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旅游发展中心
杭州技师学院
摘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互动共进,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桐庐县文旅融合的发展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桐庐县文旅融合发展助力。
关键词:文旅融合;问题;对策
桐庐于公元225年置县,因药祖桐君在此结庐隐居而得名,迄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是华夏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东亚隐逸文化的起源地,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桐庐位于“三江两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金旅游线的中心地段,交通区位优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现有国家4A级景区6个,国家3A级景区8个,建成3A级村落景区8个,3A景区村庄34个,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年25个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自文旅机构融合以来,桐庐紧紧围绕融合发展的主题,较好地实现了旅游和文化的有效融合、深度融合、有机融合。
1.桐庐县文旅融合的现状
1.1数字化赋能,找准文旅融合最优着力点
发挥科技在文旅产业中的改革创新作用,打造“桐你游”线上集散中心,开发景点预约、数字导览、语音讲解、公共咨询服务、积分任务、桐庐旅码、活动预告等功能版块,不断完善的旅游服务为更多的游客带来便利。丰富城市大脑文旅场景,完成20秒入园、30秒入住以及文旅一码通等服务场景扩面。实现县域范围内3A级以上景区景点实现5G网络全覆盖,切实让数字旅游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色添辉。
1.2特色化定位,找准文旅融合最佳连接点
发挥桐庐县风景名胜众多、文化丰富多彩的特色优势,开发多样化的民俗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旅游、非遗活化旅游等新产品,扩大优质旅游产品供给。做足隐逸、中医药养生、越剧等特色文化,用文化提升旅游项目和旅游产业的品质内涵。以富春江为轴线,以诗画富春江、严子陵钓台的隐逸文化为依托,积极将隐逸、唐诗西路等富春江核心文化创新转化,丰满富春山居图水上实景游内涵。对接五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打造“五朵梅花”越剧折子戏演出专场,推进越剧名师工作室落地开花。
1.3精准化服务,找准文旅融合最大公约数
聚焦全民艺术节,谋划一村一品特色文艺活动,将活动与旅游产品打造、农副产品营销、特色文化培育等有机结合,深入开展桐庐百姓日、欢乐大舞台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重点打造桐庐山水艺术季等文旅IP品牌,每年实施送文化下乡200场以上。聚焦全民旅游节,整合全域文旅资源,每年常态化举办横村山花节、畲族文化节等20余场节庆活动,深度挖掘桐庐旅游元素,培育疗休养、旅拍、研学、马术、红色旅游艺术乡村等新产品新路线线路打造。聚焦全民运动节,全年组织开展各类马拉松大赛、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等赛事活动100余场,开展各类健身活动100余场,全民健身培训服务50余场场。
2.桐庐县文旅融合存在的问题
2.1文旅供给待升级。桐庐县主要景区以传统观光型景区为主,带动性强的核心旅游项目与5A级景区缺失,旅游产品存在星星多、月亮少的问题。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尚待完善,乡村度假、水上旅游、夜间旅游、网红经济、赛事旅游、康体养生、亲子度假、户外运动等高端文旅产品供给不足。全时段旅游格局还没有破题,夜游价值未被足够开发利用,夜间经济还有很大空间和市场需求。
2.2文旅融合待深化。旅游与文化融合的特色产品不足,文化创意、高科技元素在与旅游融合中的应用较少,文化遗存、工艺品、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能力有限。景区、村落景区的文化和内涵提炼、融合不够。文化遗存与景点缺乏深度结合,“风”“景”割裂。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的互动互补不足,尤其是与会展、教育、康养、工业等产业融合进程较缓慢,“旅游+”产品供给不足。
2.3文旅保障待加强。受生态红线等要素制约,旅游发展存在旅游设施用地难、大项目落地难等问题。缺乏高端文旅人才,旅游人才整体专业化水平不高,文旅、农业、宣传、街道等各条线整体操盘队伍水平待提高,全域旅游发展缺乏具备专业策划和运营的人才。通景交通开发不足,没有形成完善的旅游大交通格局,最后一公里短板突出,通达率不高。
3.桐庐县文旅融合的对策建议
3.1集中力量,推进重点文旅项目
以国家5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将富春江作为纽带,药祖文化、隐逸文化、诗词文化三大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内核,串联桐君山、大奇山、严子陵钓台等区域,构建中医药康养产业带、慢享生活产业带、诗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大富春江旅游度假区。积极打造瑶琳区块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分水江为纽带,串联整合亚运会马术小镇、瑶琳仙境、红灯笼乡村家园、天目溪漂流等景区资源,构建旅游、运动、休闲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促进转型升级。
3.2坚持创新,优化文旅产品供给
深入挖掘富春江渔歌、严子陵传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民俗体验、非物质文化传承研习、科普实践教育等研学产品。结合桐庐越剧、诗歌、书法、故事等桐庐文化与景区特色元素,开发系列文化创意伴手礼、旅游纪念品。引进夜间光影秀、主题演绎、特色美食、娱乐休闲等项目,打造富春江沿江、江南古村落、百江镇稻香樱语田园、开元街区等夜游旅游产品。
探索跨要素、跨行业、跨区域、跨时空的剧本杀场景、夜间演艺、康体养生、露营户外、会议会展等旅游新业态。
3.3聚焦融合,深化文旅产业发展
以赛促旅,依托瑶琳山地拓展运动小镇、合村乡生仙里国际滑雪场,打造以山地、滑雪为特色的户外运动集聚区,引进大型体育赛事,形成“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单人参赛、多人消费”的体育旅游模式,有效促进体育旅游产业消费升级。以文促旅,将文化要素贯穿全域旅游发展全局,提炼诗词文化、山水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康养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植入旅游线路、景点和各类产品中。以智促旅,依托智能技术,打造文旅体场馆的数字化产品,推动景区沉浸式体验项目,实现“文化+旅游+科技”的升级。
3.4加大投入,强化文旅要素保障
强化土地保障,通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一户多宅”处置、低效用地处置等行动,盘活用地指标等方式,推动一批重大文旅项目落地。强化人才保障,加强与高等院校、企业合作,成立大师工作室、文旅融合研究中心等,大力培育本地旅游人才、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强化交通保障,加快推进富春江绿道、梅蓉绿道建设,全力推进梅蓉旅游码头建设,开通富阳东梓关、杭州滨江等多条短程航线,打造水陆交通综合体系。
4.结语
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增强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基于桐庐县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思考,笔者认为要坚持推进重点文旅项目、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深化文旅产业发展、强化文旅要素保障,进一步找准文旅融合的最优着力点、最佳连接点和最大公约数,走好“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之路,推动桐庐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打响桐庐文旅融合金名片。
参考文献
[1]范周.文旅融合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
[2]徐翠蓉 , 赵玉宗 , 高洁 . 国内外文旅融合研究进展与启示 :一个文献综述 [J]. 旅游学刊,2020,35(8):94-104.
[3]陈添珍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与就地城镇化互动协调研究—以浙江安吉县为例 [D]. 长安大学,2019.
[4]刘治彦.文旅融合发展:理论、实践与未来方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6):92-97.[4].
[5]傅才武.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90.
张宇(1989.6),女 汉族 杭州桐庐人,经济学学士,中级经济师,从事桐庐城市品牌和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工作
俞锐康(1989.4),男, 汉族 杭州桐庐人,工学硕士,讲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