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 认识情态语义及其表达是儿童比较难把握和习得的部分。认识情态构式作为情态构式的一个下位小类,是表达认识情态义的一种手段。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认识情态构式的习得研究却鲜少涉及。本文基于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选取一名男童1;08-4;01岁的自然产出语料,对语料中的认识情态构式进行穷尽式考察,研究儿童认识情态构式的整体习得情况及在语义、句法等层面的性质和特征,以期抛砖引玉,为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语言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语料库;认识情态构式;习得情况;习得特征
一、引言
认识情态构式是表达认识情态语义的结构式,属于情态构式的下位小类之一。认识情态的语义复杂度较高,对于儿童来说较难习得。研究儿童认识情态构式的习得状况及特征对于获取儿童语言发展及社会-认知发展信息(Choi,2006:141)具有重要意义。
学界对于情态构式的研究起步较早,取得的成果也比较丰富。认识情态构式研究多集中在内部结构关系、句法分布、语义表达、语用功能、习语化、语法化等方面(Holvoet,2003;Haan,2012;Ailís,2020等)。国内学者往往针对认识情态构式的个案进行专题研究(范伟,2014;冯军伟,2016、2020;吴甜甜&胡德明,2017;张雪琴,2018;赵志强&陈满华,2018;彭利贞,2020;谢一&田宇贺,2022)。相对于丰富的构式研究,情态构式习得特别是认识情态构式习得的研究相当匮乏。
本文基于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选取一名男童(WJH)1;08-4;01岁的自然产出语料,对语料中出现的认识情态构式进行穷尽式考察和分析,系统阐释该儿童认识情态构式的整体习得情况,同时对其语义和句法习得特征进行细致描述,希冀为儿童语言习得研究、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语言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认识情态构式概述
2.1情态构式
英语情态构式研究多从传统语法和原型范畴理论角度展开,情态构式被认定为情态等价成分(Lakoff,1972)、准情态(Chapin,1973)、迂回情态(Westney,1995)、半情态(Edward,1999等)或边缘情态(Van der Auwera等,2013)。在汉语学界,范伟(2017:146-149/2019:43-44)从标志性、整体性、主观性和非现实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情态构式的特征,把“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构成某一固定格式来表达情态意义的结构式”叫作情态构式(范伟,2017:141)。姜其文(2018:6)认为“情态构式是由内部各组成成分一起组成整体来表达情态义的结构式。总的来说,情态构式是一种固化的结构式,是除典型情态成分(如助动词、情态副词、语气词等)之外的另一种情态表达形式。
2.2认识情态构式的语义类型
在对认识情态构式的阐释中,范伟(2017)根据命题内容的可能性大小和说话人的主观态度将它分为断定型、揣测型和旁证型三种。其中,断定型认识情态构式表达说话人对命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极大的把握,相当于认识情态成分“肯定、一定”的语义;揣测型认识情态构式相当于认识情态成分“可能、也许”的语义;旁证型认识情态构式通过说话人之外的证据来源,推测相关命题发生的可能性(范伟,2017:166-169)。
2.3认识情态构式的界定
范伟(2017)和姜其文(2018)将汉语的认识情态构式进行归纳、汇总,一共界定出87个认识情态构式,本文将其列表1如下:
表1 现代汉语认识情态构式一览表
范伟(2017:166-170)界定的认识情态构式 (共32个) | 姜其文(2018:23)界定的认识情态构式(55个) | |
断定型 (18个) | 不…才怪、非…不可1、……,就更不用说…了、要……了 、怎么说/怎么着也…… 、不X 则 Y、要X早X了 、有得X了 、(没)有X就(没)有Y、这下可X 了 、X 不到哪儿去 、N 不X谁 X、N 才不V呢 、N有你(们)V的 、X不了、X 了去了 、X 的还在后头 、X定 | 不至于、不见得、不尽然、不一定、保不齐、保不定、保不准、保不住、备不住、背不住、差不多、差不离儿、差点儿、长短、迟早、早晚、或早或晚、横竖、反正、高低、大小、死活、少不了、少说、没准儿、说不准、说不定、未见得、保不定、准定、准保、保不准、免不了、闹/搞/弄/说不好、敢不是、敢是、不容置疑、毋庸置疑、莫不是、莫是、莫非、该不是、该不会、终不成、难不成、充其量、了不起、撑死、打死、大不了、十有八九、十之八九、八九不离十、百分之百、百分之一百 |
揣测型 (10个) | 该……了1 、若……若…… 、似……不/非……、似……似…… 、有可能……、有……的可能、X 来 、V起来、V上去 、X是 | |
旁证型 (4个) | 按/按照/依/照……来说 、按/照/用……的话说、据……说 、依/照/在……看来 |
注:在构式变项中,X、Y表示各词类,V表示动词,N表示名词。
由表1可知,范伟界定的认识情态构式均为图式性构式,并按照语义类型进行了下位细分;姜其文界定的认识情态构式均为实体性构式,以表达认识情态义的熟语为主。本文参照以上标准,以上表中的所有认识情态构式作为考察范围,全面探讨儿童认识情态构式的习得情况。
三、语料简介
本文的语料数据来源于临沂大学“汉语儿童多模态口语语料库”,研究对象是一名北方男童WJH,儿童出生并居住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智力与听说能力正常、无认知缺陷、身体各项机能发育良好,看护人以父母和祖父母为主,在家使用普通话和部分北方方言与孩子交流。
语料收集采用录像的方式,频率为每周一次(每次为持续不间断的一个小时),总共收集从1;08岁到4;01岁期间共140个小时的视频。视频使用多模态语言学标注软件ELAN( Annotator EUDICO Linguistic Annotator)进行转写,转写后通过“幼儿语言数据交流系统”CHILDES(Child Language Data Exchange System)将语料转换成规范文本,并使用CLAN程序检索和统计语料,同时辅以人工筛查,提高语料数据的准确性。
语料选取的标准是自主输出的认识情态构式。“自主输出”指儿童自发地、主动地说出清晰且明确含有认识情态构式的话语,不包括家长的引导和儿童的模仿与重复。只要是儿童自主产出、发音清楚且正确表达认识情态义的构式都属于本文的考察目标。
四、儿童认识情态构式习得的描述与解释
4.1 认识情态构式的整体习得情况
本研究在WJH语料中收集到7个认识情态构式,对其习得时间、儿童产出频次和看护人输入频次进行一一统计,按照习得时间的顺序,将各构式的习得数据和范例列表2如下:
表2儿童认识情态构式习得总览
认识情态构式 | 习得时间 | 范例 | 儿童产出频次 | 看护人输入次数 |
反正 | D1;09;04 | 例1:(妈妈询问WJH印章是谁的。) CHI:反正不是俺的。 | 6 | 4 |
差不多 | D2;02;19 | 例2:(WJH想用蓝色水彩笔画画,但彩笔快没水了。) FAT:蓝色的不多了,但涂小的(图案)还可以。 CHI:这个,这些差不多都干了。 例3:(WJH和妈妈讨论桃子什么时候成熟。) CHI:得二十八天吧#差不多。 | 10 | 25 |
不一定 | D2;05;07 | 例4:(WJH蒸了橘子味的小饼(玩具),妈妈让他切一块尝尝。) CHI:可以#我这儿不一定有刀。 | 3 | 2 |
要……了 | D2;07;03 | 例5:(WJH在到处找小琴,差点被地上的物品绊倒。) CHI:我要绊倒了。 | 9 | 14 |
差点儿 | D2;10;22 | 例6:(WJH叠了一只小纸船,不小心掉地上了。) CHI:我差点踩碎了! | 8 | 7 |
X不了 | D3;06;11 | 例7:(WJH和妈妈在谈论困在楼上的小猫。) CHI:它死不了的。 例8:(WJH说翅膀上有对讲机,妈妈认为翅膀上的对讲机容易掉下去。) CHI:掉不了#贴的。 | 8 | 7 |
有可能…… | D4;00;08 | 例9:(WJH看到桌上的圆珠笔,询问妈妈能否把它带回家,妈妈告诉他别人的东西不能带回家。) CHI:也有可能别人忘了拿。 MOT:对呀#落在这了是吧? | 2 | 17 |
第一,WJH习得的认识情态构式在数量和产出频次上均比较少。一方面,现代汉语中的认识情态构式是比较丰富的,表1中列出的构式数量就多达87个,而WJH只习得了其中7个,习得的构式数量比较匮乏。另一方面,在WJH所习得的认识情态构式中,产出频次最低的“有可能……”只有2次,而产出频次最高的“差不多”也仅为10次,整体产出频率较低。
第二,WJH在这一年龄段习得的认识情态构式多为实体性构式,如“反正”、“差不多”、“不一定”、“差点儿”。使用的图式性构式多是常用的、结构简单的构式,比如“要……了”、“X不了”和“有可能……”。
第三,儿童认识情态构式的习得时间与产出频次之间呈现部分相关关系,较早习得的情态构式,其产出频率相对更高。上表中,“差不多”、“要……了”在2岁时习得,它们的产出频次更多,而“有可能……”在4岁以后习得,它的产出频次最少,仅为2次。
第四,总体上看,儿童认识情态构式的产出频次与看护人语言输入量之间呈现正比例的关系。除了揣测型认识情态构式“有可能……”之外,看护人输入频次越高,儿童使用该构式的频次也更高。
4.2 认识情态构式的语义习得特征
“反正”、“差不多”、“要……了”和“X不了”都是表达断定认识情态义的构式。语气副词“反正”表“推断”时属于认识情态(李纯,2020:15)。“反正”表示推断时,对命题内容的估测是肯定的。WJH在1;09岁最早习得构式“反正”,在例1中,当妈妈询问“印章是谁的”时,“反正”的使用使得WJH对印章“不是俺的”的判定多了断然、肯定的意味,在起到强调作用的同时还强化了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差不多”是说话人对事实的估测,是说话人倾向肯定的估测(宗守云,2011:61),比如例2、3。“要……了”表示含有预设的主观推测,例
5中“要绊倒了”说明“还没有绊倒”,WJH的判断成为一种预判,表达“绊倒”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的预测估计义。“X不了”的变项“X”可由各词类替换,但WJH的语料中“X”都是动词,比如例7的“死不了”和例8的“掉不了”。
“不一定”和“有可能……”这两个构式表示说话人对命题或事件的可能性推测,明确表达揣测认识情态义。WJH 在2;05岁习得“不一定”,在例4中,WJH通过使用“不一定”表明他对“我这儿有刀”的不确定,有可能有也有可能没有,其中蕴含的确信程度较低。WJH直到4;00岁才习得构式“有可能……”。例9中,WJH使用“有可能……”表达了对“圆珠笔为何会出现在桌上”的揣测,他所设想的一种可能性情况是“别人忘了拿”,对事实情况推测的确信度也是比较低的。
“差点儿”反映了说话人对事实包含否定的感受(庆幸或惋惜)(宗守云,2011:61),暗示与现实相反的结果,表达何种认识情态语义并不明确。比如例6中,WJH表示“差点踩碎(小船)了”,说明实际上并没有踩碎,儿童在陈述客观事实的同时还表露了非写实的主观感受,表达了“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的庆幸 ,虽然构式后的动词使用肯定式和否定式的含义相同,但是儿童使用的都是肯定形式。
综上可知,WJH在本阶段习得了断定型和揣测型认识情态构式,尚未习得旁证型认识情态构式;WJH对断定型认识情态构式的习得要早于对揣测型认识情态构式的习得,这恰好验证了Bassano(1996)的研究发现,即儿童先习得确定性的认识型情态表达,后习得不确定性的认识型情态表达。同时,断定型认识情态构式在习得数量和产出频次上都多于揣测型认识情态构式。
4.3认识情态构式的句法习得特征
从位置分布来看,WJH产出的认识情态构式句法位置灵活多变,既有位于句首、句中,也有位于句末的用例。如例1和例9的“反正”、“有可能……”均位于整个句子之前,在语法层面上更高一级,对位于其后项的、句意相对完整的句子进行修饰、限定,使听话人开始便知接下来的话语是其主观的认知,而非客观事实的简单陈述。例4“不一定”位于句中的谓语前,对后项的谓语和宾语“有刀”进行限定,使语义指向了句子的重心,也就是后项成分。例3“差不多”处于句末位置,对句子的前项内容进行修饰,与“差不多得二十八天吧”表达的含义相同。
从语法功能上看,WJH习得的认识情态构式常用作状语,在词类上属于副词,有的修饰整个句子(如例9“有可能……”),有的修饰谓语(如例6“差点儿”),但是功能上都是传递说话人的态度和想法,是主观性的体现。构式“X不了”在句中充当谓语成分。比如例5“死不了”和例6“掉不了”。
从句型上看,WJH习得的句型呈现出多样和复杂的趋势。儿童最先产出的是简单的否定和肯定陈述句,如例1“反正不是俺的”和例5“我要摔倒了”,到4;00岁能够产出反义疑问句和正反疑问句,例如:
例10:D4;00;08(WJH的玩具上的弹簧掉了,妈妈告诉他要爱惜自己的玩具。)
CHI:反正又不是我不爱惜是吧?
例11:D4;00;27(WJH看到盆栽上的小树枝折了。)
CHI:它是不是要死了?
五、结论
本文通过收集、统计语料数据研究了一名儿童WJH 在1;08-4;01岁认识情态构式的习得情况。研究发现儿童认识情态构式习得呈现以下特征:第一,从整体上看,儿童习得了少数结构简单的认识情态构式,产出频次较少,且以实体性构式为主;构式的习得时间与产出频次之间呈现部分相关,产出频次与语言输入量之间整体上成正比例关系。第二,从语义上看,儿童习得了断定型和揣测型认识情态构式,尚未习得旁证型认识情态构式;先习得断定型认识情态构式,后习得揣测型认识情态构式;先习得的断定型认识情态构式在数量和产出频次上均多于后习得的揣测型认识情态构式。第三,从句法上看,儿童习得的认识情态构式呈现出位置分布灵活、语法功能多样、句型逐渐多样化的特点。儿童认识情态构式的习得情况和特征主要与儿童的心智和认知发展水平、看护人语言输入和情态构式本身的语义复杂度有关。当儿童成长到一定阶段,心智逐渐成熟、认知逐步完善,能够自然获得结构复杂、语气强烈以及句法环境比较复杂的情态构式。看护人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适当增加形式和语义稍复杂的构式的输入,引导儿童理解并习得,进而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儿童早期情态构式习得研究》(项目编号为S202210452031)和临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横向科研项目《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研究》(项目编号为202130055)阶段性研究成果,指导老师是陈淑珍。
参考文献
[1] Cournane, A. (2020). Learning modals: A grammatical perspectiv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Compass
, 14(10), 1-22.
[2] De Haan, F. (2012). The relevance of construc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modal meaning: The case of must.English Studies,93(6), 700-728.
[3] 冯军伟. (2020). "不过X罢了/而已"构件的构式化和整体构式化.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01),96-102.
[4]姜其文. (2018). 现代汉语情态构式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杭州:浙江大学.
[5]彭利贞.(2020).非意愿与"非Vp不可"的认识情态表达.华文教学与研究(03),61-69.
[6]李纯. (2020).语气副词 “反正” 的情态功能及教学设计.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
[7]吴甜甜, & 胡德明. (2017). “哪能 X (呢)” 构式初探.绍兴文理学院学报(03), 101-107.
[8]谢一, & 田宇贺.(2022).情态构式“我敢V_(定论)+P_(命题)”的生成与适用.汉语学习(06),57-68.
[9]张雪琴. (2018).基于语料库的"该X就X"构式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10]赵志强, & 陈满华. (2018). 从拥有、存在到认识情态义——"有3"及相关构式研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04),14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