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属于黑匣子剧场,位于三层和四层,可容纳观众约232人。主要用于中小型演出。隔声改造后该厅将可以同艺术剧场同时进行不同的演出。项目同样重新设计了观众席升起,将原有的顶送风移到了观众席下方。观众席后部直接对接四层疏散口和环形马道。加宽并修整后的环形马道使得部分实验剧允许观众和演员来到表演区侧上方和后上方,增加了沉浸式表演的可能。由于不设抬高的舞台,也没有台口幕布,在传统形式话剧中演员无法跑场。改造中充分考虑了这个因素,在环形马道下方边缘设置了轨道,沿轨道安装了悬挂的屏风,可翻转、移动、拼接,还可结合表演内容变化场景烘托气氛。传统表演形式时,屏风连续展开,在表演区后方和侧面形成帷幕,演员通过后方通道跑场,由预留的门洞上下台;实验剧互动剧时,屏风向两侧折叠归拢,最后收纳在观众席右后方的通道尽端,使原本不充裕的表演区扩容20%面积,演出更加灵活。位于六、七层的D6空间是话剧艺术中心的第三剧场,可容纳观众256人。功能是表演实验剧和排练。方案拆除了原有的观众席和固定座椅,改为整体可伸缩坐席,即可保证观众数量,收缩时也完全不占用空间,成为一个完整的多功能表演厅,为剧团进一步探索环绕式互动表演创造了条件。
上海木偶剧团中庭北侧原有部分外租用房,在改造前已进行了收回。融入整个剧团功能后,将原先利用率低下的公共走道一并纳入,通过全面整合更新,公共区增加使用面积达630平米,增幅约30%,包括新增小剧场和小排练厅各一处。小剧场兼大排练厅,面积约150平米,作为本项目为剧团新辟的第二表演场所,可承担100名观众规模的小型演出。座椅均为活动形式,既可根据表演需要调整观演形式,平时也可移走作为剧团的大排练厅使用,改变原先部分演员只能利用办公区走道排练的尴尬处境。吊顶采用六角形的主题元素,结合了灯具吊杆,可适应不同方向的使用需求。厅中也同样设置了轨道与活动屏风,演出时屏风收拢与剧场吸声墙面融为一体,排练时则可展开成为整面镜面墙,极大地提升了利用率。小排练厅位于小剧场一侧,为节省空间与小剧场共用声闸,为日常小规模排练使用,兼顾报告厅功能。会议用座椅与小剧场共用,互为活动座椅暂存空间,做到了物尽其用。两个厅室可以快速在小剧场-小排练模式和大排练-报告厅模式间切换,且转换过程仅经由声闸,不会与外部空间发生互相干扰。由于楼面中心为中庭上空空间,两个演出场所距离较远,开放式走道和观众等候区呈环状平面,并出现南北两片开阔区。设计将南侧区域与主电梯厅、大剧场休息厅、茶座、服务台等一并整合,设计了木偶文化展示区,通过实物和多媒体演示手段,将剧团上百件珍贵道具和经典剧目再度呈现和演绎,获得了不俗的表现效果。北区则和原有的道具工作室、录音室等辅助功能区结合,创造了供青少年观演后和演员互动、参与手工、观摩道具制作等拓展活动的绝佳场所。
剧场建筑的公共区尤其是观众厅设计在剧场设计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和舞台工艺并列为剧场设计两大核心。对现有剧场进行更新升级往往比新建项目有更多的挑战,在此过程中,建筑师应大量地踏勘现场,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多地从观众感知和视角入手,以细节为抓手,结合新技术新材料,运用专业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中巧妙地排布,使每一寸演绎空间都得到充分演绎,真正在螺蛳壳里做出道场,做好道场,让剧迷心中的文化地标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