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横州市横州中学
摘要:模型,简而言之就是将自己理解的抽象的事物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框架。 高中化学问题涉及面较为宽泛,且有些概念过于抽象,模型认知思维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课改和新教材背景下对化学素养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注重对思维模式的培养。化学知识涵盖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教师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思维时,要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本文主要阐释高中化学建造知识模型的重要性和具体建造方法出发,从而为推动授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中化学;知识模型;模型
引言:
俗话说“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面临一个问题时不同人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在专业领域也是如此,各专业领域专家在处理自己所从事专业事物的时候会先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思考问题,在专业里也有自己特定的解读和思考角度。比如文学领域的现代汉语模型、古代汉语模型等,这种熟悉其定义、逻辑关系、特征、推断方法,还有对这种模型有一定经验的综合性专业模式叫做知识模型。在高中化学课中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模型,不仅可以推动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力、判断力、独立性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进一步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一、建造知识模型的重要性和意义
(一)是对课本知识的归纳和梳理
知识模型是课本同类型知识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框架构建,当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反应出考察的哪个知识点。比如判断晶体结构我们可以从类型、结构、性质、相关计算等角度来认识晶体,晶体认知结构模型的构建便是在熟悉理解课本内容基础上的一种归纳。在认识晶体的基础上还可以划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知识模型的构建也有利于提升学生自我判断力,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经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归纳整理了知识模型后,学生自己在做题和训练时便可以进行自我检测,这道题考察的对应知识模型的哪个考点,这类知识一般的会有哪些考点,这也是常说的经验,当形成了固定的知识模型也就能快速反应出对应的解题思路。比如对高中化学平衡体系的考察,在解答对应题型的时候阅读完题目能够判断这到底就是考察平衡关系后,那就可以在头脑中调动对平衡关系的模型知识,高中化学的平衡关系主要分四种,即化学平衡、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所有的平衡都建立在“可逆反应”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平衡时表现的特征来进行判断具体平衡情况。
(三)推动师生主体位置的进一步转换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课堂的实施主体,新教材背景下学生应该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身份。而知识模型的构建其实便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对类型知识的一种梳理和归纳。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该设计变量参数,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来归纳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梳理出对应的知识模型。
二、新教材背景下指导学生建造知识模型的措施
(一)做好教学设计环节,设计对比实验的流程和步骤
教师设计是构建实验探究式学习的有力保障,化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每一个流程需要哪些步骤,要满足哪些条件,需要得出哪些数据,以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展开研究。知识模型的构建一般对比实验效果最为显著,以对晶体的认识为例,其教学的环节可以按照以下几步:
1、初步介绍认识晶体的角度;
2、以碳、硅及其氧化物为例引发认识冲突;
3、从微观结构分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沸点的因素,初步构建认知模型;
4、进一步分析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对分子晶体性质的影响;
5、利用建构的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晶体;
6、梳理和归纳晶体的知识模型;
(二)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进步
新教材背景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复合型人才成为教学主要方向,学生也需要多渠道去交流自己的想法并付诸实践,化学科目也是一个需要通过学生亲身实验来获得知识的课程,教师可设立小组和具体考核标准,对小组表现讨论、实践、展示总体进行打分考核,小组内学生也可以内部投票和交流,先形成组内模型的构建,之后再到班级。这种经过亲身参与的环节,也会使学生整体认知印象进一步加深。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效果尤为明显。在化学中一些比较抽象不好描述的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动画模型演示、视频微观讲解等方式,让抽象的事物更加直观,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另一方面,多媒体演示过程也会给学生留下画面印象,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回顾和联想。
三、结束语
知识模型是解决“瓶颈问题”的前提,从基础出发到攻克难题,知识模型的建构将会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基础思路,学生也可以利用知识模型的方法将书本知识在脑海中形成框架图,从而跳出课本局限,真正掌握和学会利用知识。
一个小知识点是微观点,形成知识模型后就有了宏观思考方向,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全面,跳出微观的局限,从而熟练掌握对应知识点。
参考文献
[1]吴景勤.知识模型与知识库,中国科学报[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90,8:23-24.
[2]马生忠.知识模型与知识库,长春地质学院学报[J].1989,19(1):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