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阳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41400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9~2021.9月于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CT增强扫描的造影剂外渗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方法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CT检查已成为临床十分常用的一种诊断方式,CT增强扫描是一种采用血管内造影剂的扫描技术,能够有效增加组织对比度,提高器官与病灶的清晰度,进而有效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增强扫描采用的造影剂需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入,注射时形成较大压力,速度较快,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因素导致血管耐受性不佳,极易导致造影剂外渗,引发疼痛、淤血等不良反应,不但影响检查结果,还会导致患者的痛苦增加,极易引发医患纠纷[1]。因此,检查阶段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以减少造影剂外渗的发生。基于此,本研究对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及护理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
研究对象为2020.9~2021.9月于我院接受CT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女例数为23例和17例,年龄区间34-75岁,平均(50.24±8.03)岁;观察组男、女例数为25例和15例,年龄区间33-75岁,平均(50.71±8.25)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用于比较分析。
1.2方法
入院后询问患者病史,收集患者临床治疗,检查前进行碘过敏试验,明确无过敏反应后进行增强扫描。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询问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等,进行健康教育,如果发生造影剂外渗情况,及时停止注射,明确外渗原因,通过冷敷的方法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观察组: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1)检查前详细了解患者情况,明确造影剂外渗高危人群,加强重视,如果四肢血管均不适合穿刺,可采取颈静脉穿刺方法,注射造影剂应减缓推注速度,保持在2~3ml/s,可对造影剂进行加温处理,加温至37℃,减少其粘稠度。(2)加强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增强扫描相关注意事项,使其认识到检查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采取心理疏导措施,避免负面情绪影响检查。(3)加强环境,合理调节室温。注射前保证血管通路及注射器通畅,可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减少外渗风险。(4)注射时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试推浓度为0.9%的30mL生理盐水,观察是否存在外渗情况,无外渗推注造影剂,规范操作,穿刺时针头和皮肤保持15~30°夹角,减少穿刺次数,严密观察患者情况,存在不适及时进行处理。(5)发生外渗情况后,应及时拔出留置针,将患肢抬高,安抚患者,外渗量较少可采用冰袋冷敷,如果外渗量较大,应进行引流处理。
1.3 观察指标
(1)两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进行比较,造影剂外渗评估标准:轻度:外渗量低于20ml;中度:外渗量为20-50ml;高度:外渗量超过50ml。(2)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护理满意度,满分100分,其中满意(≥80分)、一般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造影剂外渗率对比 [n(%)]
组别 | 例数 | 轻度 | 中度 | 重度 | 发生率 |
观察组 | 40 | 1(2.50) | 0 | 0 | 1(2.50) |
对照组 | 40 | 4(10.00) | 2(5.00) | 1(2.50) | 7(17.50) |
x2 | 8.832 | ||||
P | <0.05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组别 | 例数 | 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度 |
观察组 | 40 | 27(67.50) | 12(30.00) | 1(2.50) | 39(97.50) |
对照组 | 40 | 13(32.50) | 19(47.50) | 8(20.00) | 32(80.00) |
x2 | 5.193 | ||||
P | <0.05 |
CT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十分常见,渗入皮下间隙多会导致微循环血管痉挛,导致组织液渗出加重,局部压力增强,细胞内外渗透压严重失衡,组织受损严重,进而导致肿胀、疼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因此,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造影剂外渗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能够及时明确外渗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护理,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缓解其负面情绪;在检查时,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提前对造影剂加热,降低其阻力,确保其顺利推注,有助于减少外渗的发生[3]。
综上所述,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CT增强扫描的造影剂外渗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雪梅,钟雪君,许东杏. 精细化护理对预防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5):123-125.
[2] 李彩娟,金培英,周庆,等. 增强CT检查造影剂外渗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1,42(6):510-513.
[3] 冯春燕, 张喆, 谷爽. 调查增强CT检查患者造影剂外渗的主要因素和预防护理对策[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1,7(1):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