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 要:家书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生动文本,被西方学者称为“最温和的艺术”。在我国古代,铺张白纸,修一方尺,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抒发方式。可见,家书是我国古代文人抒发思乡情怀的重要方式。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眼见为实,这些均与家书文化代代相关与人们日常生活相融,最终形成独特的家书文化。文章结合家书功能分析家书独特的史学研究价值,仅供参考。
关键词:家书;价值;史学;分析
引言:家书是国人在每个家庭里鲜活社会生活的原初纪录,是国人在大小史交织中的一份史料。所谓“家书”,有三个含义。一是指存世地点,是还未被各种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的家庭信件,也就是由私人保管的家庭成员和朋友们的往来信件。这些信件大多来自于普通民众,但也有一些著名人士的信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信件经常会出现在拍卖会上。二是认为写家书的人不一定是著名之人,也不一定是精英,更多的是平民百姓,其写的家书就是平民百姓的家书,不是名人的家书。三是关于家书,纵观其发展历程,自清末至民国时期,再到近现代,其经历由士大夫阶层向平民阶层的民间化发展过程。实质上,若想对家书独特的史学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家书含义及其在各个阶段的历史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一、家书概述
家书又被称为尺牍或尺翰,是家庭成员之间用来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在非信息时代,家书是一种很常见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通过叙事表意及表达感情,发挥着表达期望、阐释主张的作用。人们以家书为媒介,将情绪和情感倾泻在宣纸上。对接到家书的人来讲,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感到自己受到了他人安慰。我国传统家书,重视名称不讹误,强调行款正确性,重视封口规律性,家书提倡用纸和墨的搭配,追求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强调实质和表面的完美结合。从某种程度上讲,家书集文学、历史、美学、文字和文献为一体,在各个时代家书名称各不相同,如“尺素玉”“锦书”等,但均反映了我国“家书”文化底蕴深厚[1]。总之,家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较微丰富的功能,能进行书信交流以及表达情感,家书自古以来便开始流传,至今仍未消逝,其已经成为后辈人心中的特殊文化。
二、家书功能分析
在遥远的古代,通讯十分落后, “家书”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往来信件。现代家书已不仅仅是一种对传统家书文化的回忆和对良好家风的传承,其更多地反映出在日常高压生活中,人们对慢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亲情理解的心理需求。有关家书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相互报告本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家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增进家庭成员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人们在异国他乡时,总是会担心自己的亲人,恰好就可以通过家书让彼此了解自己的近况。(2)家书有益于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家书最大功能就是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家长对子女的引导与鼓励、问候与祝福、关心与关怀都充满温暖与融洽的氛围。家书是一种有效表达家人之间相互关心和关爱的方法,越到紧急时刻,家书所传达出来的情感就越发可贵,家书能在亲人、家人之间交互情感,成为双方沟通和联系的桥梁,深受人们喜爱。
三、家书独特的史学研究价值
(一)家书历史价值
作为史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家书的真实性、生动性、广泛性和个人性,使其能充实历史的具体内容,使大历史“表情”更加生动。家书内容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人物生活状况以及其精神生活,可以为社会史的研究带来生机,也可以为撰写个人、家庭、私人生活的历史提供宝贵的资料[2]。
我国传统家书是社会变化与文明演化的微观记录,大多家书都具备历史、道德、书法、文艺等方面的价值,属于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符号。家书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文化媒体,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家庭成员、亲友间传达消息、进行感情交流的作用,承载着华夏人的血脉文化、道德基因,将人类的亲情、家国情谊联系在一起。对中国人来讲,家庭是传递与接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第一个实践的地方,也是其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的家风怎样,在其中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的因素就是家训,家训好则家风好,家风好则子女优秀,子女优秀则家业繁荣,家业繁荣则天下治。家族传统的发扬光大,则是靠着前辈的口口相传。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家书是一种很好的家训方式,父母把自己的道德修养、人格修养、对生活的理解、对知识的追求,用来培养自己的孩子,此种家书流传很广,影响力较大,如颜氏家书、朱氏家书、诸葛亮家书、孔融家书、鲁迅家书等,这些家书都是慷慨激昂、言之凿凿,告诫后人,让后人受益,其中的启发、熏陶、劝诫、告诫、引导作用历久不衰。尤其是近代著名的梁启超,其在自己的著作中,留下的家书超过2000份,几乎占据了其全部著作的十分之一。梁任公通过家书,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关爱,教导其如何“开窍”,培养孩子道德品质,让孩子勤奋好学及以德服人,并通过家书,与自己的孩子公平公正地讨论政治大事,讨论人生道理,在父亲影响下,他的九个孩子,都取得了极大成就,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三人均成了举世闻名的国家级学者。
(二)伦理教育价值
在书写家书时,必须遵守一定的格式和礼节,并集中体现出真实的人际交往的准则。不管是长者对后辈的关怀和教导,或者是后辈对前辈的感激和孝顺,乃至是手足之间的互相帮助,夫妇和爱人之间的相亲相爱,这些都是中华传统道德的缩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这些通常都会在家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3]。
在古代,家书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种普遍的问题。古代以家训为主,以“修身”“治家”和“读书”为核心,家书是家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家书和家训又是家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家书 “一人一封”的传布效果,以及“一人一封”的情感、思想和内容的统一,使其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教育交流形式。在家庭教育中,最大问题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而家书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中,拥有着其他方式无法相比的优点,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关键。
(三)艺术价值
相对于刻意创造的书写,家书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抒发情感的形式,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故事和真切的情感。一些家书条理清晰,内容十分生动,文笔和修辞运用得恰到好处,被当作文章来朗读。从家书中的笺中,可以看到书写人的人生趣味,也可以看到民间艺术的美学发展过程。
(四)档案价值
作为家族文件的一种,家书不仅是一种“社会记忆”的文件,而且是一种“社会记忆”的主要载体,反映平民的“社会记忆”。家书是一种对家族文件的搜集,家书可以为平民社会记忆的构建提供更多的素材。同时,家书还可以通过展览、出版和数字化等方式,实现对社会记忆的有效传承。其中,以闽粤侨批最为典型。侨批,即由海外华人向本国寄送的具有通讯、汇款等双重作用的信件,也被称为“银信件”,是中国华人特有的一类信件,属于我国华人家庭信件的一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五)情感价值
中国是一个以亲情、友谊、故乡为核心的人情社会,家书在中国人传统生活中,尤其是在表达自己的感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管是世家大族,亦或是山野村夫,其写出来的信件,都展现了发自内心的力量。因此,家书不应该是一个被遗忘的话题,应成为后辈人铭记的文化[4]。
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革命先烈为祖国献出了许多珍贵的家书,如《红色家书》《重读抗战家书》等,这些都被编成了书籍。饱含革命精神的信件,有的是在战场上奋笔疾书,有的是在病入膏肓时而作,有的则是在敌人血色监狱里创作而出。革命英烈家书是用自己的生命与血液凝聚而成的著作,凝聚着革命英烈的理想信念和浩然正气,抒发着革命英烈的热爱、仇恨与壮志豪情等情感,已变成了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铸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变成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近几年,伴随全民阅读活动开展,出了一波革命英烈家书的出版热、阅读热和评奖热风潮,收录了一百多份抗日英烈的动人家书,展示抗日英雄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告诫后辈要牢记历史、创造和平,充分肯定革命英烈家书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又如,在古代文人的点缀下,家书从一种表达感情、交流思想的独有方式,逐渐演变成一种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并最终变成了一种可以让后代受益的珍贵文化遗产。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以书信的形式,直接表述了自己的政见及对变法的态度,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部经典之作,影响万千后世。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则是以书信的方式,尽情倾诉自己对裴迪的信赖与赞赏,在有唐时成了一部佳作。《苦笋贴》以“信札体”的形式表现出书法的线条之美,字迹之圆锋正,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重要仿照。可见,中国家书历史也是一段艺术史,而这些独特的方块字,在特殊信纸上所写出的文字,其笔画与纸张的完美结合,看起来浑然天成,简直就是一件艺术的杰作及一件文艺的珍品,带来诸多审美享受。
结束语:综上所述,家书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与零碎的即时通讯方式相比,家书具有充分表达、时空延迟和风格灵活等优点,家书可以将写信人的内心世界完全展示出来,让其文字充满真情大义和家国情怀。可见,家书文化既有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又有其独特的时代性。所以,社会大众应该持续扩大家书征集范围,对其进行科学保管,并对其进行系统整理及有效利用,加大对家书的研究力度,对其进行系统性发掘,使其能更好地与社会生活相融合,促使家书的独特史学价值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鹏皓, 姚远, 张婷. 老一辈审计人红色家书的精神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 审计观察, 2022(7):6.
[2] 赵辉. 红色家书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J]. 高教论坛,2021(10):6-9,12.
[3]高文革,赵海军. 论家书独特的史学研究价值[J]. 学理论,2018(5):142-144.
[4]张善勤.家书往来,共建共育共成长[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2(4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