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改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如何有效改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李兴国

黑龙江省龙江县   白山镇中心学校    161100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记录生活,培养同学们的语文能力。然而,在小学语文写作课上,经常遇到“提笔不会写”的问题。因此,在目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并优化作文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搜素材、定主题、仿写”的作文训练模式,要在了解学生写作水平、写作需求的情况下,灵活调整作文教学进度和方案,让学生乐于写作、用心写作,让学生能够写出深度、写出新意、写出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善策略

引言:

新课标中提出,“在语文课程活动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发展学生思维、培育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识字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教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多项能力,促使学生综合成长。同样,在小学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作文教学的改革,积极传递新的理念、观点,让作文教学过程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让学生提出更多新颖的论点、论据,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素养。同时,在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运用新技术、新理念,为学生营造趣味写作氛围,通过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作文教学活动的效率[1]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写作是语言的本质,因为阅读、识字和句子构成了它的基本要素,因此它的教学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层次是体验语文的快乐,在小学阶段,要使用漂亮的语言和文字,让学生参加写作可以扩大他们的学习领域,增强他们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体会到作文教学所独具的魅力,进而感受到语文写作所具有的无限乐趣,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在语文写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作文的使用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因此,老师常常将听、说、读渗透到作文教学中,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地掌握和感受到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的语文写作习惯,这不仅对于小学生现阶段的语文学习有帮助,对小学生今后的语文乃至今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个层次是“弹性”的教育。在小学语文作文课中,如果老师能根据其基本特点,合理地安排课堂活动,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而推动小学语文的作文课的顺利进行,从而让老师们更容易地进行小学语文的作文[2]

二、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观察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一个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会一直很认真地看待这个东西,并理解这个东西。然而,观察能力、观察兴趣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教师要成为一名用心的教师,从日常的观察中发现一些机遇,逐步使其形成观察的习惯。因此,我运用周围的教学资料,并根据周围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进行了"看一看谁的眼睛更明亮"的活动:在课余的空闲时间,常常会带领学员到农田里,让他们熟悉庄稼的萌发和成长,并逐渐形成一种长时间的观察。下雨的时候,引导同学们到自然中听雨、观雨,感受春雨和夏雨的差异;到森林里,让他们找到各种叶子;参观果树,介绍各种水果……他们对这种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可以从消极的状态变成积极的,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同学们天生就有一对敏锐的眼光,总能看到周围美丽的东西,留意到它们的微妙差异,这样,他们在写文章时,就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3]

(二)实践教学,优化学生的写作体验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体验和感受的机会,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优化学生的写作体验,提高学生参与写作活动的自主性。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能够发现,学生很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因此,在作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以往机械式写作的形式,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体验、写作,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学生用心写作。教师可以通过戏剧表演、游戏的形式开展写作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围绕主题观察生活。例如,通过家庭实际观察活动、野外实际观察活动,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观察经验、生活经验,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写作中。

例如,在阅读《蟋蟀的住宅》文本期间,文中详细描写了蟋蟀的生活场景与生活方式,学生如果只通过阅读的形式,无法真实感知本文中的情境和乐趣。因此,教师可以设定“寻找蟋蟀的家”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野外、操场中观察蟋蟀的住宅,让学生通过近距离观察,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和住宅特点,并且用文字记录下来。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的观察经历作为写作方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三)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由于受到了传统的影响,老师们的思想意识相对落后,无法准确地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在实践中,老师通常只是对习作题目做一些简单的解释,让同学们按照老师所说的去做,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小学生在小学生中的学习水平较低,他们的思想发展还不够完善。老师讲授时,要把习作的中心放明确,指导同学们以中心为方向的进行习作,让他们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语文习作水平。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指导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收集习作材料,发掘人生的美丽,并在日常的学习中不断地累积自己的感情,让作品的情绪表达能力得更为真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不能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习作中,就会导致习作内容和习作主题的偏离。

(四)层递教学,促使学生参与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如果采用统一的作文教学方案,会让部分学生无法跟上作文教学进度。因此,教师要通过层递教学的形式,促使学生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写作活动中有成长、有领悟、有提高。层递式教学强调“由简入难”“分层次”,较为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促使学生主动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在小学作文层递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为开展写作活动奠基础、做准备。例如,在讲解“因为”“但是”词语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举生活例子的形式启发学生:因为下雨了,妈妈为我准备了伞;今天天气非常不好,但是没有下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回忆、关联生活学习词语、造句,提高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改变之前直接讲授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形式,要把写作、构思的主导权交给学生,注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事物、观察人物,意识到“艺术来源于实际生活”,消除学生抵触写作、抗拒写作的心理,让学生能够去主动探索、克服困难,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阶段,习作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通过书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对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其次,语文习作也是一种语文素质的重要指标。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指导和训练,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状况,实现他们想要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养成愉快的习作观,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虞婧.小学作文教学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2020(43):38-39.

[2]孙德浩.浅析小学语文写作现状与指导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47):68-69.

[3]贾文华.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20(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