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尓达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新疆阿勒泰地区福海县 836400
摘要:在牛养殖业发展过程当中,时常遭受一些疾病侵扰,特别是牛病毒性腹泻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腹泻性疾病,对牛的健康生长威胁性极大。所以,如何有效防治牛病毒性腹泻病,便成为现在兽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下文中首先对牛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探讨研究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希望能为更好的防治牛病毒性腹泻疾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牛病毒性腹泻;诊断;防治
牛病毒性腹泻是牛养殖过程当中一种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牛黏膜病毒侵入牛体所引发的一种病毒性疾病,病毒入侵牛体之后,会严重破坏牛的机体免疫系统,同时该病有着很强的传染性,倘若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和防控,短时间内会造成整个养殖场区的牛都发生感染,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生长,降低牛的养殖效益。所以,加强牛病毒性防治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流行特点
1.1 病原特征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为黄病毒科病毒属的成员,属于一种典型的RNA病毒,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该病毒呈球形,直径为40~60纳米nm,根据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不同的基因序列,又将该病毒分为两种基因型,形成两种不同的生物型,一类可以细胞变形,另一类不会引发细胞变形,两种生物型所引发的症状也各不相同,同时都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病毒在自然条件下有着极快的传播速度,短时间内便可向整个群体扩散,但牛病毒性腹泻性病毒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对光热非常敏感,一般常用消毒剂均可短时间内将其杀灭。
1.2 流行特点
牛病毒性腹泻季节性较为明显,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骤变高发,由这个时节气温忽冷忽热,再加上没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牛的抵抗力下降,造成病毒传播几率变大。由病毒性腹泻病毒具有较多的传播途径,直接接触病牛会引发传播,同时也可通过间接接触病牛污染的环境造成传播。怀孕母牛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牛犊出生后持续感染,终生带毒,并不断将病毒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隐性感染牛和患病牛,是造成牛病毒性腹泻的主要传染源,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脏器组织都可以分离出病毒。吸血昆虫在该域病毒传播方面也发挥重要的媒介作用。牛繁殖交配过程中,如果使用受污染的精液或者受病毒侵染的胚胎移植,均会造成母牛的妊娠阶段出现感染,表现为严重的繁殖障碍。持续感染的动物身体中会携带有大量的病毒,患病牛的鼻涕、唾液、精液、粪便中菌携带有大量的病毒成为重要的传播源。
2 临床症状
牛病毒性腹泻造成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是会对牛的生长发育,尤其是年龄较小牛生长发育构成严重的危险。发病初期患病牛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逐渐下降或者停止采食,体温升高到39 ℃,最高到42 ℃,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高热不退。随后出现严重的腹泻现象,排出粥样的腹泻物,在腹泻物中夹杂有大量的黏液,甚至会夹杂少量的血块,机体严重脱水,淋巴结显著,局部出现严重的炎症病变。患病牛的鼻腔会存在坏死现象,从鼻腔中流出脓性分泌物,加杂有少量的血丝。在6月龄至2周岁的青年牛中,大多呈现急性发病经过,经5~7 d的潜伏期后,患病牛的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口腔分泌物显著增多,偶尔能看到口腔黏膜糜烂或者溃疡病变。成年牛的产奶量显著下降,患病牛排除低浓度的病毒,进一步感染后患病牛的鼻镜糜烂,表皮脱落,舌头上皮存在坏死,呼吸急促,呼出的气体大有恶臭气味。急性死亡病例大多l生在犊牛体中,死亡率在15%~25%。慢性临床症状大多发生在成年牛体中,一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出现间歇性的腹泻,发病过程较长,持续2~5个月,很少会表现为体温升高和炎症症状,口腔黏膜很少出现坏死和溃疡,但是齿龈发红,出血明显。鼻镜干燥,鼻黏膜逐渐溃烂,形成一片眼角膜浑浊,眼角分泌物显著增多,呈现透明状。患病牛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影响,部分牛表现为生长发育不良,大量牛毛脱落,角质老化。
3诊断
在牛病毒性腹泻流行过的地区,可根据发病历史、临床症状、病理特征,特别是针对口腔、食道等特征性病变能做出初步诊断,要确诊,还可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注重做好牛口蹄疫、恶性卡特热等病毒性疾病的有效区分。采集发病初期和发病末期患病牛的新鲜血液,分别进行抗体水平检测,能发现发病末期,牛病毒性腹泻的抗体水平要显著高于发病初期的抗体水平,甚至高出2~3倍,而其他重大传染性疾病,例如口蹄疫、恶性卡他热病毒抗体检测合格。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一步进行血清中和试验和荧光免疫接种试验。
4 防治措施
4.1 紧急处理
当前牛病毒性腹泻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再加上该种疾病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会引发周期性的感染,针对患病牛通常不需要治疗,应进行严格的扑杀,无害化处理,并持续做好牛的净化,患病牛及时淘汰。发病阶段或者进入发病高峰期后,可选择使用病毒唑、大青叶等抗病毒类药物进行预防,将病毒唑粉剂和大青叶、黄芪多糖粉剂添加到饲料中,分别添加1 g/kg饲料,连续使用2周增强身体抵抗能力,预防病毒入侵。发生流行后,应做好养殖场的封锁隔离工作,禁止一切动物的调运,并加强环境的彻底清理和卫生消毒,坚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消毒1次。
4.2 预防措施
有效防范牛病毒性腹泻,应从养殖环境角度入手,提高养殖管理水平。一方面要加强对养殖环境的彻底清理,保持圈舍干燥整洁。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为牛营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减少疾病发生流行,还应科学搭配饲料,满足牛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增强牛身体抵抗能力,减少和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目前关于牛病毒性腹泻已研制出很多疫苗,包括黏膜病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可以根据养殖场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定期对牛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患病动物和疑似患病动物后,应坚持隔离观察,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处理,加强对圈舍的彻底清洗,对健康动物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控制病原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5 结语
牛病毒性腹泻使养殖场中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一类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传播速度较快,呈现周期性的感染,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引发大量的犊牛死亡。加强对牛的针对性管理,增强牛的身体抵抗能力,定期开展检疫检验,及时发现患病动物,及时处理患病动物,逐渐做好牛的净化处理工作,将该类疾病的发生流行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 西吉尔.牛病毒性腹泻的诊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8):50.
[2] 迪力夏提·吐尔逊.牛病毒性腹泻的研究进展及其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杂志,2020,36(5):150-151.
[3]张国华,吕思文,金振华,等.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防控[J].现代畜牧科技,2021(7):80,82.
[4]韩立红.肉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控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2021(4):128-129.
[5]刘京霞,王兴美.牛病毒性腹泻治疗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