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中医医院 066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清热除湿汤联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清热除湿汤联合拔罐放血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皮损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干预后,观察组在皮损程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清热除湿汤联合拔罐放血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皮损程度,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清热除湿汤;拔罐放血;激素依赖性皮炎;皮损程度;治疗有效率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又被称为类固醇皮炎,其属于相对常见的皮肤病,中青年女性属于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高发群体,由于皮损部位大多集中于患者面部,在影响患者生理健康的同时,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2]。有学者指出,激素依赖性皮炎主要是由于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对于外用激素的把控不够准确,过度的使用外用激素则对使得原发皮损对于激素产生依赖性,饥饿难忍造成皮肤的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失调、痤疮等方面的症状。中医方面则认为,激素的依赖性是由于禀赋不足,皮毛腠理不密,湿热内蕴、扶手辛热之毒,久之不去,内外合邪聚成湿毒,并认为其属于药毒的范畴[3-4]。本不断提升对于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本文将选取于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究分析清热除湿汤联合拔罐放血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详情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序列数为基础,采用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中:患者共60理,其中男性患者共26例,女性患者共34例,年龄为:17-51岁,平均年龄为:(29.43±2.14)岁,病程为:3-17个月,平均病程为:(5.14±1.30)个月。观察组中:患者共60理,其中男性患者共22例,女性患者共38例,年龄为:17-52岁,平均年龄为:(29.50±2.21)岁,病程为:3-16个月,平均病程为:(5.22±1.08)个月。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均已同意参与本次研究;②本次研究经本院审核通过。③经诊断确认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均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
排除标准:①中途退出本次研究的患者;②精神异常、沟通障碍、配合度低的患者;③存在肝、肾造血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类型的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模式进行干预:予以患者湿毒清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45021731;生产企业:广西玉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口服,每日三次,每次3粒,同时予以患者夫西地酸乳膏(批准文号:HC20090034;生产企业:澳美制药厂),均匀涂抹于患者皮损部位,每日两次,药物实际使用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1.2.2观察组方法
①予以患者拔罐放血:选取患者背部膀胱经两侧肺俞、心俞、脾俞、隔俞等,引导患者取俯卧位,对患者皮肤、三棱针以及罐体进行消毒处理后,采用三棱针进行穴位的点刺,以微微出血为毒,后予以患者拔罐,留罐时间控制为15-20min。
②同时予以患者清热除湿汤,清热除湿汤组方为:荆芥8g、防风8g、蝉衣8g、僵蚕8g、牛蒡子10g、石膏18g,知母10g、野菊花13g、蒲公英13g、苦参8、白藓皮13g、丹皮10g,生地13g,当归15g、生甘草4g。采用中药煎水的方式进行处理,每日1剂,分2次进行服用。
1.3观察指标
经治疗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皮损程度以及治疗有效率。皮损程度采用皮损程度积分进行表示,分数越高患者皮损程度越为严重。治疗有效率分为三个评价指标,分布为,有效:患者皮损部位全部消退,相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患者皮损部位以及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患者皮损部位以及相关临床症状未出现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有效例数以及显效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占比;数据均由研究期间收集整理得出。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观察组皮损程度
经治疗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皮损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所示:
对照组治疗前的皮损程度评分为:(7.51±1.32)分;观察组治疗前的皮损程度评分为:(7.60±1.38)分;其中t=0.333,P=0.740。
对照组治疗一周后的皮损程度积分为:(6.80±1.53)分;观察组治疗一周后的皮损程度积分为:(4.39±1.48)分;其中t=8.006,P=0.001。
对照组治疗两周后的皮损程度积分为:(4.59±1.75)分;观察组治疗两周后的皮损程度积分为:(2.22±1.10)分;其中t=8.018,P=0.001。
对照组治疗三个月后的皮损程度积分为:(2.50±0.95)分;观察组治疗三个月后的皮损程度积分为:(1.12±0.96)分;其中t=7.225,P=0.001。
2.2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经治疗干预后,对比分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下所示:
表1 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例,(%)]
组别 | 例数 | 有效 | 显效 | 无效 | 治疗有效率 |
对照组 | 60 | 23 | 24 | 13 | 78.33% |
观察组 | 60 | 36 | 21 | 3 | 95.00% |
χ2 | - | - | - | - | 7.212 |
P | - | - | - | - | 0.007 |
3.讨论
现阶段对于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其与皮质激素所引发的皮肤萎缩存在一定的联系,主要是由于皮肤萎缩所导致的角质层变薄,真皮乳头出现蜕变,使得患者皮肤防止水分散失的屏障出现损伤,进而使得其皮肤产生相应的炎症。中医认为皮质类固醇激素属于助阳生热的类型,据相关文献记载,类固醇激素久用伤阴耗血,损伤脉络,影响津血输布运行使肌肤失养而致。其所产生的各类症状均与来自于外界的风、热、湿毒邪存在一定的联系。因而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以清热凉血、祛湿止痒的治疗思路为主[5-6]。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清热除湿汤对患者进行干预,其中的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效果,将其应用于麻疹,风疹以及疮疡初起等症状的治疗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防风同样有着祛风解表的功效,同时其能够胜湿止痛,通常可用于外感表证,风疹瘙痒等症状的干预。蝉衣性凉,具有疏散风热的效果,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等症状的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僵蚕的主要功效为息风止痉,祛风止痛。牛蒡子能够起到优良的疏散风热、解毒透疹,以及消肿疗疮的效果。知母、蒲公英以及野菊花同样用于清热泻火。丹皮具有优良的抗炎、抗菌效果,用于皮炎的治疗能够取得优良的疗效。苦参可用于皮肤瘙痒,疥癣麻风等症状的治疗。白藓皮用于治风热疮毒具有卓越的疗效。生地具有优良的清热凉血以及清热生津的效果。当归能够活血补血。生甘草则具有清热解毒,以及调和诸药的效果,能够有效的调节药物的毒性以及烈性,同时用于痈肿疮毒等症状的治疗能够取得优良的效果[7-8]。
综上所述,在对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清热除湿汤联合拔罐放血的治疗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皮损程度,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本文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关吉利,孔珍珍,刘春保.自拟凉血消风散联合盐酸西替利嗪对面部急性期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08):1255-1258.
[2]杨蒙.龙胆泻肝汤加味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22,44(05):40-42.
[3]宫安明.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外用药物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09):27-30.DOI:10.14033/j.cnki.cfmr.2022.09.008.
[4]彭亮,牟双梦,杨凤超.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评价[J].中国美容医学,2022,31(01):72-75.
[5]胡晨,徐爱琴,李伶华,李琴,杨小荷.加味白虎汤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1,13(05):316-317+320.
[6]陈婧婧,严莉.化斑解毒汤联合局部刺络拔罐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08):1533-1537.DOI:10.13935/j.cnki.sjzx.210831.
[7]朱雅楠. 解热祛毒汤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21.DOI:10.27127/d.cnki.ghlzu.2021.000140.
[8]徐桂萍.疏风清热汤联合心理疗法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J].心理月刊,2021,16(10):72-73.DOI:10.19738/j.cnki.psy.2021.1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