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4
摘要:目的 解熟悉掌握中药的功效与药性之间的关联性,便于临床辨证用药,来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治疗,增强临床用药针对性、准确性,提高疗效。方法 选择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中药学》(第2版),研究分析400中药的46个功效分类与药性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所调查的中药功效分类,必然有对应的药性组合,除了化湿药、消食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安神药的作用趋向不明显; 驱虫药,在四气五味方面没有明显规律性;息风止痉药在五味方面则没有特点。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没有明显的寒热性和归经。 结论 绝大多数中药的功效分类在药性方面有共同的性能特点,应是由相同的性味、归经所决定的。
关键词:中药;功效与药性;关联性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 来中华民族与疾病抗争的经验总结。[[1]]中药功效是祖国传统医学历代中医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长期积累积淀的文化研究硕果。中药发挥功效是复杂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2]]中药功效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治疗作用的总结与概括,是指导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理论之一。[[3]]中药药性是功效的灵魂。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中药药性的理论研究。[[4]]笔者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临床中药学》(第2版)为蓝本,对全书22章共46种功效分类,认真进行归纳整理,调查研究分析每类中药功效与药性(性—味—归经—作用趋向)之间的关联性。
表1 《临床中药学》46种中药功效分类的药性组合
(表中数据是该性能的药味数;“-”指无明显特征;+表示结合)
性能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 14味 12味 12味 5味 6味 | ||||||
四气 温14 寒12 寒12 寒5 寒6 五味辛14 辛12苦8甘4 甘9苦6辛4 苦5 苦5甘3 归经 肺14胃6 肺10肝7胃5 肺6胃7肝5 大肠4肝膀胱胃3 肝5心4肾3 作用 趋势 升浮 升浮 沉降 沉降 沉降 毒性2 —— —— —— —— 药性 温+辛+肺+升浮 寒+辛苦+肺肝+升 寒+甘苦+肺胃+降 寒+苦+大肠肝膀胱胃+降 寒+苦+肝心+降 共性 | ||||||
|
利尿通淋药 利湿退黄药 温里药 理气药 消食药 性能12味 4味 9味 20味 6味 |
四气 寒11 寒 3 热7温2 温14平2寒4 温3平3 五味 甘7苦6 苦辛甘淡2 辛9 苦17辛15 甘6 归经 膀胱7小肠5 肝4肾膀胱3 脾8胃7肾5 脾13胃11肝8肺7 脾胃6 作用趋向 沉降 沉降 —— 升浮 -- 毒性 --- -- 3 2 药性共性 寒+苦甘+膀胱+降 寒+肝+降 热+辛+脾胃 温+苦辛+脾胃+升浮 甘+脾胃 |
驱虫药 凉血止血药 化瘀止血药 收敛止血药 温经止血药 性能 8味 7味 4味 7味 2味 | ||
四气 寒3温3平2 寒7 平2温寒1 平4寒3 温热1 五味 苦5甘2 苦5甘4 甘3苦2 涩6苦5平4 辛2苦1 归经 胃7大肠4 肝6 肝4 肝7肺胃4 脾肾2 作用趋向 沉降 —— —— —— —— 毒性 2 —— —— —— 1
药性共性 苦+胃+沉降 寒+苦+肝 甘苦+肝 苦涩+肝肺胃 辛 +脾肾 |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安神药 平肝潜阳药 息风止痉药 镇惊 养心 性能 15味 12味 5味 4 6味 8味 |
四气 寒12 寒5温6 寒3 平2 平4 寒5 寒4平3 五味 苦8甘咸6 苦7甘5 甘4 甘4 咸3苦3 咸3辛3甘2 归经 肺12肝7心胃6 肺12大肠4 心5肝4 心5肝3 䏏6 肝8 作用趋向 —— 沉降 —— 沉降- 沉降 毒性 1 3 1 1 2 药性共性 寒+苦+肺 苦+肺+沉降 平+甘+心肝 寒+肝+沉降 寒+肝+沉降 |
开窍药 补气药 补阳药 补血药 补阴药 性能 6味 15味 18味 6味 16味 |
四气 温4 温7平5 温15 温4 寒13 五味 辛6苦3 甘15 苦8 甘12辛7咸6 甘5 甘15 归经 心5 脾4 脾13肺11心6 肾18肝12 䏏5心脾肾3 肾11肺8肝7 作用趋向 —— —— —— —— —— 毒性 —— —— 1 —— —— 药性共性 温+辛+心 甘+脾肺 温+甘+肾肝 温+甘+肝 寒+甘+肾肺 |
收敛止汗药 涩肠止泻药 固精缩尿止带药 涌吐药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 性能 3味 9味 10味 3味 18味 |
四气 平2 温4平3 平4温3 寒3 温8寒5热3平2 五味 甘3 涩7酸6 涩5甘4 苦3辛2 辛11 甘4 归经 心2肺肝1 大肠8肺5 肾7肝4 肺肝胃2 肝9肺8脾6 作用趋向 沉降 沉降 沉降 升浮 —— 毒性 —— 1 —— 3 12 药性共性 平+甘+沉降 酸涩+大肠+沉降 涩+肾+沉降 寒+苦辛+肺肝胃+升浮 温+辛+毒 |
3讨论
3.1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6]。从表中可以看出,同一种功效分类的不同中药有相同的药性组合,与功效的关联符合基本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例如,“寒+苦+肺”药性组合,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功效,因寒能清热,苦能降能泻,苦寒能清泻火毒,入肺经,苦能降,肺气降,则止咳化痰,因此,“寒+苦+肺”药性组合能清化热痰止咳。
同一种功效分类的不同中药有相同的功效,关联的药性组合也符合基本的中医药理论知识。例如温里药,有温散里寒功效,共有“热+辛+胃脾+升浮”药性组合。热药祛寒,辛能散寒、能行气血,主入脾经、胃经,治疗寒邪侵犯脾胃,以及脾胃虚寒,可以温里散寒止痛。
3.2 从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数类别药物的功效关联的药性组合,符合中医中药基础知识。 发散风寒药关联“温+辛+肺+升浮”的药性组合,温能祛寒,辛能行能散,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药物作用使邪气由里向外疏散或解表发汗,达到发散风寒作用。发散风热药关联“寒+辛+肺+升浮”的药性组合。清热泻火药为“寒+苦甘+肺胃+降”,清热燥湿药为“寒+苦+大肠肝膀胱胃+降”组合,清热解毒药是“ 寒+苦+肝+降”组合,清热凉血药为“寒+苦+心肝+降”特征 ,清虚热为“寒+苦+肝+降”特征。攻下药关联药性组合有“寒+苦+胃大肠+降”规律性;峻下药关联药性组合“苦+大肠肺肾+降”,都有毒性。祛风湿止痛药关联的药性组合“温+辛苦+肝+升浮”、祛风湿舒筋活络药关联的药性组合有“苦+肝+升浮”特性,性或寒或温或平。化湿药关联的药性组合为“温+辛+脾胃”。利水消肿关联的药性组合为“甘淡+肾+沉降”,性寒或平;利尿通淋药关联的药性组合为“寒+苦甘+膀胱+沉降”。温里药关联的药性组合为“热+辛+胃脾 ”规律。理气药关联的药性组合为“温+苦辛+脾胃+升浮”。消食药中关联的药性组合是“甘+脾胃”,性有温有平。驱虫药关联的药性组合“苦+胃+沉降” 。收敛止血药关联的药性组合有“苦涩+肝肺胃”、凉血止血药关联的药性组合“ 寒+苦+肝”。活血止痛药有“温+辛苦+肝脾”规律。 燥湿化痰药关联的药性组合“ 温+辛苦+肺胃”,清肺化痰药关联的药性组合为“ 寒+苦+肺”。止咳平喘药关联的药性组合为“苦+肺+沉降 ”,有寒性与温性。安神药物关联的药性组合为“平+甘+心肝”。平肝潜阳药关联的药性组合有“ 寒+肝+沉降”有咸味有苦味,息风止痉药功效关联的药性组合为“ 寒寒+肝+沉降”有咸味有辛味。 开窍药关联的药性组合为“温+辛+心 ”。补气药关联的药性组合为“甘+脾肺” 、补阳药关联的药性组合有“ 温+甘+肾肝 ”、补血药关联的药性组合有“温+甘+肝”、补阴药关联的药性组合有“寒+甘+肾肺”的共性。收敛止汗药关联“ 平+甘+沉降”药性特点;涩肠止泻药关联“ 酸涩+大肠+沉降”药性特点;固精缩尿止带药关联“涩+肾+沉降” 药性特点。涌吐药关联的药性组合有“ 寒+苦辛+肺肝胃+升浮”。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共18味,其中12味药有毒,性味多为“温热+辛+毒 ”特点,大多归“ 肝、肺、脾”经,。
3.3 本研究将对辛、甘、苦、酸、咸5种药味所代表的中药功效进行了比较。
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特点[7]。与本研究的内容有关发散风寒、解表、祛风湿、化湿、温里、行气、活血止痛等功效的中药多具有辛味基本符合。此外,意外发现了辛有温化寒痰、涌吐功效。
甘味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作用[8]。这与本研究的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补气、补阴、补血、固表止汗等功效的中药,多有甘味相符合;而祛风湿止痛、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药,却没有甘味,包括治头痈要药“川芎”、活血行气止痛良药“元胡”,不符合有关甘味中药有缓急止痛类功效的结论。此次研究意外的说明了甘味中药具有润下、消食、安神等功效作用,以及利尿通淋、活血调经、清化热痰功效的部份中药也具有甘味,这符合国内学者研究的结果[9]。
淡有“渗”、“利”特性[7],有利水渗湿作用[10]。这与本研究的具有利水消肿功效具有淡味相符合。
苦的作用特点是“泄”、“燥”,具有通泄 、降泄、清泄、燥湿等治疗作用[10]。这与本研究的有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热解毒、清虚热、攻下、峻下、祛风湿止痛、利尿通淋、利湿退黄、行气、活血调经、破血消癥、温化寒痰、清化热痰、止咳平喘、等功效的中药多具有苦味相符合。此外,本研究意外的提示了苦味药与祛风湿强筋骨、消肿、活血止痛、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涌吐、杀虫等功效之间紧密联系,这符合国内学者研究的结果[9]。
酸(涩)的作用特性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10],涩附于酸,其作用的特点也是“能收能涩”。与本研究的有收敛止血、收敛止汗、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止带等功效中药,具有酸涩味相符合。
咸味具“软坚”特性,有软坚散结或软坚泻下的作用[10],本研究的清化热痰(咸3)、平肝潜阳(咸3)、息风止痉功效,也有咸味中药。
3.4 从表中可以看出 ,任何一种功效分类中药具有的共同作用趋向与性味有所关联。升浮作用趋向的,该种类的中药大多数为温性、味辛甘;沉降作用趋向中药的,该种类的中药,大多数性寒、味苦。
综上所述,中药药性与功效又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即中药各个药性可从不同方面反映功效[11]。中药的功效是古今医家从临床应用中不断总结提炼得来的。[12]每个种类的中药功效与“四气+五味+归经+作用趋向”药性组合确实存在着关联关系。药性理论与功效研究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前提条件[13]。临床选择用药,充分运用考中药“四气+五味+归经+作用趋向”的整体作用,就可以精准用药,进一步丰富、完善合理用药理论。
参考文献:
[1] 乔宏志,张蕾,孙娟,狄留庆.中药功效物质与靶向治疗策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01):25-29.
[2] 霍梦琪,彭莎,任越,舒展,张燕玲,乔延江.基于系统中药学的中药功效标志物发现与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4):3245-3250.
[3] 任钧国,王冬芝,雷蕾,亢力,刘建勋.中药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作用之间关系的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7,42(10):1979-1983.
[4] 马洁琼.基于传统功效的中药寒热性研究策论[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2):171-172.
[5]王建,付勇,姚洪武,刘岩,曾南,夏厚林,等.中药功效分类与药性系统间的内在规律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8,19(12):2889.
[6]凌霄,王盼盼,马静,李学林,孟菲,张博.临床功效反推法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作用[J].中医杂志,2020,61(05):396-399.
[7]史伟.中药的升降浮沉[J].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2018,7(04):151-155.
[8]郭月婷,樊慧,徐瑞豪,杨方方,牛艳,孙亚萍,冯志毅,王小兰,郑晓珂,冯卫生.桑白皮水煎总提物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17):2070-2075.
[9]杨雪梅,赖新梅,陈梅妹,林端宜,等.基于分类关联规则的中药功效与药味关联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信息杂志,2013,20(1):31.
[10]王建 张冰.临床中药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1.
[11]常惟智,曲苗,张淼,关子赫,隋方宇.基于药性与功效关联性解析的临床中药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02):31-33.
[12]陈见纺,杨敏奕,胡春平. 浅谈多功效中药药效发挥方向的控制因素[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0,29(22):40-42.
[13]韩莉,王丽敏,毕鸿雁.象思维视角下的中药药性与功效[J].山东中医杂志,2021,40(07):699-702.
第一作者:陈冬裕,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药事管理工作
通信作者:王政,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事管理工作;E-mail:wz227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