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委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河南郑州 450004 2.黄委水利委员会三门峡库区水文水资源局 河南三门峡 472000
摘要:多泥沙河流的治理是一个困难和复杂的问题,已有研究相关成果需要梳理和甄别,研究内容、手段等方面要突破常规。保障河流健康生命,有效实施河道整治,既要有先进的研究工具,更离不开足量的基本资料。加强水位、泥沙观测,实施在线监测,收集相关数据,检测不同水沙条件下控导作用及整治效果,为泥沙河流的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多沙河流;河道整治;横比降;在线监测;新技术
1泥沙河流整治问题
多泥沙河流的治理是一个困难和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科研生产部门一直在进行着治理方略的讨论,得出的结论也各异,甚至相反的看法。随着来水量、洪水量及泥沙量的变化,以往研究相关成果需要梳理和甄别,研究内容、手段等方面要突破常规,治理策略也都要做相应的调整。
黄河是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也是世界上河势演变最为复杂的河流。发展是人类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意味着既要以人为本,以人类现实拥有的能力和手段为出发点,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又要兼顾自然的需求,以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洪水和水资源的预测预报、防洪和水资源调度,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水平及抢险、查险的技术水平。
2河流泥沙及河床演变研究回顾与展望
近代河流泥沙理论及河床演变理论始于19世纪末,并于20世纪得到蓬勃发展,主要进展是:在河流输沙机理方面,基于流体力学和水力学理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对天然河流的泥沙测验,揭示了泥沙颗粒在河水中沉降与悬浮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了河流泥沙颗粒的作用力及定量方法,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水流、泥沙条件的泥沙沉降速度、起动流速、河流输沙率公式等。在河床演变理论方面,揭示了天然河流的河相关系,提出了造床流量概念;对河型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条件。泥沙运动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促进了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大力发展,目前已在解决工程泥沙问题和河床演变预测中得到比较成功的应用。
中国许多河流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泥沙问题,黄河的含沙量为世界之最,因此,中国学者在20世纪,在河流泥沙研究中有特殊的贡献,例如,提出了非平衡输沙理论,初步揭示了高含沙水流运动的特性,成功地解决了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的工程泥沙问题,以及黄河泥沙来源和下游游荡性河流的整治问题。
在目前河流泥沙和河床演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今后需要着重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挟沙水流紊动结构及输沙机理;大水深条件下泥沙起动、扬动及泥沙与床面的交换规律;非均匀、非恒定输沙规律;粘性泥沙的物理化学特性及沉降规律;泥沙物理模型相似理论及试验技术;三维河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完善与应用;不同类型河道的河床演变规律;平原河道崩岸机理及防治技术等。
3水文测验现状
3.1水位观测
水位直接应用于河堤工程的设防标准,并据此进行水文预报工作。水位还是衡量河床升降变迁的主要依据,通常是用同流量下的水位变化来判断河床的变化。在没有横比降的情况下,任何一岸的水位都能满足上述应用要求,但当存在横比降时,上述作用和意义对水位的要求就不尽相同。目前水位观测一般以某一岸的水尺水位代表断面水位的。
3.2流量测验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异源、时空分布不均,大洪水时下游河道宽浅、主流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漫滩严重、水流复杂、流向不定,中游洪水陡涨陡落、来猛去速、预见期短、流急沙大,测验难度极大。黄河下游大部分干流站位于不具备设站条件的游荡河道,主流游荡多变,漫滩、串沟严重。断面宽浅、河势及冲淤变化大、测船定位困难、流向偏角测量靠目测或制作简易仪器观测;漫滩洪水水面宽可达数千米,且常有村庄、树林、田地、沙丘等横串断面,通视条件差。这决定了黄河水文测报方法、测报手段的复杂性多变。黄委水文局在2016年启动新一轮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作,六年来水文流量测验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如:RG-30等雷达在线测流系统在青铜峡、潼关等54站应用;走航式ADCP在42站投产应用,实现干流站全覆盖;水平ADCP在小川等13站安装应用,其中4站已投产;RG-30等雷达在线测流系统在青铜峡、潼关等54站应用等,大大提高了水文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新阶段黄河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3.3泥沙测验
黄河泥沙含量高,且行沙量时空变化大,非汛期大部分测站含沙量只有几到十几kg/m3,个别站含沙量更小甚至为零,但汛洪水期含沙量有时在几百kg/m3以上。目前黄河部分测站仍在使用横式采样器取样,直接影响着测验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加强对黄河水沙变化规律、泥沙运动规律的研究,成为黄河治理开发的基础课题。
4水文测验技术改进问题
4.1存在的问题
黄河水文基本的测验项目有降水、蒸发、水温、气温、水位、流量、水质、冰情、泥沙、库区河道冲淤变化等。因黄河水文现象复杂、测验条件困难,影响着先进应用,仪器设备的许多在其他河流使用效果很好的仪器设备,不能在黄河上直接使用。河流摆动阻碍着水位观测的自动化,水位流量关系的不稳定影响巡测技术推广应用,特别是泥沙测验至今仍是影响水文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绊脚石。利用新技术、新仪器,探讨解决水文在线监测问题任重道远。
4.2横比降及观测意义与措施
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来水偏枯,随着水沙条件的变化,黄河下游河槽萎缩严重、二级悬河态势加剧,河道方案在调整,以往的成果需要深化。对于水位横比降的观测,越来越显得迫切和重要。
横比降在水力学中又称为横向水面超高,分为两种:离心力作用而形成的离心力超高和顶冲作用而形成的顶冲超高。一般情况下测到的横比降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河道整治工程,应用现代新技术、新设备,在关键河段左或右岸即已经布设遥测站点的对岸设立监测点,监测水位,收集水位横比降数据,填补水位横比降的观测空白、积累横比降的资料,为研究河床演变提供建模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掌握河势演变规律,预估未来河势的发展变化,为下一步的河道整治提供依据,是提高治河水平的基础措施之一。
黄河因泥沙多而闻名,完全可以说解决了黄河的水文测验,也就解决了多泥沙河流的水文测验难题。多泥沙河流上已做的整治工程实践和经验说明,对某一河段的整治将影响到上下游流态及流路,如黄河上有“一弯变,弯弯变”的现象,这种对临近河段带来的变化,是利是弊,采取什么补救措施等问题,必须经现场观测、模型试验与分析研究相结合的办法,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多泥沙河流水文测验问题,在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等方面都需要突破常规,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技术,引进和研发适合黄河水文特性的先进设备,加强有关地区基本资料的观测、试验和采集,为保障河流健康生命,有效实施河道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赵新生,付光锋,罗战伟.河床演变研究中水位横比降观测的意义及措施,第六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11.
[2]朱庆平,千析.黄河下游治理方略思辨[EB/OL].http://www.yellowriver.gov.cn/.
[3]张留柱.黄河水文测验技术的发展与展望.[EB/OL].http://www.yellowriver.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