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第三初级中学 461670
摘要:人们总将老师比喻为勤劳的园丁,他们在太阳下发光并引导学生砥砺前行,是学生成长途中的引路人,照亮了学生前行的方向。作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教书育是责任,也是使命,更是对师德师风的一种崇高评价。班主任是教育工作体系中的关键人物,其整体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角色与地位也面临着新的考验,要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的优良品格,帮助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中小学;层级式治理体系
中途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良好的师德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而良好的师德师风舆论环境是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之一。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生活,大量未经证实、充满情绪指向的似是而非的信息和新闻通过媒体在公众间广泛传播,对中小学教师的形象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有损尊师重教风尚。
1 新时代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教师肩负着传递先进思想的重任,是执政党的坚强支持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实践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这就需要教师们利用好课堂平台和校园矩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赞美中国精神。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供了根本保证。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有着更新、更高的标准。教师是教育队伍的中流砥柱,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育事业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以回应广大家长、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广大家长、人民群众在教育中体会到幸福感和获得感。
2 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实践困境
2.1 缺乏顶层设计,措施相对零散
根据伦理道德的本质和学校师德师风发展的现状进行有针对、有重点的系统谋划,制订切实可行的一体化师德师风建设总体方案,是克服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内容随机、措施零散的必由之路。某种程度上,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顶层设计可以视为衡量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成效的重要维度。然而,随着工具理性向教育领域的渗透,仍有部分学校将师德师风视为学校建设的“软指标”,在实际工作中将师德师风建设居于次要地位; 还有一些学校虽认识到了师德师风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意义,但囿于其有限的人力与财力,无力构建系统完备的建设方案。
2.2 教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重科轻学、重研轻教, 计较得失、安于现状, 投入不足、关心不够。个别教师仍存在缺乏敬业精神、不能做到言传身教、对学生不够关心的问题,也有教学方法呆板单一、教学内容更新不够等问题。还有在岗中小学教师违规进行有偿补课等问题,教育部多次曝光仍屡禁不止。
2.3 评价收效甚微,背离评价初衷
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量化取向的评价能够突破时空局限,操作简便易行,其结果往往能够满足人们对科学性和精确性的追求。然而师德评价具有复杂性与过程性,仅凭主观印象为师德状况打分,就会将教书育人的复杂过程和教师崇高的道德行为简化为冷冰冰的数字,将教师丰富的道德动机和道德情感排除在外,其结果难以反映真实的师德状况。加之一些学校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等个人利益挂钩,个别教师为了获取名利,而去拉拢同事、讨好学生,由此得到的评价结果不但难以反映真实的师德状况,反而会异化为学生钳制教师的筹码、学校管理教师的工具,与师德评价的初衷背道而驰。
3 师德师风建设的优化路径
3.1 保持沟通,即时有效反馈
社会公众之所以轻信媒体的假新闻,夸张偏颇地表达自己的诉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想法无法在真实生活中与权力拥有者(学校或教师)交流,相关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应对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困境,还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在日常管理中重视学生、家长与社会公众对师德师风的信息反馈,正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教师问题并及时处理,不因名誉考虑偏袒教师。以教育部公布的典型教师失德失范案例为参照,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起教师失德失范事件,而不仅是在舆论发酵后的“绝不姑息”和“零容忍”。具体而言,学校应重视日常生活中多方力量对中小学师德师风的监督,设立学校维权渠道,鼓励学生、家长、社会积极参与,学校在接收到问题时要积极解决并公布处理过程,保证学生和家长能了解事件处理的内容和进程;同时,在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广开言路,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各种公共传媒,让各方能够充分了解学校在教师管理中的机制做法,进言献策于日常教师管理制度的构建,保障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各方都能民主地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
3.2 加强环境建设
建设良好的法治环境。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仅是广大教师自身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强化权利保护,维护教师职业尊严。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职权,研究出台教师惩戒权办法。学校和相关部门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对无过错但客观上发生学生意外伤害的,教师依法不承担责任。相信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教师的权益会不断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这为教师安心从教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3.3 着力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一是要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引导教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拥护者和行动者。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监督督查作用和凝聚全体师生的基础作用,并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党支部日常的教育教学及监督服务等工作充分结合,推动二者共同前行。二是要狠抓落实教职工政治思想学习制度,注重加强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将重要教育政策理论知识同教育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引导广大教师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使命根植思想、形成自觉,不断增强从业道德和工作职责。
3.4 健全保障体系,弘扬尊师重道传统
第一,强化物质保障。将师德建设与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为广大教师争取政策和资源,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办公环境,提高教师待遇。第二,强化地位提升。人际关系与师德发展一脉相连。融洽的师生关系、友爱的同事关系、来自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尊重是教师自我实现的不竭动力。为此,学校强化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每年教师节开展“问候老师”主题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表白板”,让他们书写心中的敬仰之情; 学校还将西方的感恩节设为学校的班主任节,组织各班班干部集思广益,表达对班主任的感激之情。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从教师思想政治入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营造尊敬师长、注重教学的良好氛围,激发教师师德建设的主体意识,为师德建设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以师德师风建设水平的提升,为深入推进育人方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曾汶婷.中小学教师专业自主权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4):13-17.
[2] 姚本斌,吴润田,刘志超.新时期下班主任的师德修养与师风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16(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