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17
/ 5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徐江浩 ,潘丽杰

浙江丽水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省丽水市  323000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腾飞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到建筑行业,带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建筑行业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部分建设单位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对其他参建单位的统筹协调机制,这会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存在进度缓慢以及效率低下,制约企业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为提高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需要全方面强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重点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实际,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对其管控优化展开具体研究,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现代化管理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现状;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项目类型的日益多样化,积极探索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可避免施工延误,按计划进度进行,确保施工进度,控制企业投资成本。督促各参建单位加强沟通,保证项目按时、按量、安全地完成,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和施工设备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使用,既能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又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作为一名建筑工程的管理者,应敢于尝试引进先进技术,运用与施工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提高施工效率。由于施工过程的复杂性,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因此,各参建单位及工作岗位之间必须进行协调。在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全面实施科学质量管理,实现工程材料的网上注册,减少材料消耗,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政策

中国建筑行业高度重视建设过程的安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确立,到2002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法》,2003年建筑部颁发的《建筑建设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再到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应急管理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责任企业人员处罚的意见》(建质规〔2019〕9号),都体现了国家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深化。政策法规的持续推出,彰显了社会法制的进步,还与建筑工程行业的特点密不可分。在建筑工程,优势是大型工程项目中,普遍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涉及范围广、施工人员多和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这将导致在建筑施工场地可能遇到的风险远高于其他经营场所。因此,作为项目负责人,有必要从风险防控的角度出发,正确估算潜在的风险量度,及时采取各类行之有效的方法,学习科学的风险防控理论,进而优化建筑施工策略,将潜在的风险降至最低。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做好现场施工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施工管理工作要贯穿建筑工程项目,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这样有利于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为了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管理,需要从以下几点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围绕建筑工程的具体内容来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进度、造价、质量控制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入手,这样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第二,围绕着现场建筑工程施工,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及工艺来进行分析,利用完善的建工建筑管理体系来推动工程项目的有效落实;第三,强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管理。建筑质量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在对建筑治疗进行采购、运输、管理以及使用时需要做好必要的管理,同时还要规避出现材料浪费的情况;第四,需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管,促使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施工要求及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同时这样有利于推动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流程来推动各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有利于保证现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第六,在工程项目验收阶段,需要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同时要做好施工环节的安全监控,确保工程项目能够有效的落实。

3 建筑工程管理的原则

3.1 全面性

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中,全面性的体现至关重要,只有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所有要素和所有工序得到全面把关,才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于最终管理效果的优化,避免因为管理漏洞而出现异常问题。基于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注重首先分析明确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所有管理目标,在明确上述五大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细化,由此掌握好自身工作任务,确保相应管理工作较为全面详尽。为了体现出更为理想的建筑工程管理全面性特点,管理人员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一些容易出现混乱问题的目标,尤其是在建筑工程各个施工要素管理上,管理人员就需要综合考虑到施工人员、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关键要素的全面把关,促使这些施工要素能够密切结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要求,保障配置较为适宜合理,能够有效实现施工任务的有序支持,以此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安全有序推进,同时也能够在质量以及经济层面予以优化控制。

3.2 全过程性

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中,全过程性特点也应该引起重视,管理人员应该围绕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综合把关,准确掌握各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要求,进而采取相匹配的策略予以优化控制。基于全过程性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而言,除了在造价管理方面可以发挥出较强的作用价值,往往也可以在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得以运用,由此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解决任何环节存在的管理漏洞。除了上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该基于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把关外,其他管理任务开展中同样也需要体现全过程特点,管理人员除了要重点关注施工现场的把关控制,还应该从前期施工方案优化以及竣工环节予以把关,由此创设出更为理想的管理条件,避免任何因素失控带来的管理漏洞问题。

3.3 协调性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还应该注重凸显协调性,管理人员除了要重点把握上述各个管理任务目标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到这些管理任务目标落实的协调性,规避管理工作执行中可能出现的严重相互矛盾和冲突问题。基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协调性要求来看,管理人员应该立足于全局进行综合考虑,且同时积极协调建筑工程管理的其他参与人员,确保管理工作执行较为协调有序。比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以及造价管理之间均存在着密切联系,在执行某项管理任务时,往往会影响其他管理任务,随之干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效果。这也就需要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中体现协调性,各个部门以及管理人员应该注重互通有无,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予以及时解决和调整,由此更好地确保所有管理目标均可以得到优化落实。

3.4 先进性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还应该重点凸显先进性,以便促使各项建筑工程管理任务均可以得到高效准确落实,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管理人员工作压力。在建筑工程管理的先进性保障中,管理人员应该注重积极引入运用一些先进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更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以便逐步淘汰传统滞后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从技术层面给予管理人员强有力的支持。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中引入运用先进管理技术时,除了要考虑到相应技术手段和建筑工程项目的契合度外,往往还需要重点关注相关技术引入运用的可行性,尤其是对于管理人员,更是需要进行积极关注,以便促使其可以熟练运用先进技术手段,促使这些技术手段得以发挥出应有作用,解决人员因素带来的限制问题。

4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4.1 建筑工程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也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产业支柱。这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也使其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虽然建筑行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仍面临着管理意识薄弱以及管理手段落后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在于建筑管理人员缺乏对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他们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只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季度和企业的未来发展,没有对企业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成本预算等内容进行考量。企业领导层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普遍认为只要做好施工人员管理以及提升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确保进入工程的质量得以有效地完成。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往往会将其经营的目光集中在企业的核心利益上,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生理变化缺乏关注,同时没有对其他的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这就导致企业存在“重效益、轻管理”的经营理念。传统的施工管理方式无法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导致一些施工人员对管理人员所提出的管理方案产生消极的抵触心理,使其不能够心悦诚服地按照管理人员的要求来进行工作,这会导致建筑施工效率得不到提升。

4.2 缺乏专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

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国际施工项目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工程管理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急需培养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从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建设情况来看,项目经理的整体素质偏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这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部分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对工程质量管理目标不清晰,导致工程施工流程模糊,难以深入开展。有的管理人员作风松懈,在建筑生产中遇到问题时无法及时处理。一些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在利益的驱使下,不能坚守自己的原则,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4.3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监管存在问题

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有效落实,建设单位都会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监督管理部门,用来对现场施工的各个环节及各个流程进行监管,然而从绝大多数建设单位内部的监管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过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领导人及管理层对于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不重视所致,这就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造成很大的约束。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及工作标准来进行施工,同时缺乏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这就会导致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同时还会给现场施工带来很多的安全风险,严重者将会导致业主和投资商面临巨大的资金损失,也会给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及后期业主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4.4 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建设单位在实际运行建筑工程项目中缺乏对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近些年,国内建设单位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碳排放,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为突出,对环境响显著。因此,国家目前大力倡导建筑行业朝着绿色发展方向转变,此目标的背后需要国内各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这就离不开对绿色工程项目的资金投入。但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建设单位,尤其是民营建设单位,过于看中项目所带来的收益,尽可能地开源节流,削减企业为发展绿色建筑工程而进行的资金投入,甚至个别企业遵循利益至上,完全忽视绿色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作用,阻碍了绿色建筑工程质量的改进。

4.5 执行标准不统一,难以量化

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监督机制,相比国际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多数情况是在事故发生时(后)才开始对安全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控制;在对预防措施进行审查和监管工作的时候,大多抱着推诿的态度,过于形式化;没有清晰的责任落实,导致进行监管的人员没有监管的权利,有监管权利的人员又不进行管理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监督条例中指出,由项目监理来完成对于项目的日常安全管理监督工作,但是目前负责监理的工作人员在开展监督管理工作的时候,基本都是按业主的指令来开展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业主比较重视的方面,对于业主不重视的内容,基本不予以过问。

5 建筑工程管理中风险的防控措施

5.1 建立健全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的保障,逐步优化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其真正适配于施工技术体系。其中包括人员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和工程技术管理制度五个方面。第一,人员管理制度是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展开的基础,如果工程人员管理制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因此需要将人员管理制度作为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重点,明确人员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确保每个人按照人员管理制度履行职责。第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运用制度来合理规划,对成本进行全面优化,从而达到节约成本的目标。第三,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监督人员按照监管制度监管工程,监管施工人员严格按相关规定要求开展施工,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第四,完善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是整个工程付款等各方面的法律保障,因此需要完善合同的管理制度,合同的监督制度,确保建筑工程合同中的内容合理合法。第五,完善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是伴随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项管理工作,建筑工程加强技术管理可以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合理调度人力、物力、财产等资源,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及工艺,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分析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从而采取合适措施。

5.2 引进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建模

为满足建筑工程管理需求,提高建筑施工质量,引进BIM技术,利用BIM技术中的AUTODESKREVIT软件,将建筑二维施工图中的建筑部件信息全部录入计算机,在编辑界面云端生成了一个建筑结构模型,再将其他结构信息,包括排水、电力、暖通等方面的数据进行集成与整合并上传到云端,通过云模型的不断完善,最终实现对二维建筑图纸的三维建模。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案设计中,REVIT的使用是3D模型构建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建模中,根据一个统一的逻辑结构,将复杂的任务分成若干个中等困难的工作程序—建立一个金字塔型的树型逻辑结构,把一个中等困难的任务分解为许多简单的任务,并使一系列的简单操作标准化,从而确保了简单任务的完成,并根据逻辑结构反向组合工作结果,最后得出结果。建筑专业建模分为如下:①参考普通混凝土模板的大小,选用2m×2m的网格轴线;②将建筑结构竖向构件,如混凝土剪力墙、框架柱子等,与建筑顶板分开,并进行相应的构件信息输入;③将所有的模型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模型。

5.3 落实质量监督管理法制化建设

首先,完善与质量监督相关的法规政策,进而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所以就要求政府部门做好立法工作,加大对建筑行业法制化建设的关注度,并在综合研究原有法律的基础上,结合建筑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实际需求对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删除其中不必要的法规条例,增添满足实际需要的新内容,并应当对现行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以便于更好的落实质量监督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发挥质量监督工作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地方政府需要不断完善与建筑质量监督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在参考我国现行法律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状况,颁布与地方相符的法律法规,以便于满足建筑行业对质量监督工作提出的要求。

5.4 加强项目成本投资控制工作

成本投资控制是建设单位成本管理的重点。第一,编制概算之前,建设单位前期部门应当提前了解编制概算所需的项目相关资料,深入市场调研,并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编制概算,概算完成与发改、财政等部门进行对接,对概算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改,优化概算。第二,成本控制应当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全过程控制是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施工成本作为工程项目的指标,工程项目施工的甲方、设计、勘察、监理、施工方等单位和及个人都参与其中,它与工程参与人员的利益都挂钩。第三,项目的成本控制发生在项目立项到验收结束的各个环节。招标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当前的市场行情对项目成本做出科学合理的估算,从而保证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性。在工程的施工阶段,要督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织安排好施工计划,并保证计划落实,避免造成工期延期而增加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好现场,减少人力、材料等资源的损耗,从而控制好成本。在工程竣工结算阶段,要督促施工单位整理好相关的工程资料,尽快办理审计结算,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第四,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当实时了解建设单位的财务支出运行情况,并针对成本支出情况进行跟进,还要对施工工程成本状况进行预测,以便当资金出现紧张时,及时告知管理人员以便控制成本。

5.5 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

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落实精细化管理理念,对管理内容进行细化,确定管理内容、管理要求、管理标准、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式等,利用理论化制度为具体的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有效引导。对管理责任制度进行完善,要求各个业务部门将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制定明确的KPI要求和对管理层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做到奖罚分明,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可以在工作中约束自己,主动落实管理制度。同时酌情开展中长期激励,有效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增加奖金、提高薪资水平的方式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持续强化工作动力。

5.6 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监督工作

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意识形态与质量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有着直接关系。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参与施工质量监管的各个单位应当彼此协调合作,高度重视施工质量监督工作。负责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人员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详细记录工程监督情况,并需要保留纸质材料。这样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可以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另外,质量监督人员需要意识到建设单位十分重视工程造价,希望通过工程造价管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就需要质量监督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施工设计方案采购符合条件的施工材料和设备,并应当落实质量把控,以便于落实精细化管理工作,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最后,建设单位在向前发展过程中,监管部门应当根据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的要求强化质量监督力度,确保施工程序之间相互衔接,以便于提升施工效率。

5.7 建立系统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全面、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建设项目顺利完成、实现投资全额回报、促进企业健康成长的根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任命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发展规划和管理情况,综合采购、施工人员、成本管理、安全管理,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涵盖了技术管理、质量审批等所有项目建设活动,根据内容、性质和功能制定了制度程序、实施标准、补偿规则、处罚和考核办法,实现了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精细化。例如,按照流程规划和技术方案,技术主管部门必须根据施工图和预算方案列出采购方案,明确每一次执行的质量、规格、技术参数和交货范围。及时设计建筑材料,以改进后续采购流程。一旦项目经理和财务部门核实,采购细节就会被签署、核实,并发送给采购部门。在后续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除了严格按照库存要求采购材料外,还应与技术专家沟通,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要求较高时,技术部门负责人应与采购部门共同完成建筑材料的最终检查。按照管理流程和要求进行原料采购是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也是控制成本的重要措施。绩效考核体系对建筑工程管理也很重要,是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从而避免因工作失误或管理疏忽而导致工程项目出现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5.8 加快组织转型

组织转型是当前建设单位发展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需要重点针对组织机构进行完善和创新,能够根据企业业务发展状态优化组织结构配置,减少在运营成本方面的投入。其次,明确组织机构的定位以及层级要求,并将落实企业发展战略作为主要的目标,将组织机构设置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组织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最后,在组织管理过程中要重视兼顾不同人员的利益,尽量用时间换空间,不要用行政手段一次性颠覆原有组织,尽量用增量价值的分配解决新组织的激励问题。

6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承担着保证施工作业顺利开展的重要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被应用到建筑施工中,同时也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了一些新变化和新要求。因此,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措施的优化和改进成为当务之急,这需要建设单位在明确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工作内容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入手,梳理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因素,并探讨切实有效的管理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亦博,邓权效,雷林坤.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119.

[2] 李红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合约风险[J].建材与装饰,2017(42):90.

[3] 向坤.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140.

[4] 冯晓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要点[J].山东工业技术,2017(14):108.

[5] 陈承欣.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江西建材,2017(12):279+283.

[6] 廖进.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11):107-108.

[7] 王栋,马红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7(02):158.

[8] 纪英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风险管理研究[J].福建建材,2016(0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