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智能系统助力智能建筑数字化升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28
/ 2

防雷智能系统助力智能建筑数字化升级

李晓晨

广州继善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设备联网、管理智能化,加快市政、建筑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与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及运维体系的建设。智能建筑数字化建设,无疑是建筑电气未来的核心发展方向。同样,作为建筑电气数字化建设与运营重要支撑的雷电防护行业,也开启了智能化革命的下半场。

关键词:防雷智能系统;智能建筑;数字化;

引言

智能化建筑不是新生事物,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日本就开始建设智能化建筑,并且有超过60%的建筑类型为智能化建筑,在建设内容上,智能化建筑更突出高效性、节能化及智能化,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水平。但是目前看,智能化建筑中电气施工仍然存在较多问题,比如整体水平不足、施工不规范、电气系统运行不达标等。

1系统主要研究内容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雷电灾害防御检测系统,依托物联网信息管理技术,将防雷检测对象纳入系统之中,切实提高防雷检测业务服务水平,实现防雷检测信息智能化、工作动态可视化和多源数据分析三大功能,有效推进气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以第三方地图平台为基础,利用图层叠加技术,将防雷安全日常管理信息与地理信息融合,实现可视化。通过基本视图标识,标注被检测对象地理位置,显示被检测对象基础资料和安全监管数据,对于到期没检测或存在安全隐患限期没整改的单位,标识点将闪烁,并有智能语音提示,同时将提醒信息发送到被检测对象手机端。系统可准确定位易燃易爆场所、学校医院等重点防雷单位及区域,通过现场检测人员上传的实时影像视频及各工作节点资料,详细了解该检测项目从开始检测,到整改及后续回访等一系列涉及防雷装置检测的工作。系统还包含后台数据管理、人员定位跟踪等模块,可实时同步各种信息,对检测状态、人员状态、工作状态的可视化监管和系统多样化数据进行分析,防雷检测更醒目、更高效。

2智能建筑智能化电气应用技术方案分析

2.1智能建筑电气系统数据平台的融合

SCADA系统集成、视频监控系统、在线监控系统、在真实的3D场景中创建大量数据的多维集中可视化、以设备为中心的操作、检索以及提高易用性以提高工作效率。所有相关数据都可以显示在单个平台上,以便于监控和操作整个场景、整个设备。基于设备的智能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例如,整个智能建筑中的许多设备可以立即看到3D全局站点(红色)主场景中的直接匹配、趋势分析、奇偶校验分析和警报,即使不再显示警告,设备也会闪烁红色,操作人员也可以查看和重置警告。

2.2在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安装中的应用

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是整个智能建筑设备安装的重中之重,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及时性、有效性是衡量智能建筑使用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为提升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的安装质量,需要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1)安装准备。对机柜安装的牢固性、水平度、垂直度等进行详细检查,保证机柜安装位置准确,所有紧固件都紧固后,再准备好需要安装的交换机,摆放到机柜附近便于搬运安装的位置。(2)拆包和配件安装。严格按照机柜中交换机的安装位置,提前在机柜上安装上挡板,交换机上安装自带的走线架和挂耳。(3)安装就位。安装机房核心交换机时,采用两人相互配合的方法抬起交换机,搬运到确定好的安装位置,调整前后位置,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后下放规定。(4)紧固。交换机安装完成后,检查安装位置的准确性,确认达标后紧固螺栓,将交换机和机柜连接成一个稳定的整体。(5)地线和电源线安装。将交换机随机附带的机壳接地线一端连接到专用的接地柱上,另一端需要进行良好接地。电源线的一端连接到电源插座上,另一端则安装到外部的供电电源上。(6)检查状态指示灯。交换机上电启动中需要检查交换机面板上各指示灯的情况,常亮为运行稳定性,闪烁或者不亮表示存在故障,需要及时调整。(7)开机运行检查。当交换机上电完成后,运行状态指示灯应该处于常亮状态,而当应用程序加载后,应该转变为闪烁状态。

2.3 故障诊断分析及简报

保护措施、开关服务信息以及SCADA系统收集的大量信息为您提供了一个系统故障响应链,这是一个故障分析流程,可以帮助调度程序和班次工人了解错误处理和开发流程。故障排除分析模块在收到启动分析结果之前筛选故障期间的警报,确定数据组合失败后的故障诊断,分析数据源,并根据保护链的原理依次分析操作警报和交换机操作保护信息。

3技术方法

3.1系统架构设计

(1)位置智能。防雷检测信息在WebGis上可视化显示,业务数据协同管理,地理位置可视化,管理高效、敏捷和精确,提升防雷检测效率。(2)账户安全。系统平台支持Https协议访问,平台提供了身份验证登录系统保护账户,用户密码采用安全性极高的BCrypt+Salt算法存储,杜绝密码原文泄漏。(3)数据安全。一是全部数据储存在政务云数据库上,采用多副本冗余方案和数据定期备份,具有99%以上的高安全性;二是数据传输安全,经过SSL协议加密通信,防止数据窃取和篡改。

3.2综合合理布线

建筑情报系统电缆应与可能造成电磁干扰的电气电缆、变压器和设备保持适当距离。该综合布线系统应根据选择合适电缆和电缆设备的环境条件,在金属通道或管道内布线,并网电气零件不应靠近激光防护装置屏蔽层。为建筑智能系统布线电缆时,应尽量减小电缆本身形成的电磁感应环的面积。

3.3系统功能实现

系统功能的实现有:查询功能(检测企业在地图上做标记)、监管分类(更加直观的企业分类)、到期预警(自动检测到期企业并提醒)、任务分派(在线工作任务分派系统)、项目监控(工作进度、项目进度、责任人进度查询管理)、定位监控(人员实时定位跟踪)、统计分析(被检测对象的数据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业务站点监管标注。实现Excel、API、PAD定位采集等快速网点标注热力图、分类、灯光图等10余种可视化方案标注属性、照片视频,多终端实时更新,同步百万级数据编辑管理,千万级数据秒级渲染。(2)业务片区划分。实现手动可选沿路画区海量位置,数据自动分区、合并、拆分、咬合,无缝隙,无重叠,并可自动载入行政区划图。(3)业务监控提醒。实现项目不达标预警提醒,业务状态变更预警时间到期提醒,新增或删除数据预警提醒,PAD+PC多终端实时监测业务变化情况提醒。(4)实时轨迹监控。实现人员车辆实时定位、电子区域提醒、轨迹数据自动纠偏、历史轨迹查询分析。(5)业务动态发布。实现检测记录、问题隐患、日志报告等各种业务动态图文随时发布,上报动态模板,自定义扩展,统计分析人员轨迹。(6)业务数据分析。实现格网分析、智能分区、聚类分析、插值分析、周边搜索、等时圈分析、地理编码、地理逆编码等,互联网+PAD端与PC端数据互联共享。

结束语

随着绿色城市建设的推进,绿色建筑智能系统的范围不断扩大,应用的技术工具和方法也越来越多。系统中大量微电子设备的性能较低,电压较低,遇到干扰,电涌较低,受雷击和电涌影响最大。系统中的智能设备通过遍布整个建筑物或建筑物的全面布线系统连接起来,很可能受到雷击的影响。现行的国家建筑检查技术规范标准(GB/t 21143-2015)是根据GB50057-2010建筑检查规定制定的,没有为探测建筑物中的排雷设备提供指导。根据GB50343-2012建筑电子反物质技术规范引入技术知识有助于提高智能建筑系统中排雷设备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本刊.防雷智能系统助力智能建筑数字化升级[J].建筑电气,2022,41(11):23.

[2]康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防雷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智能城市,2022,8(10):4-6.

[3]杨智勇.雷电防护技术在智能建筑的探讨[J].居业,2018(07):152+154.

[4]张婧芃.某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实现[D].齐鲁工业大学,2015.

[5]寇志伟.浅谈建筑智能信息系统防雷[J].科技与企业,2014(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