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县居仁镇人民政府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小微水体一般指的是小水塘、小沟或是小渠等积水坑,尽管这些积水坑的面积非常小,依旧存在水体污染问题。然而,很多人认为小微水体污染就像是疥癣之疾,无需过多关注。实际上,小微水体污染同样会对自然界造成影响。对此,本文先对黑臭水体的定义与分级做了简单介绍,接着分析了黑臭水治理当前存在哪些弊端,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治思路与保障措施。
关键词:黑臭水;污染;整治思路
1 关于黑臭水体的定义、分级
黑臭水体指的是,由于纳入过量的污染物,导致水体变黑、发臭,这类水体与我国的水质标准完全不符,而且低于2.0 mg/L的溶解氧。一般来说,城乡结合部或城市建成区等区域的污染程度较大、人口十分密集,同时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很容易出现黑臭水体。按照黑臭程度可将水体分成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这两个等级。通常,小微黑臭水体需明确以下两点:1.必须是建成区范围内的水体,或者说黑臭水体就在居民身边;2.将“黑”和“臭”作为界定依据,比如水体看上去不洁净,或水体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时需参考附近居民的意见。
2 黑臭水体治理中存在的弊端
2.1 治理机制有待加强
水治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治理水域,除了污水排放部门需做好黑臭水治理工作以外,还要其他单位的参与,这样才能将问题彻底解决好。然而,目前这些单位并未统一方向,这样不仅增大了协调难度,而且不能有效的实施治理方案。
2.2 治理规范欠缺
当前,我国并未针对乡镇黑臭水体提出统一的治理方针,虽然地方政府意识到必须有效治理黑臭水体,但并未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因此,许多地方一直没有做出实际行动,导致黑臭水体问题一直到得不到解决,进而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2.3 治理方法不严谨
许多乡镇并未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治理黑臭水体,由于治理方法缺乏科学性,导致乡镇环境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快速解决污染流域问题,采用了应急治理方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应付上级考察,然而却加重了污染情况,而且乡镇水源质量明显下降。其次,由于采用的治理方法缺乏系统性,导致乡镇黑臭水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
3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技术
3.1 小微黑臭水体治理思路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即便是治理小微黑臭水体也要引起重视,应该与河长制的河道治理相结合。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治理思路:首先进行全面的污染源调查,(包括明确汇水面积、调查排水管线、调查排污口门、调查面源、对底泥进行取样化验、整理相关资料),对于黑臭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治理措施和方案(包括分散处理、水体生态的修复、底泥的清理、岸边及河道清理、对于周边排污口门提出整改或关停),按照河长制制度进行考核(包括加大小微水体周围居民的宣传教育力度、强化管养维护、加强巡查治理)。
3.2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
3.2.1 排污口截污
针对河道污染物特点,制定了河道黑臭水体治理措施,总体上大致分为两种截流方式,将河道沿线对沿线20个漏排口进行截流,污水全部截入污水管网。根据不同的排污口采用不同的方法:(1)在河床挡土墙上固定污水收集管汇集居民散排口后接入现状入涵排水管,以消减污染物排放总量。(2)搭配区域网管的构建,根据已有的污水处理站,设置截流井将混流口污水截流至现状污水管道,达到没有污水直排的目的。同时在现状混流管上设置槽式截流井并采用DN400的截污管将污水截流到敷设的现状污水管中,有效截流旱时污水和初期雨水。3.2.2水生生物
针对小微水体生境被破坏问题,可利用水生生物净化构建良性生态系统。水生生物净化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水生植物净化,另一种是水生动物净化。水生植物净化是利用植物本身对污染物有吸附、过滤作用且能够与浮游植物竞争营养物质或释放克藻物质,抑制藻类生长;水生动物净化,是在水生植物生态系统中的基础上引入滤食性动物以及底栖软体动物为主的水生动物,使得生态系统趋于完善,增加水质净化效果。水生生物净化绿色环保、耗能低、效果好,有利于实现水体营养平衡,促进水生态系统恢复。但是在水生生物的选用方面要注意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筛选确定本地先锋物种,同时也要注意水生动植物死亡腐烂带来二次污染。水生植物的类型不同,可产生不同的水质净化效果,如挺水植物常用于净化底泥污染,沉水植物能增加底泥表层溶解氧含量,减少湖底扰动,抑制间隙水物质释放。在实际应用中选用多种类型植物组合的形式进行修复,能够起到取长补短,稳定净化效果且生物多样性高,有利于生态系统恢复。
3.2.3 底泥疏浚
针对乡镇营养盐、有机污染物等内源污染严重,可采取底泥疏浚措施,将底泥挖除并去除沉积的污染物。但疏浚工程量大,且其造价非常高,同时底泥疏浚容易改变沉积物性质以及生物群落组成。所以,实施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挖泥量与挖掘深度,避免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3.2.4 人工曝气
针对乡镇重度黑臭小微水体缺氧问题,可采用人工曝气技术。通过向水中充氧或空气,使小微水体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氧气,提高生物化学反应速率,从而降低水体恶化程度,使有机污染严重的缺氧水体向富氧状态转化,从而氧化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提高相关微生物活性,以此来降解有机质,消除黑臭物质;另一方面,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金属氧化物沉积在水底能够与底泥细颗粒、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耦合形成保护层,有效减少间隙水物质的释放,对水体产生净化效果。这种方法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投资少、运行简单。部分研究表明人工曝气有利于促进碳、氮、硫循环相关细菌的生长,为优化水质净化技术组合提供思路。
4 黑臭水体治理的保障措施
4.1 分类梳理,精准施策
对黑臭水体进行调查评估时,需遵循“一水一策”原则。例如,调查评估乡镇沟道以及河流时,应侧重污染物浓度、来源以及排放规律,包括管道缺陷等方面。结合具体的调查评估结果,根据黑臭水体的特点,以此编制有效可行的整治方案。
4.2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长效机制
首先,完善财政资金保障制度。财政预算管理需纳入污水处理费,同时加快专项经费制度的建立,保证污水处理设施能够顺畅的运行,对于不足的部分,财政应当全额补贴。其次,严格管控污水源头。实施治理措施之后,严禁排放新的污水,避免出现“黑臭复发”现象。再者,职能部门应当相互协作,严格执法,对于违法排污行为,必须进行严厉查处,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并实行分类管理。最后,充分运用评估检验结果,根据河道水质对治理成效进行评估检验,并做到查缺补漏,这样才能提升治理能力。
4.3加强监督,提高治理效果
为了有效治理乡镇黑臭水体,必须提高公众参与度,并加大公众监督力度。事实上,公众参与可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当然各级政府也要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与社会组织者进行交流合作,加大对举报监督渠道的宣传力度。例如,可在网站上发布与黑臭水体治理有关的信息,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及时回复处理进度并将其公之于众。
结束语
随着乡镇水污染的问题逐渐严峻,目前我国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无法和乡镇的发展与人们的需求相适应,治理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问题。由于黑臭水体具有复杂的成因,且其存在较大的治理难度,所以在治理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相应的治理技术,保证治理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努力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大的治理效果,进而增加治理效益,推动我国黑臭水体治理长制久清。
参考文献:
[1] 蒋艳君.黑臭水体治理形势下潮汐河网地区活水循环关键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4):108~109.
[2] 马颖卓.上海 推动河长制从“有名”迈向“有实” 全力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J].中国水利,2018(24):142~145.
[3] 胡新兵.不信清泉唤不回——江苏省无锡市政协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专项民主监督记事[J].中国政协,2018(24):68~69.
(可否增加一些北方乡镇类的参考文献内容)所在地区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居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