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兰屯市中蒙医院 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50
【摘要】目的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用双心护理模式,能否取得较好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5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划入实验对照两个组别,两组人数相同。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双心护理,从应用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 在生存质量比较中,实验组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的对比,采用常规护理效果不佳,在应用双心护理后,护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关键词】双心护理;心血管疾病;护理效果
心血管内疾病有很多种,比如说心肌炎、心肌梗死等。随着现代人生活环境的改变,心血管疾病也出现了逐步增高的趋势。心血管内科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一旦患有此病就会出现难以治愈的情况[1]。双心护理是指在减少病人生理困难的同时,把病人的心理障碍考虑进来,并统筹考虑多方面因素,寻求全面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本次研究中,将双心护理应用到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以此确定这种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影响。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时间内选取500例,平均分入两组。实验组年龄40-85岁,均值(69.59±7.63)岁,体重60-75kg、均值(62.18±6.97)Kg,男女数量比例(4:1);对照组年龄40-85岁、均值(62.15±4.31)岁,体重60-79kg、均值(65.22±7.96)Kg,男女数量比例(7:3)。这些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具有正确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一般护理与干预的基础上,另进行双心护理。双心护理一般由接受过护理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监护培训的专职护理人员担任,要对病人做好心理健康评估,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相应的治疗干预,具体措施包括(一)构建良好的护患人际关系。因为心血管内系统疾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特点,病人容易产生不安、焦虑等不良心态,所以进行心理监护时,应与病人进行良好的交流,通过量表评估病人的心理特点,记录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计划!积极关爱病人,以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心与信任。(二)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加强沟通,在对病人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均向其解释护士操作的目的、方式、注意事项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以取得病人的配合。(三)创造愉快的健康氛围。每天定时清理房间,提供一个温暖、宁静、舒服的氛围,以释放病人的紧张情绪。(四)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实时关注病人的心态改变,引导病人积极面对疾病,这对病人的负面心情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五)实时针对性管理。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迅速解决。
1.3 指标观察
1.3.1生存质量调查表。采用问答的方式,对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评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处理数据,(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生存质量评分
通过比较发现,实验组生存质量较好。见表1。
表1生存质量比较[±s(分)]
指标 | 生理领域 | 心理领域 | 环境领域 | 健康状况 | ||||
时间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实验组 250例 | 62.37±5.77 | 90.21±4.25 | 61.01±6.22 | 89.76±6.06 | 66.26±3.98 | 93.05±3.38 | 67.77±6.87 | 88.16±6.61 |
对照组 250例 | 62.59±5.63 | 79.19±6.73 | 61.69±5.86 | 73.05±6.71 | 66.35±4.07 | 78.42±3.37 | 67.89±6.45 | 80.82±6.66 |
t值 | 0.339 | 7.197 | 0.442 | 6.987 | 0.476 | 8.296 | 0.673 | 7.358 |
P值 | 0.568 | 0.000 | 0.523 | 0.000 | 0.457 | 0.000 | 0.225 | 0.000 |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和一般病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其心血管系统受到相应的病情影响,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更易产生精神紧张、消极、焦虑等状况,这也是制约患者快速痊愈的主要问题所在。如何正确处理好上述问题,协助病人克服紧张、焦虑情绪、消极等情绪,以积极地平和的心理状态接受护理,这是提升护理水准的关键方面。同时,为了做好相应护理工作,获得患者和家人的支持认可、把医疗冲突的风险减至最小化都需要运用双心护理的模式[2]。严格按照护理过程实施,对患者的身心状况做出准确的检测和判断,在准确发现疾病源头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减轻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长时间难以治愈也会让病患产生身心不安、压抑等各种负面身心状态,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但会加重患者的伤害也容易引起医患冲突的出现、阻止了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更好的利用自身主动性能力来提高治疗效率,更快康复
[3]。在心理治疗中,医护人员需要经过培训完成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获得相应的证书,并聘请有心理学知识和专长的心理学专家定期查房,通过与患者近距离的交流,认识其形成悲观心态的原因,找出减轻甚至防止消极情绪出现的途径,让病人可以在精神科医生之前吐露真情,从而排除了心中的紧张、焦虑、消极的心理,用积极健康的心理来应对疾病、配合医护人员的医疗安排和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4]。同时,除了专门的心理指导以外,其他的医师和护士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保持开朗的情绪、以自己的积极状态影响身边的病人,在进行检查、护理以及生活工作过程中多一点微笑、多一句慰问都可以让病人更好的体会到医务人员对他们的关怀,可以减少病人的压力、不安情绪,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照顾[5]。许多情形下,患者之所以对医护工作的开展出现完全不信任或者不配合的情况,正是由于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一直处于完全被动甚至不知所措的状况下,那么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就必须考虑将患者自己的身体状况、良好的护理方法,还有患者需要如何配合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以及痊愈等各种问题都告知给患者及家人,使其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在护理的过程中由于疾病康复速度缓慢,甚至出现反复问题而产生不良情绪。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双心护理模式的患者在生存质量上取得显著的提升,这进一步说明这种护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心血管内科患者时,不仅应重视对患者实施对症的基础治疗,同时还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非常适合应用于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郭建星,张玉平,张慧旭,李海燕,魏静.“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27(28):3154-3155.
[2]孟春丽,王璐.双心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7):306-307.
[3]谭敏.双心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8,24(11):173-174.
[4]刘亚珍.“双心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5(34):119-120.
[5]顾爱芹,殷屹岗,徐红,王立春,倪晓苏.双心护理模式改善心血管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的分析[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3):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