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现代诊疗技术促进传统中医诊疗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16
/ 3

摭谈现代诊疗技术促进传统中医诊疗的发展

丘琰芹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中医、西医理论方面不可兼容,但现代诊疗技术资源可共享。现代诊疗技术可以促进中医理论、诊断、治疗手段等方面向前发展。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医诊疗现代化。文章通过举例,系统回顾了现代诊疗技术在传统中医诊疗的发展道路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将日益更新的诊察疾病手段和方法,引入中医临床实践中,使传统中医诊疗的不足得以弥补,使传统中医无论是诊断还是治疗都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现代诊疗技术;传统中医诊疗;促进发展

在19世纪以前,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而西医通过视、触、叩、听,二者都是通过医者主观意识,粗略地查找医学资料以及经验判断来诊断疾病,所以当时也存在很多的漏诊,误诊现象。19世纪以后,西医跟上科技时代的步伐,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到医疗中,他们从X线、CT到MRI,A超,B超,彩超,心电图、内镜等一系列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的改进发展,使西方医学突飞猛进,走在中国前列。[1]而中国近2000年以来,仍然采用古老的诊疗方式,还在用老套的主观意识“望闻问切”,通过四诊合参的形式来得到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体征进行辨证论治。随着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中医重新崛起。在“五四爱国运动”时期,文化的选择实现了中医和西医、传统中医和现代科技并重的平衡态,形成了新时代我国医学体系的基本模式。[2]国人将现代科学技术引入中医诊疗中,弥补前期之不足,让传统中医诊疗更上一层楼。这是中医学“何以如此”和“向何处去”的问题。[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因此我们既要保持自身优势特色,又要通过现代科技来提升自身的内部上升空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勇于创新并重,有利于中医临床诊断及疗效的提高,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将论述传统中医诊疗不足之处以及如何将现代诊疗技术运用到传统中医的诊断与治疗中,实现中医诊疗现代化。

一、现代诊疗术与传统中医诊疗

    现代诊疗术主要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基础上,借助西方先进的医疗仪器来开展病情诊断与治疗的。由于人体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生命体,各项生命指标其实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借助仪器虽然能够使诊断过程变得便捷高效,却也存在一些机械的、迷信仪器的误判。现代社会,由于其高速运转和讲求效率,再加上资本的运作力量,导致很多时候,人们迷信现代诊疗术,以为医院诊断不可能出错。传统中医却能够另辟蹊径,从生命整体观的角度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从传统的经络理论、五运六气理论等出发,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精准地诊断病情,作出整体化的生命调整,慢慢把人体从生病的整体调整到健康的状态。从本质上说,由于现代诊疗术与传统中医诊疗理念的不同,导致现代诊疗术把人体当做机械的“物”来医治,传统中医则把人体作为生命的意志体来激发其内在潜能,从而达到“自愈”的效果。虽然两者常常格格不入,但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现代诊疗术有助于弥补传统中医学习的难度,让年轻人更容易入门,从而方便尽快诊断病情,并及时诊治;传统中医则有助于激发患者的生命活力,弥补现代诊疗方面无法根治的一些慢性病的诊治。将两者进行结合,可以很好地将祖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实现传统中医诊疗的复兴。

二、引进现代科学技术,补传统中医诊断之失

细读传统中医书籍,传统中医诊断存在着主观判断占主导地位,病因不明,病情进展不清等缺陷。许多疾病不仅是医者单方面判断还需要根据患者自述,描述症状。试问若患者自述不清,再者患者是个牙牙学语的小孩,那这岂不是既影响了医者的判断,又耽误了病情。就算抛开患者自述,单医者主观判断也会影响疾病诊断。我们举个例子“消渴证”,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前人对于消渴是如何确诊的呢?古文记载“本病以出现多饮,多食 、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须与某些疾病因命门火衰 ,虚阳浮越而出现口渴欲饮,小便频数,形体消瘦,面色薰黑加以区分。一前者尿量多,且色浊有甜味;后者尿虽频,量未必多,且多见色清无甜味 。”《古今录验》中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有脂,似麸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卫生宝鉴》中说:“夫消渴者,小便频数其色如浓油,上有浮膜,味甘甜如蜜。”从古文中了解到古人是通过小便的色,味及上层是否有油脂判断此病的。可是小便数频的标准是什么?小便味甘甜是通过医者尝,还是通过动物尝?这一系列让人疑惑的问题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而且诊断多有不便。传统的中医教科书把糖尿病的病机说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把病变的脏腑着重放在肺、胃 和肾三脏,并把肾作为关键。古人对此病主要分为三型,即上消、中消、下消。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认为上述分型已不能胜任指导临床。[3]这时现代诊疗技术的优势就得以凸显了,我们可以采用查空腹血糖或者随机血糖、口服糖耐量实验、胰岛素释放实验、血清C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等检测仪来测定出标准数据,再参考国际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后方可确诊。并且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可以做进一步检查,寻找和确定病因。再举个简单例子,在中医上黄疸的定义是“目黄,身黄,小便黄,”尤以目黄为主要特点。传统中医认为湿热是黄疸病的始动因素。《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溽暑湿热相搏,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瘅而为跗肿”,最早记载了湿热相搏可以导致黄疸。《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中指出:“黄家所得,从湿得之”,明确指出湿邪是黄疸病形成的关键。《医学津梁·黄疸》指出:“瘅者,湿热所成,湿气不能发泄,则郁蒸而生热,热气不能宣畅,则固而生湿,湿得热而益深,热因湿而益炽。”提出了湿与热合而致黄疸的机制,可见湿热蕴蒸为黄疸最主要的病机。

[4]古文中笼统认为黄疸与外感湿热疫毒有关。而若可以采用现代诊疗技术,通过有关溶血方面的检查,明确是否为溶血性黄疸;通过病毒学、免疫学等指标检测,明确是否为病毒性肝炎;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有无肝内外胆管的狭窄,明确是否为胆汁淤积性黄疸。在诊疗技术的帮助下,我们能明确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针对病因短时有效解决疾病。我们同时还可以通过做肝生化检查、肝储备功能试验、影像学检查等,判断是否肝脏受到损害,损害程度,对肝功受损做出客观、全面、准确的判断。这些便捷的诊疗设备既对诊断有了精准的判断,又能及时监察出病情发展阶段。

三、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助传统中医治疗之效

1.有利于中医临床治疗技术的提高

传统中医对于治疗方面大多都是靠药物治疗。传统中医先诊断疾病,辨证论治而后开出相对应的中药方剂。依靠药材的力量直接作用于人体。但是面对一些急症,难道我们要临时煎药吗?例如,发生急性囊尾炎穿孔时,最佳最有效的便是紧急手术。通过现代科技诊疗手段,使医者们对于治疗方案的确立更加明确,该保守便保守,该手术便手术。不耽误病情,便是良策。同时治疗疾病的手段应该是多元化的,不能局限于一种力量。就拿胃溃疡出血而言,单一四联疗法不是最佳选择,需要联合消化内镜方可达到1+1>2的效果。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利用消化内镜检查发现出血部位,并应用其辅助达到止血效果,提升止血成功率,避免出血不止,快速止血。与四联疗法相比,联合治疗可对消化内镜治疗后胃酸情况有效调节,促进临床疗效提升。[5]

此外,就针灸治疗而言,传统针灸侧重的是针器的选择和行针手法,现代针灸在这基础上还增加了行针时辅助疗法,如将药物注入穴位肌肉,利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刺激穴位的水针疗法;针头埋入穴位,持续刺激穴位的埋针疗法;平衡针灸疗法等。其中平衡针灸疗法脱离传统的穴位针灸,针灸定位于脑技术,脑技术的“核心”是脑神经。其认为所有疾病均在患者的大脑中枢进行治疗。平衡针灸促进中枢神经递质的释放,为临床3秒镇痛提供了物质调控基础。[6]

2.有利于中药炮制及加工技术的提升

在对于中药的炮制方面,从古至今都是注重药物安全、疗效、质量的。科学技术的提高,现代中药炮制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已完成了40种常用中药饮片加工和 400 种中药配方颗粒的系统研究,中药饮片炮制加工工艺更加规范、科学,为生产高质量的中药制剂提供了保障。7

在中药汤剂方面,传统中医在中药方面都是煎煮技术处理,现煎现喝。但是这种原始方式多有不便。现代研究已突破原始方式,利用现代化技术将中药浓缩冲饮颗粒。这些技术提高了单味药材的最大利用率,通过提纯、分离、浓缩、干燥等步骤,最后按统一规格包装打包。这种方式将药物提纯,相对草药,颗粒剂使用剂量可以减量而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时它也具有起效快,方便使用、易于储存携带的优势。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工业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中药给药方法的进步,传统的膏丹丸散等中药剂型,发展到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等现代化的中药剂型。[8]

三、结束语

中医药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瑰宝,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哲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经过我们世世代代祖先同疾病作斗争后研究总结出的诊疗经验,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祖先留下的东西虽好,但过于守旧,近2000年来仍通过“望闻问切”的主观意识判断,不利于其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在科技日益发展,飞速前进的时代,病人病史采集也应该更新换代,日益完善,不能再墨守成规仅靠医师主观经验和“三指摸脉”了。拿来主义是有助于传统中医药发展的。事实上,我们也确实是在不断地引进国外新设备,改善诊疗技术,特别是X线、CT、B超、彩超、MRI等影像仪器,各种电子内视镜,病理诊断仪,心电图等等一系列医学仪器设备,逐渐出现在日常检查中,这些都是中医诊断的延伸。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民族,是善于吸取新知识和学习新技术的民族。因此我们要善于在保持中医药整体特色精髓不动摇的前提下,将引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中医相结合,不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实现中医诊疗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樊黔江.引入现代诊疗技术实现中医诊法现代化[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06):80-81.

[2]赵荣波李颖.历史上两次文化选择对中医发展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6(04)539-543.

[3]许琳.糖尿病的形成机理(病因)及其临床诊断标准[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2140(03)1426-1429.

[4]张苗苗刘永刚李京涛魏海梁闫曙光席奇常占杰.常占杰教授从“湿主瘀从、黄因虚生”治疗黄疸经验[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2232(10)936-938.

[5]刘小忠.胃溃疡出血患者应用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2019,39(4):373-374.

[6]王文远王晓辉刘文华于波杨振朴初香葛杰钦李文垚.现代平衡针灸创新技术有关情况介绍[J].人民军医202164(12)1241-1242.

[7] 张焱.论新技术对中医药发展的促进作用[J].吉林中医药200727(9)1-3

[8]冉懋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药饮片现代化[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40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