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 017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康复情况中的护理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分组,按入院的先后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共计患者60例。对比组患者在心肺复苏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进行急诊护理。对比两组心脏骤停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康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中较对比组患者更低(P<0.05),数据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在康复情况对比中,实验组患者优于对比组患者(P<0.05),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以后,急诊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了患者的康复速度,还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常规护理;急诊护理
心脏骤停是指患者的心脏突然终止射血,导致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中断。随着血液循环的停止,患者的呼吸和意识也会相继停止,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1]。引起心脏骤停的疾病主要有心肌梗塞、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率失常等。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说,黄金的抢救时间仅有4到6分钟。拖延的时间越长,患者生还的几率就越小[2]。心肺复苏是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的救命技术,通过按压患者的胸外来刺激心脏泵血。但心肺复苏的动作频率较高、力度较大,会对患者带来较大的不适感[3]。现我院为了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康复情况,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的患者进行了急诊护理,具体方法实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我院选取的60例心脏骤停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比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比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从45岁到74岁,平均年龄(56.37±2.57)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从46岁到73岁,平均年龄(56.81±2.29)岁。两组患者在以上的基础资料对比中差异较小(P>0.05),不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心肺复苏抢救,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每2小时进行一次巡房,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及时上报给医生并积极处理,保证患者气道的畅通并随时做好再次急救的准备。
实验组在给予急诊护理:1.关注患者的体温,如患者在接受急救以后体温还是处在较低的状态时,护理人院要做好保暖工作。调整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到舒适的状态。2.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气胸或肺气肿,做好患者口腔异物的清理和皮肤清理,用毛巾在患者的脑部湿敷,防止脑组织发生再灌注损伤。3.按医嘱给予患者口服药和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要注意流速。4.及时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讲解急救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进行心理开导。
1.3指标观察和分析
1.3.1比较实验组和对比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胸部不适、反应迟钝、抽搐、恐惧。
1.3.2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康复指标包括:呼吸机治疗时间、动脉压、心率和ICU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以百分率%表示时,用X2检验;以( 士s)表示时,用T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发生率低于对比组患者,数据之间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胸部不适 | 反应迟钝 | 抽搐 | 恐惧 | 发生率 |
实验组 | 30 | 1(3.33) | 1(3.33) | 0(0.00) | 1(3.34) | 3(10.00) |
对比组 | 30 | 4(13.33) | 3(10.00) | 1(3.33) | 2(6.67) | 10(33.33) |
X2 | 3(10.00) | |||||
P | 10(33.33) |
2.2康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的康复情况较对比组更优,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对比(士s)
组别 | 例数 | 呼吸机治疗时间(d) | 动脉压 (KPa) | 心率 (次/min) | ICU住院时间 (d) |
实验组 | 30 | 11.09±1.24 | 9.71±1.65 | 78.34±10.37 | 5.51±2.16 |
对比组 | 30 | 15.76±.015 | 7.05±1.13 | 102.79±21.10 | 7.84±3.49 |
T | 20.6264 | 7.2853 | 5.6961 | 3.1094 | |
P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29 |
3讨论
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停止流动,人体中的大脑等重要器官会因为缺血和缺氧受到严重的损伤,造成患者突然死亡。所以把握住最佳的救援时间和救援手段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在没有专业的医疗设备下,心肺复苏是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且快速的方法[4]。患者在经过心肺复苏抢救以后还需要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对于该类患者,常规的护理并不能很好的缓解患者因心肺复苏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紧张焦虑的情绪,而急诊护理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来说护理的内容要更全面和更细致。急诊护理在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时还对其居住的病房环境进行了调整,保证了温度和湿度,并对可能出现的恐慌和胸部不适等进行了预防性的护理,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给予了有效的护理
[5]。我院选取了6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数据显示了实施急诊护理的实验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康复情况的对比中均优于对比组患者,再一次说明了急诊护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对于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的康复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减少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此护理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罗莎莎,王会芳,尹艳君,漆月.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7):165.
[2]于倩.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J].中国农村卫生,2020,12(13):71+73.
[3]周顺玲.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分析[J].人人健康,2020(13):248.
[4]郭丽.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8):16+52.
[5]班宏波.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5):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