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1)
摘要: 目前市场上的小型椭球类果蔬,如李子、枣、杏、杨梅、草莓、圣女果等仍采用手摘方式,针对小
型水果单体数量多,采摘效率低,智能水平差等痛点,设计研发出一种小型椭球类果蔬收获装置,实现了对小型椭球类果蔬的采摘、收集、枝叶分离、输送及分级等要求。应用仿人手的梳齿采集爪实现无损采摘;利用V形布置的两组橡胶对辊达到枝叶分离目的;分层布置的圆带输送实现分级要求;利用计数称重装置,对采摘的小型椭球类果蔬进行数量的统计和重量的称取,以此作为人工采摘效率的依据。利用无线传输模块、GPS模块和电子罗盘模块搭建自主导航平台,实现采收背袋与智能运输车之间的通信、采摘车的定位以及采摘车自主导航至采收车所在位置的功能。该小型椭球类果蔬收获装置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新颖设计理念,解决了目前小型椭球类果蔬必须由人工进行采摘的难题。该装置结构简单,避免了人工采摘的危险性,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关键词:小型椭球类果蔬;无损采摘;智能运输;分级输送
1 引言
我国是小型椭球类果蔬生产大国,其产量种类高居世界第一, 其中河北省小型椭球类果蔬种类繁多、年产量巨大。目前小型椭球类果蔬采摘存在单体数量多,采摘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低,辅助登高采摘危险等诸多问题。人工采摘,致使采摘周期延长,影响后期销售,严重的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益。大部分小型椭球类果蔬皮薄肉厚易磕碰,影响后期储存,且果园枝繁叶茂,行走视线受阻,采摘者无法正确的找到采摘收集车,以及劳动力不足导致采摘不及时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小型椭球类果蔬的结构特性,研制出一种集采摘、收集、枝叶分离、输送、分级及导航定位于一体的小型椭球类果蔬收获装置。
2 总体方案设计
小型椭球类果蔬收获装置集采摘、收集、枝叶分离、输送、分级、计数及导航定位于一体。该装置体积小,便于运输,功能齐全,可进入复杂地区进行工作。该装置主要由采集装置、支撑架、手持伸缩杆、输送管、智能运输小车、计数及定位导航装置组成。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小型椭球类果蔬收获装置总体结构图
3 梳齿采集爪的设计
采集爪采用仿人手的梳齿爪结构,结构图如图 2 所示,分为带孔的尼龙棒轴和钢爪两部分,梳齿采集爪的整体结构如图3所示。梳齿爪做旋转运动,当梳齿爪旋转到带有果实的树枝后,数枝通过梳齿爪的间距通过,而果实被两爪卡住,将其采摘下来,采集爪应该尽可能的抓住大部分的果实,所以两个爪之间的距离不应太大,否则会导致采摘率的下降,另外,这个距离也不能太小,否则会出现采集爪卡到枝叶的现象,影响采集效率。经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小型椭球类果蔬的直径一般在 20-30mm 之间,所以我们取两爪距离为 16mm,并通过试验验证,取得良好效果。电机带动轴和爪子做旋转运动,当爪子旋转到带有果实的树枝后,树枝通过梳齿爪的间距通过,而小型椭球类果蔬被两爪卡住,将其采摘下来,进而实现采摘过程。
图2 梳齿爪 图3 梳齿采集爪整体结构图
4V形橡胶对辊的设计
V形橡胶对辊结构如图3所示,枝叶分离对辊由上橡胶轴以及下橡胶轴组成,橡胶对辊外包一层橡胶皮,用以对果实上带有的枝叶进行分离,并保证果实不受伤害。下橡胶轴在上橡胶轴斜下侧,上下两橡胶轴呈外圆相切布置,上轴与枝叶分离装置驱动电机相连接,对辊之间通过齿轮传动。
经过梳齿爪的采摘后,得到的果实上必然带有一定的枝叶,当带有枝叶的果实落入V形橡胶对辊后,由于辊子的相对转动,将枝叶带入两辊之间,而果实只能留在V形区域内,进而将果实和枝叶剥离。
图4 V形橡胶对辊结构图
5 分级装置整体结构的设计
如图5所示,分级装置主要由由减速入料口、减速毛刷、分级输送带、隔板、收集箱、万向轮等部件组成。漏斗状的入料口可以保证大量果实同时被输送进来时不会散落,同时具有一定的减速作用。由于果实在高空输送进分级装置,速度较快,此时减速毛刷的设计解决此问题,减速毛刷可以有效地降低果实的速度以便更好的实现分级收集功能。分级输送带根据果实尺寸呈前窄后宽布置,可以实现精准分级。隔板及收集箱均铺有橡胶,可以很好的保护果实,防止因磕碰引起损伤。
图5 分级装置结构图
参考文献
[1]孙金华.水果采摘机的设计[J].农民致富之友,2014(12):220-221-139.
[2]郝连君,张庆辉.冬枣采摘和贮藏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11):18.
[3]孙桓.机械原理第七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01.
[4]巩云鹏,田万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5]张玉,刘平.几何量公差与测量技术[M].东北大学出版社,1999.
[6]德约瑟夫·迪林格.机械制造工程基础[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01-01.
[7]李占坤. 果树采摘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江苏大学,2010.
基金项目:河北省大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专项项目《小型椭球类水果智能采收装置》(22E50498D);教育部高教司2021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机械工程专业产教融合课程建设(编号:202102003002)。
作者简介:姚文特,男,2002.07.26,河北石家庄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