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式护理对干预在校青少年抑郁症效果评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2

引导式护理对干预在校青少年抑郁症效果评定

安玉琼1 ,张万慧1 ,蒋璐2 ,杨素芝1

1.保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2.保山市人民医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分析引导式护理用于在校青少年抑郁症的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本科接诊在校青少年抑郁症病人(n=62)进行随机分组,试验和对照组各31人,前者采取引导式护理,后者行常规护理。对比SAS评分等指标。结果:关于SD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42.13±3.28)分,和对照组数据(47.59±4.19)分相比更低(P<0.05)。关于sf-36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87.42±3.05)分,和对照组数据(81.58±4.26)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在校青少年抑郁症用引导式护理,抑郁情绪缓解更为迅速,生活质量改善更加明显。

【关键抑郁症;生活质量;在校青少年;引导式护理

    临床上,抑郁症十分常见,以抑郁障碍等为主要病理特征,并能引起兴趣减退与情绪低落等症状,可损害病人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需要积极的干预[1]。本文选取62名在校青少年抑郁症病人(2020年12月-2022年11月),着重分析引导式护理用于在校青少年抑郁症的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12月-2022年11月本科接诊在校青少年抑郁症病人62名,随机分2组。试验组31人中:女性15人,男性16人,年纪范围14-18岁,均值达到(16.21±1.85)岁。对照组31人中:女性14人,男性17人,年纪范围13-18岁,均值达到(16.05±1.93)岁。纳入标准:(1)病人非过敏体质;(2)病人或家属对研究知情。排除标准[2]:(1)恶性肿瘤者;(2)中途退出研究者;(3)全身感染者;(4)传染病者;(5)肝肾功能不全者。2组年纪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常规护理:用药指导、检查协助与注意事项告知等。试验组配合引导式护理:(1)采集病人基本信息,评估病人与家属对抑郁症的认知程度,了解病人学习动态与心理状态等,同时为病人制定健康档案。开展护理会议,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完善护理方案。(2)定期组织病人与家属开展健康讲座,并用简明的语言,配以图片或短视频,为病人和家属讲述抑郁症的知识,介绍治疗流程与目的。积极解答病人与家属的提问,打消他们的顾虑。嘱告诉病人药物的名称、禁忌、作用和用法,病人一定要规律用药,千万不能擅自停药,也不能随意调整用药量,以免影响病情控制的效果。(3)每周末对病人进行1次随访,了解其学习与康复情况,同时向病人提供心理、生活与运动等方面的指导。随访时,护士要主动与病人交谈,并正向引导病人宣泄出心中的情绪。保护病人隐私,帮助病人解决心理问题。建议病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下棋、插花、阅读或弹琴等,目的在于陶冶情操,转移病人注意力,减轻病人痛苦。教会病人如何稳定心态,包括冥想与倾诉。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指导其做适量的体育运动,如:慢跑、打乒乓球与快走等,30min/次,每周4-5次。每个月组织病人开展1次病友交流会,鼓励病人在会上发言,嘱病人多和其它病友交流,以起到互相激励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病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1.3 评价指标

1.3.1 用SDS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抑郁情绪:总分80。低于50分,无抑郁情绪。高于50分,有抑郁情绪,得分越高,抑郁情绪越严重。

1.3.2 选择sf-36量表评估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有精神活力、社会功能和心理职能等内容,总分100。得分和生活质量两者间的关系: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3.0处理数据,t作用是:检验计量资料,其表现形式是(),χ2作用是:检验计数资料,其表现形式是[n(%)]。P<0.05,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抑郁情绪分析

至于SDS评分:尚未干预时,2组数据之间呈现出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的抑郁情绪更轻(P<0.05)。如表1。

表1 SDS评估结果表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组

31

60.29±5.26

42.13±3.28

对照组

31

60.01±5.48

47.59±4.19

t

0.1853

4.2648

P

0.1791

0.0000

  2.2 生活质量分析

至于sf-36评分这个指标:尚未干预时,2组数据之间呈现出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干预结束时:试验组的生活质量更好(P<0.05)。如表2。

表2 sf-36评估结果表 (分,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试验组

31

58.46±4.93

87.42±3.05

对照组

31

59.12±5.07

81.58±4.26

t

0.1934

6.1347

P

0.1632

0.0000

3 讨论

对青少年来说,其心思比较敏感,且其人生观、社会观与价值观也在从幼稚逐渐过渡到成熟期,使得其更易受挫折和困难的影响而出现负面情绪,进而增加了其发生抑郁症的几率

[3,4]。引导式护理乃新型的护理方式,涵盖了“以人为本”这种理念,可从心理、运动与认知等方面出发,引导病人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并能消除病人的负性心理,帮助病人重建良好的社会关系,以促进病人康复进程,改善病人预后[5]。本研究,至于SDS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至于sf-36评分: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比对照组高(P<0.05)。

综上,在校青少年抑郁症用引导式护理,病人的预后更好,抑郁情绪缓解也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 引导式护理对干预在校青少年抑郁症效果评定[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91-93.

[2] 陆玛丽,周丽君,唐秋菊,等. 叙事护理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 叙事医学,2022,5(4):255-260.

[3] 郭盼盼. 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基础下的临床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影响[J]. 辽宁医学杂志,2021,35(1):78-81.

[4] 王正华,杨汉臣. 盐酸舍曲林联合医护一体化护理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1,5(18):138-141.

[5] 王婷. 护理干预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21,7(1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