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绩效考核及目标管理在眼科专科护理岗位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4
/ 2

量化绩效考核及目标管理在眼科专科护理岗位管理中的效果观察

王亚娟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探讨量化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在眼科专科护士护理岗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对眼科专科护士实施量化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专科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应急能力评分等方面实施量化绩效考核,以量化考核结果作为护士绩效评选依据,比较实施前(2021年1-12月)及实施后(2022年1-12月)眼科护士护理技能、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患纠纷情况。结果:实施后眼科护士专科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应急能力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眼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量化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眼科专科护士综合护理技能,降低眼科不良事件发生,减少护患纠纷,有利于学科建设,提高专科护理影响力。

关键词:量化绩效考核;目标管理;眼科;岗位管理;应用效果

前言:眼科收治的患者具有病情复杂与周转快等特点,对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与服务质量的要求明显高于科室,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手段促进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显著升高,预防或减少不良事件[1]。目前实施分层级管理,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是护理组长,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责任护士、低年资护士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在现代医疗管理中,量化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模式是两种重要的方法,主要由护理管理者对目标体系进行建立,将目标与评定方法等内容明确后,再定期考核护理质量,依据结果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2]。因此,实施以上两种方法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进一步掌握专业技能。本文就量化绩效考核及目标管理在眼科专科护理岗位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60名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时段眼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均值(35.42±4.21)岁;学历:本科35例,专科25例;工作年限:3~15年,均值(9.56±3.24)年;职称:护士35名,护师14名,主管护师1名,护士长1名。分别选取实施前(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实施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各30例眼科收治的患者进行调查,患者资料经分析后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实施量化绩效考核及目标管理,方法:(1)制定目标:护理部、护士长针对眼科护理目标进行制定,再结合患者临床特点、科室工作内容等完善护理目标,包括如下几点:护士长年终评估各护理人员工作完成情况;通过护理态度、护理安全等多方面进行量化绩效考核;要求护理人员每月自评1次;考核达标者可参与年终奖励、护理部院内评比排名[3]。(2)制定制度:依据个人工作业绩、量化绩效考核等原则对奖惩制度进行制定,考核内容有护理安全、护理态度等,将各项目内容细化后分别相应加分或减分。(3)方案实施:在科室拟定护理目标、量化考核方案等内容后,由护理部主任征求上级的意见,在科室内说明实施量化绩效考核、目标管理模式的原因,针对管理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讨论,在方案修订后向护理部备案,再次组织眼科护理人员开展会议,学习有关内容,由科室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学习效果进行定期抽查,确保各护理人员已掌握有关内容;每季度由护士长对护理人员进行督促,使其整理工作完成情况,并开展年终总结,间隔半年监督1次工作情况,针对未完成的护理人员,则重点培训[4]

1.3观察指标

(1)护理部每季度组织眼科护士对护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应用工具为《护理技能调查问卷》,包括专科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操作技能、应急能力三部分内容,各内容总分为100分,得分高即护理技能掌握情况优。(2)记录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s)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不同时间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指标评分比较

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不同时间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指标评分对比(分,±s)

时间

n

专科知识掌握评分

护理操作技能评分

应急能力评分

实施前

60

68.90±4.34

69.46±4.85

69.04±4.18

实施后

60

82.46±5.87

83.24±5.50

83.13±4.52

t

-

13.248

16.105

14.696

P

-

0.000

0.000

0.000

2.2不同时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实施后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不同时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n/%)

时间

n

不良事件发生率

护患纠纷发生率

实施前

30

10(33.33)

13(43.33)

实施后

30

3(10.00)

5(16.67)

χ2

-

4.812

5.079

P

-

0.028

0.024

3.讨论

目标管理模式有助于护理人员强化自身技能,增强责任感,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制定出措施进行解决。在此基础上,实施量化绩效考核,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护理质量作为科室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护理人员不断配合,确保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操作技能评分、应急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分析是实施目标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管理内容得到明确,可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与规范性,预防重复与遗漏,促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从而减少不良事件与护理纠纷。

综上,在眼科专科护理岗位管理中应用量化绩效考核及目标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护患纠纷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陈宝石,刘丽娟.品管圈管理在眼科护理实践中的运用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6,36(4):66-67.

[2]郭兰谦,吴疆,夏丽娅,余菲娜.目标管理与量化绩效考核在专科护士管理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9,0(2):170-172.

[3]肖瑾,刘影,曹菲.护理组长目标管理考核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3):2170-2172.

[4]张宇,杨琼曼,肖惠明.眼科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3):1792-1794.

[5]卢素芬,曾素华,黄玩英,吴素虹.眼科住院患者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