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成(杭州)皮具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制造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一个国家想要实现长期繁荣发展目标,就必须具备一个庞大的制造业生产体系。当前,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手段。尤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此消彼长的制造业实力,势必会对各国的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影响。受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影响,产业空心化问题越来越明显,导致各国经济迅速衰退,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本国振兴经济,采取措施打压竞争对手,导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受到阻碍。所以,本文将对国内制造业升级转型的主要原因展开分析,探索转型升级过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改进对策,旨在为我国制造业更加长远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引言:
结合国际市场竞争现状来看,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普遍拥有生产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制造业,可以说,制造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我国针对不同产业相继出台了各种升级转型扶持政策,为制造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尤其“十三五”期间,国内制造业迎来了摆脱金融危机、实现健康发展目标的机会。这一背景下,各地区制造业必须要抓住机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并积极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升级转型成功经验,针对自身发展实际情况,探索行之有效的发展路径,从而使我国尽快从制造大国发展为制造强国,以此来提升综合国力。
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的主要原因
我国传统制造业起步较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有限、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只能依靠加工国外品牌获取经济利益。一旦订单减少,则会为企业生存发展造成威胁。例如:2000年左右,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等手机品牌广为流行,所以当时我国制造业的订单相对较多。但随着科技迅速发展,这些品牌日渐衰落,导致代加工厂订单大幅度减少,使得企业发展寸步难行,进而引发了职工下岗等一系列问题[1]。结合欧美等国家经济建设情况来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也会及时转型升级,也就是重视高端产业发展,将低端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以此来创造最大化利润空间。例如:日本作为制造强国,在制造业升级转型中逐渐将落后的制鞋加工业转移到泰国和台湾,而本国则将生产重点放在高端产品领域,这也是日本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地位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想要进军国际市场,快速成为制造强国,就要给予转型升级相应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实施。
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一)品牌意识不足,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数量较少
我国制造业在以往发展中,主要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除了海尔、华为等品牌外,拥有的国际知名品牌屈指可数,大部分制造企业都为代加工厂,也就是依靠加工国外品牌赚取加工费。这也使得我国加工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认可度不高、消费群体规模不大,影响力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制造业。所以,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必须要提高品牌意识,并注重生产高端产品,以此来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2]。
(二)严重缺乏具备专利权的高新技术
我国制造业在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不断创新改革背景下,虽然掌握了很多产品生产方面的先进核心技术,但绝大部分产品的核心生产技术依然需要依靠进口,如电子产品中的芯片、汽车产品中的发动机等。另外,自专利法颁布并落实后,我国制造业生产的很多商品需要通过国外专利授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从制造大国发展为制造强国的步伐,导致国内制造业长期以来只能依靠生产中低端产品生存。
(三)营销渠道被发达国家控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制造业才开始逐渐壮大,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市场中的大部分营销渠道已经提前被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占据,导致我国商品出口渠道被控制,需要通过其他外商销售渠道提高商品出口量。如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销售市场的独立性,使得我国产品营销始终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3]。并且依靠其他外商渠道销售产品,需要将销售所得利润分给他人一部分。加上国外部分商家为了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恶意诋毁中国产品,导致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声誉受损,很难进入高端市场,为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造成巨大阻碍。
三、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一)服务型制造
所谓服务型制造,就是基于产品制造提高服务水平和基于生产服务提高制造能力。想要满足服务型制造需求,就要加深服务与制作之间的融合程度,这种发展路径既能够促进制造业创新生产模式,也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可以实现价值增值目标。我国早在十几年前,就有专家和学者针对服务型制造展开深入研究,并且研究结果在学术界取得了高度认可,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指明了方向。尤其2015年我国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我国制造业必须采取措施向服务型制造趋势转型。2016年,我国再次出台了《发展服务型转型行动指南》详细规划了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路径,为制造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结合大量实践来看,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必然会向着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迈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世界经济和世界制造业发展进程进行分析,一共可以划分为三个变革阶段:第一,世界经济逐渐演变为服务经济,促进全社会进入服务型时代,其中发达国家在服务经济中的占比较大,约70%左右
[4];第二,制造业本身呈现出服务化特点,处于国际市场竞争前500强的总闸脾气偶尔,在总体收入中服务环节产生的收入占比相对较大;第三,消费领域不断变化,消费者对产品需求逐渐向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发展,并且对服务体验提出更高要求。所以,这一形势下,传统工业时代的大规模、大批量生产模式不再适用,需要制造业转变生产模式,突出产品生产的柔性化、个性化特点,这也是服务型制造模式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中国制造业想要通过服务型制造加快升级转型速度,则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制造企业之间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以此来建立相互耦合的企业关系,并对产业链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合理分配各类资源,以此来帮助制造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第二,加深产品制造与企业服务之间的融合程度,鼓励消费端与生产端相互促进,通过深入挖掘消费者需求为企业技术创新奠定基础[5]。第三,企业要给予服务环节高度重视,最大程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为制造企业创造最大化利润空间。
(二)共享制造
进入网络时代初期,基于产业链重构、提升服务业服务水平,服务型制造理念被正式提出。而网络时代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后,互联网的作用和功能日益突出,引入制造业运营管理方面,能够有效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共享制造是在共享经济基础上发展未来的,也是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型制造模式。在制造领域拓展共享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跨领域资源交易和共享目标,并在拓展范围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和浪费,如此既能够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还能够提高整个制造体系的生产效率。中国制造业想要通过共享制造实现升级转型目标,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共享平台和交易平台[6];第二,不断优化和完善产品交付体系;第三,做好共享制造资源维护管理工作。
(三)工业互联网
共享制造是促进制造业更好、更快适应网络经济的第一步,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生产资源进行共享、利用。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在发展中不断引入各种先进网络技术,在不久后的将来,必然会形成大规模的调度网络,并与生产资源系统相互连接。这也意味着,工业互联网平台会形成集制造业研发、设计、生产、运输等各个环节的资源于一体的平台。制造业基于工业互联网,能够彻底突破传统技术能力和地域壁垒的限制,从而有效提高生产能力和服务水平,这是因为工业互联网中的资源可以实时共享、随时调度。工业互联网发展也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初始阶段,也就是制造业的资源会小规模互联网化,当前,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这一发展目标;第二,中间阶段,也就是企业在区域范围内将大部分生产资源互联网化,如区域生产资源网络化、园区生产资源网络化等;第三,后期阶段,在制造企业整体范围内,实现资源大面积网络化目标,并对资源进行灵活调度[7];第四,中级阶段,产业领域大规模资源在网络化的基础上,对不同产业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并形成系统性、规范性网络制造体系,为制造业产品制造提供保障。当然,工业互联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存在一定不足,就是在发展初期,企业在生产资源小范围网络化阶段的推进相对容易。但一旦涉及工业互联网跨越企业边界问题,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包括产品质量追溯、企业特质差异等,并且这些问题十分深奥,处理难度较大,远远超过技术本身。无论如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网络技术必然会深入渗透到中国制造业,并为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升级转型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四)物联网
中国制造业在实现共享制造目标后,能够基本满足生产资源与工业互联网相互连接的需求,此时制造业要进一步创新制造模式,也就是引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万物互联目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想要真正实现发展目标,至少还需要十年之久。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也必然会产生各种新的社会管理问题或技术问题。以技术问题为例进行分析:包括挖掘客户需求的感知技术和识别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享技术和调度技术、产品制造环节的人工智能决策技术、物料应用的全球快速配送技术等。以社会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判定产品价值和交易问题、区别企业间的存在的意义、协调全球物料资源等。基于物联网技术,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从而为制造业快速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制造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我国制造业始终处于市场竞争劣势地位,长期通过加工国外产品获得微薄利润。对此,需要我国制造业提高创新意识,加大升级转型力度,积极引入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向共享制造、服务型制造等趋势发展,以此来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为我国经济建设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志平.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辽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辽宁经济,2022(12):22-26.
[2]邢凯华,祖子寒,郭林之.基于价值链的陕西省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分析——制造业管理会计应用[J].投资与创业,2022,33(16):118-120.
[3]张培,陈志斐.区块链推动郑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2(02):135-137.
[4]郭克莎,田潇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21(11):44-58.
[5]倪秋萍,于蓉,唐远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宜宾市为例[J].营销界,2021(22):42-43.
[6]张璐.“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21(04):9-10.
[7]朱燕.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济南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当代经济,2020(0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