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 650031
摘要:从我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引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将中国现代化建构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进行有效衔接,既可以化解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困境,又可以联系实际,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发展。因此,着眼于当前发展课题,了解中国现代性追求的历史溯源,通过历史方位的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切入点,明确中国现代性建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现代性建构;具体策略
引言: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来讲,既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也使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快速迎接发展挑战,使中国现代性构建与相关理念的优化达到了相互统一的状态。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现代性追求曲折的发展历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重要驱动力,研究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因此,本文在探讨过程中,主要结合现代思想启蒙等相关内容,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基本发展动向,从而明确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基本要求。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论概述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研究内容,深入研究各项切入点,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有效研究: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分析
从历史进程研究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可以充分顺应中国现代化发展,可以在追赶现代化、优化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同时,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历史一同联系起来。在对现代思想和观念进行变革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起点任务方向的明确,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性。因此,要对我国现代性观念和历史方位进行全面反思,更好的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完善最新成果的巩固,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更加科学全面。
1.2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具体内涵要求
现代性建构是价值构建,而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事实展开的过程。现代性构建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来看,中国现代性建构体现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层面。但是,首要任务要了解政治性治理要求,要优化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从独立自主等相关角度出发,完善现代化民族自觉和民族启蒙。为了实现相关发展目标,要积极优化现代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以政治解放为重要的话语,加强政治、经济等全面建构体系的构建。在保障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构建全新的发展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具体研究
在对后续关键内容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不同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全新的解释。主要从启蒙发展等相关角度,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内容主要展现如下:
2.1中国语境下的现代性推动了中国现代思想启蒙
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中,通过战争的形式,打开了我们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被动的遭遇现代化发展。从转折点角度来看,通过军事较量,西方用战争的形式展现了西方文明,渗透我国现代化的巨大威慑力,重点展现了古老中国文明和现代西方文明的重要区别。在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遭遇灾难性的打击,产生了很多发展现代化的愿望。例如,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展现了现代建设的需求,很多仁人志士开展我国现代化的探索。
从发展历程角度来看,我国在革命发展时期经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探索过程。梁启超先生也对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进行了精准划分。第一时期主要为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从器物之中,感觉到自身发展中的不足。而到了第2个时期则是甲午战争到五四运动时期,从制度层面发现自身制度的缺憾。第3个阶段则是从五四运动之后,从文化层面感受到自身的不足。因此,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不断变革,充分认识了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长达10余年的中西文化论战之中,中国知识分子积极优化现代化意识。在现代思想启蒙之中,完善现代思想资源。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转化,既要把握精髓之处,也要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从社会主义发展角度出发,对时代的开放性、深刻的人性等相关特征进行分析。
罗荣渠先生曾经提出一些观点,指出,现代化这一观点虽然最早源于西方国家建设,但是从概念提出角度来看,却最早由中国提出。五四运动以后,在东西文化观念争论之中,已经偶然出现了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体现于科学化和民主化之中。从政治道德学术思想层面,了解科学、民主的重要奥妙。例如,胡适先生在《我们对于西洋文明的态度》等相关文章之中做了充分的阐述。他指出,西洋文明并不只是物质文明,而要从理想主义和精神文明角度出发,以西方方式对现代化观点进行有效展现。当前环境下,西方国家正在用坚船利炮推动鞭策我们科学民主建设。当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在实践之中不断总结的,要想推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行了解,应采取的方式和具体的意图。在把握现代化发展思路的同时,要着重明确发展重点。一方面,要拓展自然科学的基本根源。另一方面,要推动现代工业现代化建设。在此基础之上,对现代学术进行整合,通过现代生活思想的了解,对思想科学化建设进行全面把握。从原有的科学民主,进一步的延伸至工业化、科学化、合理化、社会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承担了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改善了人们革命时期的思想和发展理念,成就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汹涌的西潮冲击之下,我国变革自动化的完善了思想启蒙。例如,新文化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从强国、富民等实用价值,考虑现代化这一新型名词。在对全新的认识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争论等相关角度出发,理性化的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当然,中国现代思想认识层面也存在一些弱点,还需在不断探索之中,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当中的曲折历程。
2.2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历史方位
从现代化运动发展角度来看,我国整体的发展是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而被迫启动的。因此,中国现代化发展首先要完善政治性的建设任务。为实现一定发展目标,结合马克思主义新型思想,要将西方历史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条件。但是,这又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因此,从知识界、思想界就放弃了模仿西方的资本主义。马克思在晚年也关注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三观问题,使东方社会主义理论发展有更加坚实的基础。例如,俄国10月革命的成立,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建设有了更加丰富的衔接关键点。虽然社会主义国家总体落后西方国家,但是可以通过政治实践的现代整合,了解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联系。通过革命手段,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利用国家政权,促进社会生产力的科学发展。因此,在红色政权条件之下,积极导入现代性问题,可以对不同视角之下现代社会的新路径进行有效开拓。例如,中国比俄国更为落后,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革命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二次革命理论。因此,要从首创精神、革命实质等相关角度,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失败教训。通过历史路径的分析,可以看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紧密结合,可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由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整体的转变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确立现代化发展主题之后,我国积极探讨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的途径。在革命成功之后,新中国的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在转变发展思想的同时,就要明确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问题。在抉择现代化、西方化等基本细节的同时,要了解我国发展的基本路径。一方面,不能因为反对西方化而反对现代化。另一方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要结合中国发展需求,促进世界文明进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过程中,我国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发展任务与世界体系的建设都有了一定的融合。在推动世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发展形态和实现方式,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越性,逐步吸取资本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更加完善的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空间。从近代发展历史分析中可以看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应结合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自觉地认识到社会对发展的要求,并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历史发展的具体空间。尤其是要提高认识,积累经验,从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更加深入。
三、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具体路径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讲,其基本理念更好的指导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我国实际国情,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角度出发,完善各维度的科学建设。在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等基本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开启要求等相关角度入手,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阐述,从而使课题内容研究更加深入广泛具体。主要表现如下:
3.1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开启
目前,我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发展体系,全面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在相关模式指引之下,明确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在迷茫彷徨的关键时期,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和发展途径,开辟了全新的发展道路。通过改革开放,结合我国国情,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总结了较多发展经验。在过去发展中,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有着一定的认知错误,认为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而没有从中国实际出发,对标准模式进行修正,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截然对立的。在这种情形之下,就无法真正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讨论,多种思想的发展都体现了社会生产的进步。从本质上,为了保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积极解放生产力,注重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有效结合,可以拓展资金、技术、政策、管理经验等相关资源,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更加科学全面。
当然,在全新的建构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指导原则作用十分全面,可以充分汲取毛泽东对于传统文化的哲学内容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管理理念,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内容,拓展社会生产力等相关理论。在培养四有新人的同时,可以融入现代科学教育思想和法治思想,使传统哲学中的矛盾均衡意识更加有现代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突破现代化建设的种种屏障,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科学技术发展等相关角度出发,巩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更加精准的凝聚了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基本追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复制马克思主义共产理论形态,而是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形态,更好的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更好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3.2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具体表现
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会暴露一些问题。为了修正问题,提升现代管理要求,结合当前发展需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内容进行深入研读是十分重要的。为实现良好发展目标,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2.1完善现代性的培育
在对中国现代性培育工作进行推进的过程中,要结合眼前发展需求,从现代抉择角度入手,对现代性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育,对实际发展中的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对社会治理问题、资本形成问题、现代化矛盾的感情问题进行有效分析。从问题情境入手,具体的对实际发展中的矛盾问题进行谋划分析,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混乱。
3.2.2要直视问题,避免遮盖中国发展问题
在对整体的管理过程进行拓展的过程中,也要对批判性话语进行全面了解总结。一来,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警惕西方不良思想。二来,要构建维护民主政治的合理秩序,在汲取西方现代文明营养的同时,保证民族国家建设的平等性。例如,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提供平等交流的平台和机会,更好的强调人际平等。
3.2.3注重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一个层面的内容,我们主要探索的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路径。要了解现代化发展模式的具体形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解释各项秩序的同时,要明确现代模式的多元化事实。根据当前发展需求,了解现代化道路当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认真分析已经步入现代化国家的相关经验,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充分体现于各项制度传统建设之中。例如,结合我国特殊国情,更好的对一国两制等相关制度进行有效完善,从而在强化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同时,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念的应用水平。
结束语:综合以上内容分析,目前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国的健康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为提升中国现代性建构水平,从多元化角度出发,整合相关理论思想,明确我国社会发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在未来建设过程中,我国还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了解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从而在全面建构中国现代化发展路线的同时,创新形成新发展思想而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翟雁翔,贾利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分析[J].学理论,2021(06):19-21.
[2]孙璐.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20(03):154-161.
[3]刘剑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人民论坛,2017(16):120-121.DOI:10.16619/j.cnki.rmlt.2017.16.054.
[4]宋芮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商业故事,2016(06):114-115.
[5]马瑞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环球人文地理,2014(14):284.
[6]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01):16-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