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八步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雅安625000
很多的疾病都可能会导致咳嗽的出现,比如普通的感冒可能会引起咳嗽,咽炎也会引起咳嗽,支气管炎也会引起咳嗽,急性咽喉炎,肺炎也会导致明显的咳嗽出现,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不应该选择单一的方法,一定要把多种方法结合在一起,才有着更好的效果。
1.导致咳嗽的原因
1.1普通感冒
感冒就是因为病毒进入到人体所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而如果病毒不断的侵入呼吸道的黏膜,自然就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也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发炎。此时病人也会出现咳嗽,打喷嚏,又或者是流鼻涕等症状。
1.2咽炎
咽炎可能会单独发生,也可能会和扁桃体炎又或者是其他的炎症一起出现,这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非特异性炎症,会导致病人出现很多症状,首先就会感觉到咽喉部位有明显的疼痛感,也会经常性的咳嗽,而这种顽固的咳嗽基本上治疗也存在一定难度,所以千万不要耽搁。
1.3支气管炎
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如果没有得到控制也可能会形成支气管炎,在最初的时候仅仅只是普通的干咳,但是支气管炎发病比较急,伴随着病情逐渐的严重,病人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首先会恶心呕吐,后期也会出现剧烈的咳嗽。支气管炎症在进入到冬季之后,整体的症状会更加的明显,所以首先就需要积极的接受治疗。
1.4急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虽然说很容易恢复,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并不是特别的容易,因为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会伴有明显的声音嘶哑,也同样会出现干咳的症状,所以也建议一旦出现之后就应该治疗。
1.5肺炎
肺炎是因为在患有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没有及时接受治疗所导致病情加重的一种表现,会伴有明显的发热,咳嗽等症状,而且痰液中也会带有血液。
2.中医咳嗽辩证
通常情况下,中医对于咳嗽的患者,主要根据以下三方面进行辨证:
2.1辨外感内伤
如果是外感咳嗽,多起病急,病程短,并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如果是内伤咳嗽,则起病较慢,病程较长,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2.2辨证候虚实
一般如果是外感咳嗽,多为实证,而内伤咳嗽则多为虚实夹杂,或虚中夹实,或因实致虚;
2.3辨咳嗽及咳痰特点
常见的包括咳而少痰属于燥热、气火、阴虚;痰多属于湿痰、痰热、虚寒;痰黄黏稠属热;咳吐血痰为肺热或阴虚;稀白痰属寒等。
3.中医咳嗽辩证治疗
3.1外感咳嗽
3.1.1风寒袭肺
三拗场合止嗽散。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 咳嗽较甚者加矮地茶、金沸草祛痰止咳;咽痒甚者,加牛蒡子、蝉蜕祛风止痒;鼻塞声重加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若挟痰湿,咳而痰粘,胸闷,苔腻者,加半夏、厚朴、茯苓燥湿化痰;表寒未解,里有郁热,热为寒遏,咳嗽音嘎,气息似喘,痰粘稠,口渴心烦,或有身热者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解表清里。
3.1.2风热犯肺
方药:桑菊饮。 本方用桑叶、菊花、薄荷疏风散邪,宣透风热,杏仁、桔梗、甘草轻宣肺气,祛痰止咳;连翘、芦根清热生津。咳嗽甚者加前胡、枇杷叶、浙贝母清宣肺气,化痰止咳;肺热内盛加黄芩、知母清肺泄热;咽痛、声嘎,加射干、山豆根清热利咽;若风热伤络,见鼻衄或痰中带血丝者,加白茅根、生地凉血止血;夏令挟暑加六一散、鲜荷叶清解暑热。
3.1.3风燥伤肺
方药:桑杏汤。 方中桑叶、豆豉疏风解表,清宣燥热;杏仁、贝母肃肺止咳;南沙参、梨皮、山桅清热润燥生津。 若津伤较甚者加麦冬、玉竹滋养肺阴;热重者前加生石膏、知母清肺泄热;痰中夹血加生地、白茅根清热凉血止血。 另有凉燥伤肺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首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药用苏叶、杏仁、前胡辛以宣散,紫花、款冬花、百部、甘草温润止咳。若恶寒甚、无汗,可配荆芥、防风以解表发汗。
3.2内伤咳嗽
3.2.1痰湿蕴肺
方药:二陈汤会三子养亲汤。 方用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以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以止咳。方中以白芥子温肺利气,畅隔消痰;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则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三者合用,痰化、食消、气顺。苏子长于降气,气逆不降者以此为主;白芥子长于畅隔,胁痛痰多者以此为主;莱菔子长于消食导滞,食少脘痞者以此为主。三者皆行气祛痰之药,又能在治痰中各展其长。 若寒痰较重,痰粘白如泡沫,怯寒背冷,加干姜、细辛以温肺化痰;脾虚证候明显者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症情平稳后可取六君子汤加减以资调理。
3.2.2痰热郁肺
方药:清金化痰汤。 方中用黄芩、山栀、知母、桑白皮清泄肺热;茯苓、贝母、栝楼、桔梗、陈皮、甘草化痰止咳;麦冬养阴润肺以宁咳。若痰热郁蒸,痰黄如脓或有热腥味,加鱼腥草、金荞麦根、象贝母、冬瓜仁等清化痰热;胸满咳逆,痰涌,便秘配葶苈子、大黄泻肺通腑以逐痰;痰热伤津,口干,舌红少津配北沙参、天冬、花粉养阴生津。
3.2.3肝火犯肺
方药: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 方中用青黛、海蛤壳清肝化痰;黄芩、桑白皮、地骨皮清泻肺热;粳米、甘草和中养胃,使泻肺而不伤脾胃。二方相合,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火旺者加山栀、丹皮清肝泻火;胸闷气逆,加葶苈子、栝蒌利气降逆;胸痛配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痰粘难咯加海浮石、贝母、冬瓜仁清热豁痰;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百合、麦冬、诃子养阴生津敛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