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配电管理系统与营销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的实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4
/ 2

浅析配电管理系统与营销管理系统信息共享的实现

宋文超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北供电公司  海北海晏  8122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类型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新元素的高渗透接入,使得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数智化配电网复杂程度剧增,其运行状态多变、双向潮流、多源故障等诸多问题日益突显。同时,储能、电动汽车、“大云物移”等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配电网的形态和特征将发生重大变化。未来配电网需要满足多种发电方式兼容、支持电动汽车和储能装置灵活接入、与信息系统高度融合、供需友好互动的要求。为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电网公司亟须对配电网现有的运行机制、投资策略、管理模式进行强化升级,保障新形势下配电网的安全可靠与经济运行,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效益,为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便捷的电力供应和服务。

关键词:配电管理系统;营销管理系统;信息共享;实现

引言

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面向用户供电,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配电数据体量巨大、来源复杂、精度参差不齐、使用价值低,如何从海量、混杂、非完备、非精确的配电大数据中挖掘应用价值、提升配电网运行效果和效益,成为配电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而迫切问题。

1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点

1.1满足运行管理的要求

对于配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达到相关的要求和标准。由于我国电力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加给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也带来了较大的压力,配电运行系统的使用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整个配电系统中运行管理工作采取的如果还是传统的管理模式,难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而我国电力企业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已经对先进的经验进行全面的引进,通过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能够提高整个配电系统运行的效率。同时,国家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需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就可以保证整个配电体系的运行效率。不同地区的配电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就需要电力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电力自动化系统的科学应用,也要制定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案,保证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结合具体的运行数据和结构特征。做好自动化技术的使用,发挥该技术的应用价值,也为整个配电网运行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帮助。

1.2实现安全性的运行

当前,电能是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动力能源,它需要通过源源不断的电力供给,保证整个生产工作的稳定进行。同时,还需要强化电力系统中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力度,确保整个供电不会出现中断的情况。电力行业发展至今对于我国国计民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安全性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关键因素。只有严格地遵守这一原则,才能够确保电力企业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合理使用,也可以加强对整个电力运行过程中的动态监控。如果系统中存在任何的安全隐患和运行问题,都需要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才能够确保整个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1.3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在配电网运行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引进先进的配网自动化技术,利用这一技术提高整个配电网运行的效率,同时给予专业的技术支持。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配网技术的应用不容忽视,配电网的可靠运行也是保证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如果一些落后的技术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会出现各种故障问题,难以发挥配电系统的作用。而配电系统管理的时候,只有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智能技术才可以保障整个系统可靠性的运行,防止出现任何中断和故障的现象。

2配电工程管理与控制的不足

2.1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

电力企业中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工资源完成,因此提高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养是推动配电工程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电力企业不仅要重视人员的能力,还要积极引进责任心强的人才。而目前进行配电工程的工作者实践能力较强,但工作职责意识不强,还有部分工作者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现有的工作能力较低,在开展配电工程时难免会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制约了工程的管理和控制质量。

2.2配电工程质量较低

由于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较大,提出的相应要求较高,因此电力系统在运行时会出现很多质量问题,限制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当配网工程出现一定的质量问题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及时进行质量控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配电工程使用的材料质量不高且不符合建设要求,工程建设和造价条件不相符。在进行配电全过程的管控制过程中,还会受到项目风险的干扰,从而阻碍管控质量的提升。

2.3配电工程进度得不到保障

在建设配电工程时,施工和无相同施工流程等还需要人员的相互配合。如果某一环节没有落实相应的施工制度,还存在工程延迟现象,便无法保证工程进度管理。在开展工程施工时,相关施工人员应环环相扣,根据施工流程按期完成工程建设,此外工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和专业能力,全过程管控好配电工程,这样才能推动工程的进度。

3 ADMS多阶段演进路线

3.1云化基础能力的建设

由SCADA系统、GIS、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等子系统传输的数据具有规模大、类型多样化、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因此对数据分析处理的复杂度,远远超出了DMS的能力范围。为了充分利用海量数据的价值信息,需要完成子系统、基础设施、服务中间件的全面云化,聚合来自不同子系统的海量数据,搭建统一的数据云平台,这是部署ADMS必经的演进阶段。为实现云化基础能力的建设,需要完成对电网设备信息以及配电线路在线监测信息、配电自动化、调度自动化等子系统信息的收集,制定配电网设备物理、安全规范和数据应用相关规范,定义统一的数据模型与通信协议。参照制定的技术规范,对电气设备、各系统进行全面的云化处理,实现全量数据的上云,并构建数据的多维分类体系,综合考虑多层级架构、多业务组件、多数据类型等外部数据特征,搭建起统一的大数据云平台。

3.2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功能智能化升级

大数据统一云平台的构建为在线潮流分析、故障处理、设备资产管理、弹性规划方案设计等功能模块的升级提供了足量的数据基础,推进了系统向更高阶段演进。为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基础应用功能进行智能化升级,需要研究通用易用的配电网大数据管理和集成方法,为实时状态估计、潮流优化、在线降损、规划方案设计、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等基础应用功能模块提供数据链接;进一步的,需要针对不同功能的应用需求,设计相应的仿真模型库、案例库、算法流程库,基于此对原有各功能的底层模型、算法进行更新,实现原有功能的智能化升级。

3.3 面向未来配电网的高级应用功能开发

随着电动汽车、新能源接入量的不断增加以及新技术的普及,配电网形态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源-网-荷多元化、差异化、互动化特征突出。因此,ADMS的应用功能不应局限于现状,还需要开发出面向未来配电网的高级应用功能,例如动态电压无功优化、主动网络重构、配电网自愈控制、设备可视化管理等,从而适应未来配电网不断发展的需求。由于配电网运行状态瞬息万变,其对数据实时性比较强,为降低主站的通信压力和数据中心的数据处理负担,需结合边缘计算技术、5G通信、配电物联网等技术,并基于统一数据云平台支持的海量数据与ADMS的基础框架,灵活性地调用多维数据与各子功能模块,为高级应用功能的开发奠定基础。

结语

总之,充分重视电网中数据的共享以及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业务协调,联系配电管理系统以及营销管理系统,建设营配一体的信息系统。这样做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营销决策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董旭柱,祝虎,尚磊,等.新型配电系统形态特征与技术展望[J].高电压技术,2021,47(9):3021-3035.

[2]杨帆,丁坚勇.配电网电力生产管理信息系统[J].高电压技术,2015.

[3]王仓儒.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与配电网安全运行管理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0(10):130-13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