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应急处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应急处置

刘宏丽

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    100023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以及针对该情况采取的临床护理应急处理措施。  方法从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中选取确诊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31例,为研究组;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3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各项指标和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病例数差异和BMI指数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和BMI是肿瘤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可使用Padua风险评分表进行评估,进而提供更优质的临床护理方案。

【关键词】肿瘤内科;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临床护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由于静脉内的血液出现非正常凝固的情况导致血管被堵塞,血液循环不可以正常进行而形成的病症[1]。根据资料显示,该疾病是肿瘤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的高风险事件,需要采取血栓预防措施,对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2]。因此,本次研究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肿瘤内科患者中选取确诊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31例,为研究组;非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31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类型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一般资料完整;②以往没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排除:应用抗凝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

1.2方法

首先,分别统计所有患者的吸烟史、BMI、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指标,收集其临床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并进行Padua评分,进而分析其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针对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应急处置具体方法如下:

  1. 为疑似肺血栓栓塞、外周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急性休克和心搏骤停患者进行专家会诊。
  2. 针对下肢静脉血栓者,卧床时,护理人员抬高其患肢,并使用弹力袜保护其下肢静脉,针对肺血栓栓塞急性期患者,为了避免血栓脱落并进行持续的吸氧和心电监护,护理人员应监督其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定时观察其是否出现胸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
  3. 心理护理以及对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前者缓解其对治疗的恐惧,提高对治疗结果的信心;后者通过对治疗后患者具体情况的观察,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治疗过程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1.3 疗效标准

    首先,对两组肿瘤患者的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静脉曲张、BMI等单项因素进行比较。其次,分别对两组肿瘤患者进行Padua评分,各项目分值1到3分,包括近期外科手术或创伤、年龄、心脏或呼吸衰竭、急性感染或风湿性疾病、肥胖和激素治疗等项目,大于4分为高危,0到3分为低危。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单项因素分析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有吸烟史的患者分别有22例和25例,高血压患者分别有7例和8例,糖尿病患者分别有4例和3例,以上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χ2=0.314、0.532、0.316,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心功能不全的病例数分别为9例和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数为13例和4例,BMI(kg / m2)指标分别为25.01±2.79和21.92±2.03,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χ2=4.029、3.031、7.041,P=0.032、0.027、0.001)。

2.2 Padua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Padua评分≥4分的病例数分别为21例和7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11.937,P=0.001)。

  1. 讨论

肿瘤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情况较为多发,且容易导致其死亡,其中,接受药物治疗和住院治疗的患者发生该疾病的情况更为突出[3]。因此,本次研究是针对该类患者人群而开展,观察其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其中,研究组和对照组在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BMI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有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组进行观察可得知,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增加出血风险和纤溶活性;因炎症因子和高凝状态的差异,心力衰竭患者有4%到26%的可能性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BMI指数的增加意味着脂肪细胞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产生了影响,或血小板数目增加等情况导致了血栓形成。表明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和BMI指数会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产生影响,是导致该疾病形成的危险因素。且根据Padua评分显示,研究组超过4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因此,掌握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后,需为其进一步采取护理应急处理措施,如专家会诊、监督其作息、针对性给予护理服务等,以便预防疾病对机体产生损害。

综上所述,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功能和BMI是肿瘤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在Padua评分的帮助下,及时采用相应的护理应急措施是改善预后效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易晓平,张冉,郭红等.颅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2,29(10):35-39.

[2]周水阳,陆翠,朱锐锋等.恶性血液肿瘤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贵州医药,2021,45(04):568-569.

[3]谢瑞杰,陈仕鹏,李俊明,陆卓莉,曹利娟,刘代华.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05):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