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浙江 临海 317000
摘要:基于当前职业教育背景和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现状,该文以传统国学中的各种智慧作为载体,探寻传统国学与会计教学的有效融合,如借助辩证思想来解释会计原理、通过处世哲学来培养会计职业素养等,探索传统国学在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职业人才培养、国学智慧、人文素养、会计专业
一、职业教育呼唤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凝聚着无数先贤圣人精神追求的宝贵财富。而国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它蕴藏着很多可以发掘的教育资源。中国的职业教育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不仅要求学生技能过硬,更要追求学生具备敬业守信等品德精神,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工匠。
反观目前的中职教育现状,学校普遍更倾力于对学生进行技能和知识教学,在人文品德的培养方面处于薄弱环节。而国学文化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可以弥补这种教学现状的不足,也更符合中职生的素养需求。但目前中职学校的国学文化只是在德育、语文等较少的几门课程中有所涉及,并没有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二、传统国学融入中职会计教学的探索
1.国学典故可激发会计初学兴趣
追溯“会计”,古时已有。《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典故,相传大禹治水后在江南召开大会稽核各诸侯功德,并对他们进行计功行赏,“会稽者,会计也”,当时的“会稽”已经具有了记载、考核之意,绍兴的会稽山也因此得名。还有一个典故是关于孔子的,据考证孔子在鲁国曾担任过委吏一职,用现代的职业来解释就是仓库保管会计,他将出入的账目理得井然有序,并对此工作下了一个很精辟的定义“会计当而已矣”,一个“当”字,言简意赅地体现了会计内涵。还有西周的“月计岁会”之说,也就是将零星的计算称为计,将总和计算称为会。
初次推开会计之门,很多学生甚至不知“会”字的读法,因此在上会计专业入门课时,可利用国学典故中的学科发展史、名人故事等资源对会计定义进行说文解字,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要进行情感的渗透,传承先人的会计人文精神,引发初学者对会计这个陌生新领域的专业兴趣,触发初步的历史责任感。
2.国学名言可引导会计学习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会计学习而言,在理解基本借贷原理之后就要学会对类似问题举一反三,通过思考找到知识间的规律,例如可以由对预付账款业务的思考过渡到预收账款的做法,这样思学结合的方式掌握起来才能触类旁通。“君子之学必好问”,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勤发问,“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会计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尤其是税制改革,很多习题已经老旧过时,学生要有质疑精神,多査多问,知识才会与时俱进,教师平时要多鼓励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运用在会计分岗协作中,出纳、会计、会计主管之间应互谦共学、团结合作。
对于中职生而言,这些名言警句耳熟能详,通过借鉴古人成功治学经验,结合自身感悟进行问题解决,才能做到高效学习,最终在会计之路上学有所成。
3.国学思想可启迪会计专业思维
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工作,与《孙子兵法》中的很多辩证管理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尤其在专业课《财务管理》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兵法》曰“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这句话站在军事作战的角度,可以解释为:出敌当时粮草向国内征集,但出征后应考虑在敌国当地解决,这样才能保证粮草不中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思想可以启发学生的财务管理思维,也就是办企业要有足够的“粮草”——即本钱,资本金,所以一开始需要进行筹资活动。同时应看准行情,敌国取粮草——借鸡下蛋,充分发挥负债经营的财务杆杠作用。再如可将“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来解释会计的谨慎性原则,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通俗形象解释“原材料”会计科目等。
将国学思想进行恰如其分地运用,能有效启发学生专业思维,更易理解某些会计原理,同时能拓宽自身认知,增广跨学科知识面。
4.国学理念可提升会计职业素养
儒家圣贤主张的“诚”“信”理念对于学习会计专业的人来说,具有很现实的职业意义。孔子非常推崇“信”,《论语》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另外,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也传达了该理念。与孔子的“信”理念一脉相承,孟子提出“诚者,天之道也”,他认为诚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古人们提出的诚信理念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再如《三字经》和《弟子规》中提及的尊敬师长的理念,在开展会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中也可以得到很好地运用,这些理念潜移默化中都能助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在日常教学中,慢慢用理念感染学生,在他们心中深深刻下诚信二字,将这些职业素养转化为学生的自发行为,日积月累,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完善他们的品德修养。
5.国学诗词可创新会计教学模式
听到“会计”一词,总是容易联想到成篇的数字,让人觉得枯燥乏味。而经典诗词曲赋具有韵律优美、朗朗上口、易读易记的优势,考虑将一些会计专业术语及原理有选择性地进行改编,填入一些诗词中,作为一节课的主题导入或是归纳小结,可以增加课程趣味性。例如,笔者在某书中看到这样的《虞美人》改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会计萌芽始结绳,石器时代分类登记中。货币计量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投入借入复式记账中”。该词众所周知,基本上学生都能熟背,通过这样的改编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瞬间让会计术语变得亲切生动。
将会计知识融入古诗词,这样的方式笔者读来也觉得饶有兴趣,遂萌发了将此方式运用到教学上的想法,可以师生共同进行改编创作。这种新颖的会计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会计“一板一眼”的账房先生形象,让学生觉得“原来会计可以如此好玩、有趣”。
秉着“德育为先,技能为重”的教学理念,将人文课与专业课跨界融合,让我们在每位中职生心中种下一颗国学的种子,期待它慢慢发芽,使中职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也能形成健全的道德品质,增强爱国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审美精神,崇尚劳动价值,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社会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