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7
/ 3

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于秀贤

鸡西市妇幼保健院  158100

【摘要】目的 探讨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接受IABP治疗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干预,并进行护理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结果 B组较A组心功能IVST、LVESD、LVEDD指标水平更低,心功能LVEF水平指标、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的应用有助于确保IABP治疗效果,并增加终末期心力衰竭病患治疗依从度,从而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可以继续深入推广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时机理论;家庭护理;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终末期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trimetazid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control group (31 cases) was treated with trimetazid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1 cases) was combined with atorvastatin to compare the effects. Results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torvastatin combined with trimetazidine can improve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torvastatin; Trimetazidine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肌损伤,心脏因长时间的压力过重,或者心肌收缩力量不够,最终结果导致心室供氧不够,而产生了相应的恶性或失代偿功能反应。大部分病患都显示出了体力减退、体液潴留、心功能不全等病症,严重影响了病患的正常生活质量【1】。而IABP则属于左心室辅助装置,可提高冠状动脉灌注,提高心肌的供血、供氧,从而降低了心肌负荷,提高心功能等级,减轻了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为稳定病情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并有效提高了病患预后水平【2】。尽管 IABP 近年来在临床应用 益广泛, 且治疗效果显著,但其并不能消除引起心力衰竭的危险因 素,而为了确保 IABP 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术后还需要对患 者加强护理干预,协助患者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以消除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本次为了探索更合理的 IABP治疗后护理方案, 特选取6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就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模式的应用展开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60例为接受IABP治疗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心衰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衰专业委员会等共同编撰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终末期心力衰竭标准,且具有IABP治疗指征,同时临床治疗完整,并对此次研究表示知情与同意。此外研究将排除合并手术禁忌证、认知及沟通障碍、精神异常、无法完成相关问卷调查的患者。其中A组男16例(53.33%)/女14例(46.67%),年龄39-74岁,均值(56.72±3.68)岁;病程1-9h,均值(4.59±0.61)h;受教育年限3-19年,均值(14.35±4.20)年;Killip(心力衰竭临床分级)显示Ⅱ级13例(43.33%)、Ⅲ级17例(56.67%)。B组男15例(50.00%)/女15例(50.00%),年龄37-73岁,均值(56.65±3.61)岁;病程1-11h,均值(4.66±0.67)h;受教育年限3-18年,均值(14.29±4.17)年;Killip(心力衰竭临床分级)显示Ⅱ级14例(46.67%)、Ⅲ级16例(53.33%)。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入院后向患者发放包括IABP治疗原理、IABP术前准备、术后饮食指导、运动锻炼指导、饮食起居指导、门诊随访指导等内容的健康指导手册。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而B组则在上述护理展开家庭护理干预,且展开护理时充分将时机理论进行贯穿,具体包括:

1.2.1 成立干预小组

由心内科主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各1名,以及社区全科护士2名组成家庭护理干预小组。心内科主任医师、护士长共同制定符合我院实情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3】。同时护理小组及还需要根据患者接受IABP治疗后的不同阶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在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由责任护士对其展开相关护理干预,而出院后则由责任护士与社区护士进行随访干预。

1.2.2 确诊期护理

(1)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并积极引导其进行情绪的宣泄,从而降低心理压力;以及告知患者IABP手术治疗原理及预后情况,并分享临床优质病例以帮助患者树立治疗及康复信心【4】。(2)为患者播放相关手术、护理视频,责任护士从旁讲解,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及护理的认知。

1.2.3 围术期护理

 (1)结合图片、视频向患者讲解IABP 治疗心力衰竭的原理、可能面临的手术风险及术后注意事项等。(2)讲解病情观察要点,床旁基本护理事项,术后照护细则等。(3)术后对患者示范包括下床活动、用药、锻炼等护理内容。

1.2.4 离院前宣教

告知的患者包括心脏恢复状况、居家锻炼原则、注意事项、体育锻炼方式等。并根据保健手册对病患进行了健康指导,包括用药调整步骤、疾病复查时间、药品副作用等相关院外注意事项。

1.2.5 调整期护理

(1)建立微信互动系统,引导病患共同共享疾病治疗知识,开设健康咨询服务热线电话,为病患提供相关帮助。(2)通过微信回访、定时电话随访、上门随访,为病患实施院外辅导.(3)通过文字介绍和场景演示的形式对患者开展知识宣教,树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戒烟限酒、胸痛时急救措施。

1.2.6 适应期护理

病患出院后2-3个月,帮助病患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进行干预。同时对病患进行个性化辅导,协助病患进行工作和生活节奏调整。并根据健康手册向病患介绍膳食控制、活动管理、药物控制和心态调节的方法。

1.3 指标观察

1.3.1 超声心动图及改良的Simpson法进行心功能IVST、LVESD、LVEDD、LVEF指标监测。

1.3.2 科室自制量表评估护理依从性,包括饮食、用药、运动三方面,分值越高依从性越高。

1.3.3 MLHFQ(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问卷评估生活质量,包括生理、躯体、心理及社会功能,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3.4 科室自制量表评估护理满意度,4-5分、2-3分、≤1分分别代表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总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研究数据,变量资料以“t”计算,定性数据用x2核实,并分别以(±s)与(%)表示,P<0.05时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

心功能指标水平,干预前A、B两组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心功能指标水平均出现明显改善,但B组较A组IVST、LVESD、LVEDD水平更低,LVEF水平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心功能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IVST(mm)

LVESD(mm)

LVEDD(mm)

LVEF(%)

干预前

A组

30

12.71±2.08

50.41±5.16

56.34±5.93

40.37±4.78

B组

30

12.64±2.14

50.53±5.53

56.31±5.92

40.46±4.50

t

-

0.128

0.086

0.019

0.075

P

-

0.898

0.931

0.984

0.940

干预后

A组

30

11.52±2.53

44.32±4.51

49.01±6.47

44.28±4.83

B组

30

9.68±2.02

40.17±3.23

41.11±5.33

49.41±5.06

t

-

3.112

3.110

5.161

4.015

P

-

0.002

0.002

0.000

0.000

2.2 护理依从性对比

护理依从性水平,干预前A、B两组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均明显改善,且B组较A组护理依从性评分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 2 护理依从性对比(±s)

组别

例数

用药依从(分)

饮食依从(分)

运动依从(分)

干预前

A组

30

77.46±7.18

76.54±5.92

76.13±6.53

B组

30

76.95±6.54

78.14±6.12

76.57±6.39

t

-

0.287

1.029

0.263

P

-

0.776

0.308

0.793

干预后

A组

30

91.03±1.67

90.05±2.51

89.15±3.26

B组

30

97.45±1.84

96.12±3.46

95.18±3.42

t

-

14.141

7.778

6.990

P

-

0.000

0.000

0.000

2.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A、B两组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B组较A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干预前

A组

30

61.23±3.62

65.15±5.33

59.86±4.52

59.21±5.87

B组

30

64.21±5.47

64.39±5.27

59.26±4.46

59.32±5.34

t

-

0.078

0.555

0.517

0.076

P

-

0.937

0.581

0.606

0.940

A组

30

74.38±6.61

78.84±7.47

73.84±6.97

71.29±5.63

B组

30

85.84±6.97

90.14±6.12

88.38±7.61

86.55±5.89

t

-

6.534

7.855

7.717

6.376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4 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满意度,B组高于A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 4 护理满意度对比 [n(%)]

组别

例数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度

A组

30

11(36.67)

11(36.67)

8(26.67)

22(73.33)

B组

30

18(60.00)

10(33.33)

2(6.67)

28(93.33)

x2

-

-

-

-

4.320

P

-

-

-

-

0.038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个常见疾病,症状迁延难愈,且易于反复,可达30-40%的死亡率,静儿影响病患生命质量,并威胁人身安全。而IABP可有效增加冠状血流量,减少全身血液压力及左心室射血阻力,提高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缺血心肌缺氧供需的均衡,促进心功能的改善,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但是其却不能消除引起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导致预后水平不能达到临床预期。而有相关研究指出【5】,IABP治疗阶段采用科学的护理,可提高病患依从性,并指导病患采取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方法,从而提高预后。

既往针对接受IABP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所应用的常规护理处于被动护理阶段,且护理知识比较片面、简单、针对性不高,并忽视病患,不能把患者当成护理的中心,难以解决患者的实际情况,造成护理效率不高的现象,致使疾病预后不能被明显改善及提升。而随着护理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家庭护理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作为医院护理的延伸,能增进病患、家庭和医务人员的联系,进而培养病患遵医习惯,并帮助病患建立良好的生存模式,减少风险因素加剧症状。而为了进一步加强护理有效性,本次还将时机理论进行应用,其可将患者治 疗阶段分为确诊期、稳定期、 准备期、干预期、适应期, 对病患的各个阶段及行为习惯而对其采取的针对性干预措施,并及时反馈护理信息,最终提升家庭护理质量。在病患经过五个阶段的护理后,患者在病情认识、心态调整、护理技术和寻求社会帮助等方面能力都大大提高,并产生良性的生活习惯,且缓解了心理压力,因此促进病患心理健康,显著改善生命品质。而本次研究结果B组(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较A组(常规护理)心功能IVST、LVESD、LVEDD指标水平更低,心功能LVEF水平指标、护理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更高,也表明了时机理论下家庭护理在接受IABP治疗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中更具应用优势。

综上所述,在时机理论下对接受IABP治疗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展开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尤为积极,值得被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晓.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3):2183-2184.

[2]段磊珍.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J].健康之友,2019,(13):271.

[3]杨洪芹.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1):48.

[4]胡新君,张颖,王倩,等.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12-15.

[5]冷秋燕.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8,(2):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