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3
/ 3

环保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探讨

黄健,王璐

湖南兴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湖南宏晟管家式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在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已经成为衡量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由于改革开放前期,我国一直致力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提升,没有及时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们生活和健康的重大影响,从而造成了难以挽回的环境损失。目前,生态城市建设形势已经形成,而深化环境工程建设,是有效改善城市环境问题,合理构建生态城市的重要举措。因此,迫切需要客观分析环境工程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并探讨生态城市环境工程建设的应用途径与应用策略。本文主要探讨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运用,旨在促进生态城市的绿色建设。

关键词:环保工程;生态城市;应用

引言

生态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和艰难的进程,同时生态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而环保工程就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最关键的工程项目之一。环保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城市一系列的因经济社会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大力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建设水平。环保工程的完善也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与环境方针。

1 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在进入到生态文明阶段。在农业文明过程中,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要直接从大自然中获取。虽然当时人类活动对大自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大自然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那时环保问题并不突出。然而,在人类走进工业文明之后,由于对各种资源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并且这些污染和破坏已经难以消除。如果人类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好,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所以,在人类进入到新的文明阶段之后,必须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人类必须对大自然有足够的敬畏,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切实做好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2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1)生态城市可以有效地保证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平衡的破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因此,有必要不断提高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下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生态城市建设也需科学合理地应用绿色可持续资源。针对传统城市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要引导其进行技术革新,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对需要硬性排放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坚持采取“治理在前,排放在后”的生产原则。3)城市居民有良好的综合素养,能够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城市生态的可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大批农村居民涌入城市,文化、风俗及贫富差距导致了城市居民在城镇生活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化,人际关系变得逐渐冷淡,增加了城镇居民生活与工作的不安定性 。因此,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基于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之间居民的情感诉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

3 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3.1 生态城市建设对社会和谐具有促进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生态城市的建设既耗时又耗力,又有高度的合理性,根据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建设需要调整其工作任务,不仅是保证社会经济全面增长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种弊端的出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建设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实施各项工作,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2 资源与环境的要求

各种资源都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耗费大量的资源,对那些难以再生的资源也不可无节制的利用,因为一旦人们无节制地滥用和开发不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而造成了资源的严重匮乏,这不但对人们而言是一个灾难性结果,对自然生态环境来说也是十分恶劣的影响。一些城市花费了较高的环境治理经费来为当年对自然环境损害来买单,并且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和过程才有成效,所以对资源的节约与循环使用以及生态城市的建立都是十分必要的。

3.3 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进程中,重要的是民生工程,而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则是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建立节约型社会、绿色环境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当,给大气质量和水资源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给广大居民的生产和居住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这与城市化进程、保护环境、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目前,城市建设工作中,环境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环保,不要把因果倒置,更不能先污染再治理。这是生态城市所要遵循的准则和所能发挥的价值。

4 环境工程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困境

4.1 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匮乏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维护力量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环保工作开始深化到各行业的发展建设中,但是没有得到更好的建设效果。而造成此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缺少真正的环境工程人才,同时,相应专业的管理人员缺少科学的技术创新意识。在实践中不少地方也不注重对人员的学习和培养教育,由此使得环境工程人员的专业知识无法进行有效提升, 对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中的功能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4.2 施工方法单一

建设生态城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实施环境工程的过程中,要以多种方式进行。建筑的单一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很可能会给以后的工作带来巨大的麻烦。首先,要加强环境工程建设,加强对技术和设备的运用。多元化搭配水平不足,整体工作执行力度欠缺,理论空洞,不能有效地改善实际工作,不能有效地防止潜在的危险,这些问题都给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其次,在完善和充实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过程中,对一些规范条文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行为,对于这种情况,需要从整体上进行改造,推动当地的城市生态建设工作。

4.3 缺乏健全的生态安全平衡体系

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缺乏健全的生态安全平衡体系,虽然响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号召,重视城市以及周边的环境保护,但忽视了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城市规划与生态建设中,缺乏对居民生态文明平衡意识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引导城市居民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以及提升人文素养,如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公民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尽可能低碳出行,保持文明用语等等 。生态城市居民无法意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导致城镇化背景下生态城市规划与文明城市建设缺乏。

4.4 废水处理不当

城市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但由于工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排出了大量污染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造成了生活污水排放的大量上升,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在过程中不能超过一定标准就排泄在城市的河流中,从而造成了较大的环境污染。因为城市工业废水中的成份相当复杂,而生活污水又大多是洗涤水以及排泄物,因此这种工业废水一旦处理不当便污染在河水中,会对水体造成很大的危害,从而造成了城市中生活用水严重匮乏,也危害着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质量。

5 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中的使用对策

5.1 提高人才素质

优秀的人才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解决人才问题,一方面要从国家层面上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训力度,例如,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吸引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到生态城市建设行业中,并且能发挥出其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保障机制,提高参与生态城建设的优秀人才比例,促进整个产业链的持续优化;环保技术企业要加强对环保行业的准入控制与建设,并做好对高素质人才的在职培训。只有培养出具备优秀的专业技能、优秀的职业素质、良好的品德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贯彻和推进环保工程技术工作,使人才和技术为绿色城市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5.2 及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为了有效提升企业的环保水平,需要充分做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工作。首先,鼓励企业在相关工作中,投入足够的资金,积极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加强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逐步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其次,还应该充分做好各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贯穿落实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工作原则,加强对各种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方式的推广,保证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果,加强对重点资源的合理使用,采用合理、必要的生态补偿方法,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情况。最后,在科技创新工作中,还需要组建相应科技创新攻关课题组,不断加强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打造环保示范工程、环保工程示范基地,积极做好对先进环境工程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如各种节能减排技术、新装备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及时应用,以及尽量使用各种清洁能源。

5.3 加强低碳设计理念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环境景观设计是城市建筑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加强低碳环保理念在城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生态化的设计理念。第一,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做好相关建筑材料的选择,尽量选择低碳环保的材料,比如选择天然材料,减少对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第二,遵守“利用为主,改造为次”的原则,尽量加强对周边资源的利用,减少自然环境的改动。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城市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从而进行更加科学的设计。第三,加强高新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借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比如借助高新技术来加强对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减少成本。第四,要想实现低碳环保设计,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强对低碳环保材料的应用,加强对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尽量选择碳排放量较少的材料。此外,我国地区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结合当地的居住习惯,从而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建筑。

5.4 废弃污水的回收再利用

在城市建设工作中一定要加强对环境保护力量的宣传,使城镇人民在心中产生了环境保护意识,以维护农村自然资源。此外,还要努力去改变偏远地区的水质问题,将污染设备与污染装置分别管理,以降低厂区污水的污染。但终究还是过滤车间等厂区化学使用水的污染,以提高污染的排放量。所以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人力利用,把环保的管理责任分批落实给工人个人。还需要在相关部门中成立环保工作组,加强力量监督工厂,以避免出现污染源排放不管理的情况。废弃城市污水的处置方法主要有集中处理与分散处置二类方法,将二类方法相结合可以促进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进而大大提高了城市中的日常生活城市污水使用率。对城市中所形成的日常生活城市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污水实行分类处置,也可以大大提高城市水资源的使用率。针对城市生活中一些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的饮用水,也可以将处理过的水进行城市的园林绿化浇灌或清洁。 为了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人员和资金的保障,有关管理单位也要严格地依据管理规定对垃圾污水进行处置,以为城市发展夯实了基础。

5.5 扩大环保项目的应用规模

通过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和环境工程的有效利用,可以不断改善和解决许多内在问题。要想在今后的环保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效,就需要加大项目的建设力度。比如在我国东部地区,其本身的经济增长速度虽快,但在具体的环保项目上,却是完全依赖传统模式,没有很好地扩大项目的使用规模,导致许多工作都遇到了较大的困难。所以,要扩大环保工程的使用规模,使其不断促进城市的生态保护工作,将城市的废物、废水处理按照新的标准和制度进行,从而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提高经济效益。环境工程的规模升级要有合理的管理模式,各地区的扩大要有充分的基础,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规划力度。

5.6 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城市环保工程中最普遍且有效的方法是将城市发展和生活产生的各类固体废弃物进行科学合理地再循环使用,这既响应了环境资源的可循环使用,还可以减少了都市中污染的形成,从而帮助都市可持续地健康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仍然需要多加监控废弃物的乱弃情况,在城市中工作开展环保活动,做好废弃物分类管理,注意废弃物的分类存放,加强环保宣教力度,注意资源的二次使用才是最佳的办法。所以,在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使用前,必须正确识别出垃圾,才能避免垃圾产生破坏环境的现象。此外,政府还通过发展垃圾处理设施,来更有效分配资源,从而避免了可回收物的大量损失,最后达到双赢的目标。而近年来中国不少先进省市都出台了垃圾分类管理措施,旨在提高城市垃圾分类与垃圾处理工作的品质与效果,并推动城市废弃物的妥善处理与循环使用。需要关注的是有些无法自然降解的城市固体废物,必须进行高热降解等处置,但在高热降解的过程中也会生成危害废气,所以一定要小心处置有害废气,也不要生成气体污染物。

5.7 做好城市内部环境的设计

要做好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不仅要做好生态绿化设计,还要做好城市内部环境的设计。城市内部环境设计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能源系统、智能系统以及声光环境系统。第一,加强生态理念在城市能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城市内部建筑的环境设计非常复杂,要想体现出生态理念,必须做好能源系统的生态化设计,加强对城市能源的高效利用。因此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物内部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出合理的能源系统方案,进一步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加强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利用,从而减少对其他能源的消耗,更好地体现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加强生态理念在城市智能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强高新技术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进行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加强智能化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从而构建出更加智能化的建筑物。智能化的建筑能够自动调节建筑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为居民创造更加适宜的室内环境。而且加强智能化建筑物的建设,也可以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从而更好地体现出生态化的设计理念。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生态城市是城市建设的大势所趋,只有合理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才能更快更好地改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为群众构建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但是,要想保证生态城市建设的高效有序推进,则需要以科学为环境工程建设助力。由此可见,深入细致地探索环境工程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策略,对于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温冬花,赵鑫.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7(025):287.

[2] 刘战宇.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应用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8):48.

[3] 沈洁.探析环境工程建设在生态城市中的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20(6):62,65.

作者简介黄健,19894月,男,湖北恩施,土家族,硕士研究生,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