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平和县华美小学
学习就是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联结,联结的延展与优化形成了一个人的认知结构,联结的广度与速度决定了学习的深度与效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联结学习方式,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由此及彼,理清文脉
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喜欢阅读令人兴奋的部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于复杂的文本,如时空交错,明暗线交织,人物、事件交叉,就更不喜欢了,即使是阅读了,也常常是捡了芝麻丢西瓜,抓不住重点。“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文本的“领”,即文本隐藏的“线头”。阅读时抓住文本的“线头”,便可理清文脉,联成整体,从而领会文本的内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将文本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等要素列出来,比一比、联一联、理一理、问一问,由此及彼,理清文脉。比如,《跳水》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经典小说,故事不长,人物不多,关系却有点儿复杂:水手、船长、孩子、猴子,还有帽子。薛法根老师针对学生阅读时的迷茫之处,只提了一个问题,学生便厘清了脉络,抓住了“线头”,读懂了小说:究竟是谁把孩子一步一步推向险境的?有的学生说是猴子,摘了孩子的帽子,一边往上爬一边逗孩子,逗他生气,最终把孩子“逗”上桅杆顶端的横木上,使孩子陷入绝境;有的说是水手,拿猴子取乐,非但不制止放肆的猴子,反而不停地大笑,笑掉了孩子的面子,最终把孩子“笑”到了险境;有的说是孩子,被猴子逗得生气了,被水手笑得冲动了,最终把自己“气”到了绝境。看来,小说的情节是由猴子、水手、孩子三者共同推动的,而背后的“推手”正是小说家,那根“线头”就是“危机”。小说家用一顶“帽子”一步一步地制造了一个扣人心弦的“危机”,而后船长机智果断地解决了这个“危机”。阅读这篇小说,就是要抓住“危机”这个“线头”,逆推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多重因果关系,由此及彼,理出文脉,读懂小说的情节发展,读懂小说家独具匠心的构思和用意。
二、由线组块,显现结构
如果在学习时,打破原有语序,将线性排列的语句重新排列,呈现语段结构,就能显露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总分、并列、因果、承接、转折、递进等关系,以及交替组合形成更为复杂的意义关系,从而学会像作者那样思考问题,像作者那样构思表达。比如,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是一篇逻辑严密的演讲稿。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为人民服务》时需要缩短时代距离、认识距离、情感距离和语言距离。在教学时,笔者将第二、三自然段的语句打破语序,进行上下排列,让学生紧扣关键词,梳理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由线到块,呈现了第二自然段“三段论”的结构。把握了语段结构,学生就能学习迁移运用,依据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导出结论,就能对不同人物的死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念才能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内心。
第三自然段,呈现的是“总与分”的关系结构,展示的是“归纳”与“演绎”的思维过程。把握了这样一个说理的“总分结构”,学到了这样一个“归纳与演绎”的思维过程,学生就能将一个道理的论说过程有逻辑地充分展开,在实践中提高论说水平。
三、由人及我,彰显“文心”
作者通过构思、行文构段、过渡照应、遣词造句,表达着主旨。每一篇文章都有“文心”。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写了什么”,还要能触摸作者的文心,认识“怎么写”以及“为何这么写”,生长创造语言之美的能力。联结学习,要求学生既要凭借语言文字走进文本,也要走出文本,找准自己与作者表达水平之间的差距,由人及我,巧妙联结,从而逐步“长”出自己的文心。如《火烧云》一文,写尽了火烧云的色彩与形状之美。教学中,让学生在感受火烧云之美的同时,更要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表达之美,“倒”过来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联系学生的已有水平,对照作者的表达水平,找到差距:1.作者借助地面上人和物的色彩变化,间接写霞光。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在霞光的映照下,变得那么神奇,最妙的是这一句“您老人家必定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教学中,我们不妨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请你借用文中的这些人和物,将“炎炎夏日,烈日当空”写成一段话,重要的是,不能出现“热”这个字。这个有难度的挑战,考验学生的表达能力。2.作者这么写火烧云的颜色:先写单色,红彤彤、金灿灿;再写双色,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最后写比喻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显然,这样分类写,写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运用这个办法,可以将“事物的变化之美”写得更丰富、更清楚。3.作者写火烧云的形状,是将每一个形状的变化过程,从出现到变化,最后到变没了,一步一步写清楚。如果学生能学到这一招儿,那么把过程“写具体”就不再是难事了。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在“比一比、改一改、议一议、试一试”等学习活动中,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相得益彰。学生读着他人的文字,对照自己的水平,找到其中的差距,在由人及我中,实现“言”与“意”的转换,领悟理解与运用语文的基本规律,并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言语智能的发展,让“文心”得以生长。
联结是一种语文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语文学科中的联结性学习无处不在:在识字中注重音、形、义的联系;在文本中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上下文的过渡、前后文的呼应;在阅读理解中重视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联系时代背景等,语文学习就是在语境中建立与把握“外显语序与内隐意脉”的多重联结,由言及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运用联结学习方式,切实提高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