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1

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

赵琴

达川区人民医院 635000


动脉瘤介入治疗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手术;动脉瘤介入治疗是指血管介入治疗是在X线监视下,在诊断性血管造影的基础上利用导管技术作各种治疗的措施。科学护理,实现患者康复进程,远离疾病困扰。

1、心理干预

避免情绪激动,由各种活动及情绪激动所引起的血压波动是诱发动脉瘤破裂的重要原因;因为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小动脉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可诱发脑出血。由于脑动脉瘤疾病患者起病急,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语言等功能受到严重障碍,加之患者及家属对血管内介入治疗不了解,担心手术及治疗效果,介入治疗费用高,担心会长期卧床、偏瘫、失语等,护士应耐心、细致对患者介绍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目的及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加强对治疗的信心,争取在最佳时机接受介人治疗。对家属应详细说明手术目的,结果及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取得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了解和对手术选择的同意。

2、术前的准备工作

患者入院后,应对其病情进行正确评估。叮嘱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持病房环境的安静,以免对患者造成刺激;做好保暖工作,预防感冒。同时,还要结合患者实际,遵医嘱对其进行脱水降颅压、抗血管痉挛及调控血压等对症治疗。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准备腹股沟与会阴皮肤,并进行碘过敏与抗生素试验,建立静脉通道,完善各种术前麻醉工作等。

3、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显露穿刺部位,并给予常规消毒铺巾,实行无菌操作。取患者平卧位,在其枕下置头圈将头部固定,头部应比心脏水平略高,这样有利于降低静脉压与瘤内动脉压。注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适当进行氧气吸入治疗。对治疗所需的肝素用量、时间进行详细记录,并保持对患者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灯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发现过敏反应,应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若出现血栓塞等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对其进行DSA、CT检查,甚至是溶栓治疗。

4、术后护理

⑴对病情进行密切观察

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保持对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运动及语言功能的密切观察,并认真记录好24小时出入量与引流量。一旦发现异常,应即刻告诉医生,以免及时作出处理。静脉泵入尼膜地平1~8ml/h,这样不但对脑血管痉挛具有预防与治疗作用,还能有效调控血压。对输液量、速度进行严格监控,并注意保持水、酸碱及电解质平衡。

⑵基础护理

术后,让患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时而转换体位,以免肢体发生强直、变形,还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检查患者穿刺处是否渗血;给予适当的口腔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免发生感染;适时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保证营养的充足;遵医嘱给予患者2片果导,每天1次;若出现便秘现象,可给予缓泻剂、低压灌肠,并练习床上排便。若患者存在肢体障碍,护理人员可协助其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3)疼痛护理

由于介入后患者需要严格卧床24小时,且穿刺肢体需处于伸直、制动、平卧位状态,可给予患侧翻身60度,或向健侧翻身20-30度,交替更换体位,保持髋关节伸直,小腿可弯曲,健侧下肢自由屈伸,并随时按摩受压部位,以减轻患者痛苦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出现,一是脑血管痉挛,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短暂意识障碍、肌力下降等,多发生在术后12-24小时内,可遵医嘱给予抗血管痉挛药物治疗。二是动脉瘤破裂出血,这是血管内栓塞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术后严密监测血压24-72小时,避免一切引起血压骤升的因素。保持大便通畅,及时发现瘤体破裂先兆征象,做好急诊开颅手术各项准备工作。三是脑梗死,若出现一侧肢体无力,则怀疑为脑梗死,经CT确诊后遵医嘱加强抗凝、扩容治疗,恢复肢体功能。

5、健康指导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禁烟、禁酒,忌禁食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持营养结构的合理性与大便的通畅;建议患者尽量禁食一些清淡、含有丰富粗纤维、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便秘;叮嘱患者定期复诊,以随时掌握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就诊。

近年来,介入栓塞在法在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治愈率也显著增高。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介入治疗的效果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认真完成各个时期的护理工作,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与术后护理,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