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18000 浙江 台州
摘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了促进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山头郑村的保护与建设,以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山头郑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具体从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展示利用规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析,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山头郑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0引言
山头郑村位于天台县南部,地处南屏乡中部,紧邻南屏乡驻地,距南黄古道1公里、距天台县城10公里、距临海市区27公里,区内交通以605乡道(滩山线)连接幸福路及104国道等。山头郑村是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众多,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历史文化价值
1.1山水文化
山头郑古村落选址于丘陵山地地形,四面环山,村庄南侧一条瑞溪自西向东沿村庄南部环流而过。村庄整体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山水格局可谓金带环抱、山清水秀、植物繁茂。
1.2建筑文化
山头郑村规模较大,村落格局保存较为完整,有较为完整的传统建筑,形成自己的建筑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民国年间洋房的博物馆。
1.3名人文化
山头郑村历史悠久,名人众多。孟五公元致和戊辰游猎至天台南山,入赘叶郡马之女,为山头郑村及南山郑氏始祖。郑象南清乾隆年间在小宗祠道德堂前厅创办经馆,延师讲学,称上书房,后又在瑞屏街前院办启蒙馆,称下书房,上下书房合称通德书院。
2村落格局特色
2.1 村落格局
山头郑古村坐北朝南,周围群山连绵,环抱古村,一条瑞溪自西向东呈180度弧形在村南环流而过,村内的暗水道形如秤钩布设,曲水回流,缠绕家家户户。村内有一条千米瑞屏古街,与瑞溪几近平行,成为村的主要街巷,各条支巷如蛛网般连接家家户户。全村形如一艘庞大的古船。
3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3.1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山头郑村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为镇龙桥。镇龙桥建于清代,位于村东南大淡溪上,与水中倒影组成全圆,与桥身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3.2历史建筑
山头郑村历史建筑有2处,分别是郑仁山故居和郑少卿故居,均为天台县第五批历史建筑,建于民国时期。其中,郑仁山故居为四层洋房民居,是山头郑民国洋房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郑少卿故居为中西合璧的单向四合院,解放后曾长期作为邮电所使用。
3.3传统风貌建筑
山头郑村有传统风貌建筑4处,分别为听泉楼、依山傍水楼、樟岭头四合院和孝友堂。其中,听泉楼建于民国期间,其他3处建筑建于清代期间。听泉楼为两层小洋楼四合院,其外墙顺溪流地势而筑,呈优美弧形。孝友堂位于山头郑村中心位置,因解放前由学校使用,后因扩充操场被拆,现已按史料记载复原,作为郑氏宗祠。
3.4历史环境要素
山头郑村历史环境要素有瑞屏古街、猎弹将军神龛、“恩光”木牌坊遗址、3处古井、5棵古树和一条瑞溪。千米长的瑞屏古街,与瑞溪平行贯穿村中心,是县城通往台州府地的古官道,古街有百货、副食、肉铺、柴木、“当店”、“印染坊”、“大药房”等店铺,“小上海”的美名就应运而生。村内瑞溪于村庄南侧自西向东呈弧形环流而过,因地形高差,形成多处叠水,溪声潺潺。
4村庄保护规划
4.1历史格局与传统风貌保护规划
4.1.1山水格局保护
严格保护与历史村落选址和格局相关的山脉和水体。重点保护瑞溪和村落周边山岗,保护瑞溪水体与岸线形态,保护现有水系走向,改善水质环境;整治改善溪水两岸的空间环境,按传统形式修缮驳岸、踏足等保护河岸埠头原貌,营建宜人的滨水空间。
4.1.2历史格局保护
保护和控制瑞屏古街、府前路、学前路、后堂路及其他传统巷弄的名称、走向、尺度和传统风貌不变。保护传统街巷内的建筑山墙、院墙门洞、古井、绿化植被、院落等街巷历史风貌要素不被破坏。
4.2建筑保护与整治
规划结合建筑风貌、建筑保护等级和保护价值、建筑质量、建筑年代、建筑高度等现状要素,对规划范围内所有建筑提出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改造、拆除六类分类保护和整治措施。
(1)保护类建筑
对于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镇龙桥,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严格保护。积极推进其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确保文化遗存的安全及历史风貌的完整。
(2)修善类建筑
规划对2处历史建筑及6处建议历史建筑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关于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进行修缮。规划对建筑残缺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拆除建筑院落中搭建或违章部分,恢复其历史格局。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并设置相应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3)改善类建筑
规划对具有一定传统风貌,质量好或一般,与整体建筑风貌相协调,位于建筑控制地带内,能够较好的反映村庄历史文化特色和发展历程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改善。保持和延续建筑外观形式、风格及色彩,修缮外观风貌受到破坏和影响的部分,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细部构件或装饰物,其内部允许进行改善和更新,以改善居住和使用条件。
(4)保留类建筑
规划对与传统风貌相协调且建筑质量较好的其他建筑加以保留。与传统风貌协调的建筑中,质量评定为“好、一般”的建筑,保留其现状,保持风貌与传统建筑基本协调,结合建筑整治周边环境,根据文化展示的需要,可改变原有使用功能或增加所需设施等。
(5)整治改造类建筑
规划对与传统风貌不协调或质量不佳的其他建筑进行整治改造。对风貌不协调但影响不大的其他建筑可采用立面整治维修、使用功能置换、周边环境整治等方法,使其符合历史风貌的要求。
(6)拆除类建筑
规划对已完全坍塌损毁、违章搭建、临时简易棚等建筑,以及风貌、质量极差的不协调建筑,无法通过整治使其与传统风貌相协调的其他建筑进行拆除。当建筑位于保护范围内,根据规划需要可以拆除、或在原址重建与其传统风貌相协调的民居建筑,也可开辟为绿地或开敞空间。
4.3展示利用规划
4.3.1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规划
规划利用名人旧居、历史建筑如郑仁山故居、郑少卿故居、通德书院,设置展览馆、博物馆。结合郑氏宗祠、猎弹将军神龛、庙宇等举行祈福、朝拜、祭拜、寻根问祖等活动。通过修缮改造传统风貌建筑,植入全新功能,可打造艺术家院落、精品民宿、手工艺作坊等。
4.3.2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规划
规划结合郑仁山故居、郑少卿故居、通德书院等,设置展示牌,介绍村庄历史沿革、名人轶事、历史传说等,举办书法展、艺术展览等,以更好的展示、宣传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规划开辟瑞屏古街,用于展示、制作、销售山头郑村传统手工艺品和农副特产,如苎布、印染、箍桶、做六盒担、打石磨、小筒匠、缀鞋、蓑衣棕棚等。挖掘村庄文化内涵,编写剧本,拍摄宣传视频,对山头郑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的展示和宣传。
5结语
本文所探究的保护规划内容和方法已经在天台县南屏乡山头郑村历史文化名村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使得村内历史风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也促进了山头郑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村庄生产生活与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李秉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原则【J】.城市经济,2004(5).
【3】程堂明,卢凯,陶冠军.记忆传承乡愁文化 保护发展传统村落——以龙潭肖村保护发展方法【J】.小城镇建设,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