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融合式培养模式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25
/ 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融合式培养模式的思考

王跃峰

410325197505232512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作为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新工科专业中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当前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经济发展诸多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瞄准未来光电战略必争领域的前沿性创新和引领性突破,新工科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顶尖紧缺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和竞争力等方面的需求,提出泛工程人才培养新理念,从家国情怀、理论基础、创新实践、国际视野等维度入手,探索与实践精准培养光电专业顶尖紧缺人才创新模式。

关键词: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融合式培养模式;思考

引言

近年来,为适应新的使命任务要求,军队院校逐步开始设计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与首次任职教育融合式培养模式。2018年起,军队院校为适应新的使命任务要求,开始设计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新工科背景下,融合式培养模式中面临的确立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制订教学计划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使专业培养目标与军队人才需求更加耦合,课程体系对培养目标支撑更加有力,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的一体化程度更高,进一步提高军队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1关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集中了光学、光电子、通信和计算机以及微电子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及技术内容,是属于一项综合性的学科。从本质和相关理论内容角度来说,其主要涉及到了光信号的辐射、传输、检测和光电信息、编码、转换、存储与处理以及显示等多方面技术。当前,我国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学科内容的设计以及具体工作开展相关技术应用,都主要是针对光信号处理,也就是说,其在通讯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且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例如,日常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的光纤网络、光电探测器和光电传感器等等,这些应用技术都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成果的转化。而在各行业领域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已经逐步做到了将光电子技术、光子生物学技术、信息光电子技术、光电传感器、激光加工技术、激光医疗与光子生物学技术、显示技术、激光全息影像等相关技术的融合,从而为光电技术发展以及未来的探索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良好发展,推动光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国内各高校胡科研机构陆续开设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以及科研项目,由此可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未来发展十分光明。

2融合式培养模式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2.1如何确立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之本,合理的培养定位与目标内涵对于培养方案的制定极其重要。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教学为中心,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培养目标的研究与更新,其培养目标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战争形态对军事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围绕“三个面向”和新型军事人才需求,以岗位问题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牵引,解决如何确立融合式专业培养目标的问题。

2.2如何制订融合式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

由于培养目标的调整和整体学时的限制,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传统核心课程的学时被一再压缩,而后续专业课对光电基础知识的要求却不降反升,传统的课程教学计划已难以适应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另外,传统的课程教学计划往往从课程自身的角度组织教学,缺少从课程体系角度的分析,从而导致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不紧、一体化程度不高。因此,需要着重研究如何科学地制订课程教学计划,使光电类课程的一体化程度更高,以满足教学质量与教学时间的双重要求。

2.3如何建立融合式培养模式的持续改进制度

以需求为导向,是融合式培养模式的鲜明特点。因此,需要对毕业学员的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跟踪掌握,分析培养模式特色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方案。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过程存在“重落实、轻改进”的惯性思维,且由于毕业学员数量多、分布散,开展跟踪反馈机制耗时耗力且效果欠佳。因此,需要针对融合式培养模式的特点研究建立相应的持续改进制度。

3融合式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3.1依据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BE)确立培养目标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也称为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是一种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BE的核心理念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以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即以学员在毕业时应达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结果,以此为依据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即教学内容由课程目标决定,课程目标由毕业要求决定,毕业要求又由培养目标决定。应当依据OBE理念深入分析军队用人单位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某新概念)专业学员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需求,转化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毕业标准,重点围绕毕业标准中涵盖的专业基础知识、本科专业知识、任职专业知识展开分析。培养目标的制订过程包括如下步骤:(1)分析人才的具体岗位及其主要任务;(2)分析岗位对人才在知识方面的需求;(3)分析毕业标准是否满足需求,进而修改完善培养目标。

3.2以扎实基础为核心,构建理工融合型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是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干和出发点,是一切专业课程活动和人才培养所围绕的基本。该培养模式围绕紧缺人才的基础需求,重构本科阶段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强调扎实融合的理工基础决定未来发展潜力。定位光电专业本博贯通顶尖紧缺人才的本科培养阶段,以突破光量子信息、先进光电成像、微纳光子芯片和智能传感等“卡脖子”焦点技术所需知识与能力为导向,通过重构和实施培养方案,强化光电理论及工程的基础知识,构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课程体系和知识要点;通过优化师资资源和依托学科平台,辅以教学方法改革来强化理工基础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3.3以海外交流为牵引,拓展学生同台竞合的国际视野

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不仅需要掌握跨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国际化交流的眼光和格局,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顶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围绕紧缺人才的竞合需求,拓展和完善国际合作交流途径,打造全方位同台竞合的海外交流平台,强调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决定未来竞争能力。依托学校国际化资源及学科国家级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从政府—高校—企业三个层次打造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多样化的海外交流平台,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同台竞合的理念和持久竞争实力的时代高才。同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在原有的暑期交流、课程修读、科研实习、毕业设计等海外交流形式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级本科生开设全英文专业课程、开展线上线下国际交流论坛。

结语

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数字时代,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项全新的综合性科技发展学科,其对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工科专业,其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满足光电信息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快速崛起的需求。融合式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通过课内外、校内外、境内外三环协同的方式,整合专业、学科、社会、国际等多方资源,培养学生集家国情怀、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于一体的综合素质,实现面向未来战略必争领域光电专业精准培养的长期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黎明,高玉梅,迟锋,等.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4):242-244.

[2]洪瑞金.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07.

[3]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