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院就诊中会应用到影像学检查技术。这些影像学检查种类众多,如DR、CT、MR、MRA、CTA等,不但可以在临床诊断中相互补充,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病变组织的情况,还能让医生又快又准地作出诊断,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水平。但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普通患者而言,想要在种类众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中准确找到与自身病情相关契合的检查项目,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医院检查时,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推荐合适的检查项目,但如果想要自行选择,该如何选择?
目前临床上有哪些影像学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包括计算机摄影(CR),数字化摄影(DR),乳腺钼靶,透视,胃肠造影检查(钡餐)等。这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广泛,可以应用于肺部以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对于患者产生的辐射剂量相对来说较小,这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上经常被用于急诊骨折和骨肿瘤疾病的诊断中。例如患者由于急性病症进入医院接受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明确患者的病情,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x线快速对患者进行诊断,这样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大致了解患者的病情,并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
二、CT检查:CT诊断其实也就是一种在x线诊断基础上发展的诊断方式,这种诊断方式是采用x线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多层扫描,像切片一样将人体切成很多片再 通过计算机重建的方式将其制作为3D模型,这样能够更加清晰的确认患者的个体状况,有助于明确患者的病情。并且这种诊断方式应用于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显示患者机体的细小病变和个体状况,同时可以在诊断时将对比剂等各种现代化的诊断方式应用于其中,就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对于各种急腹症和内科疾病都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三、磁共振成像检查(MRI):这种诊断方式是一种在磁场的作用下进行诊断的检查手段,这种诊断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获得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十分适合应用于较为复杂骨折患者的病情诊断中,尤其是在软骨和脑部的成像上,这种诊断方式有其他诊断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由于这种诊断方式是一种依赖于磁场的诊断方式,就不会对人体产生辐射,所以应用于孕妇和儿童这类的辐射高危人群的诊断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与安全性。但是如果患者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就不能采用MRI诊断方式。
不同的诊断方式的辐射有多大?
X光片
X光片是日常大家接触较多的一项检查。X射线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检查时将X射线穿过人体,遇到不同的身体组织的遮挡,底片曝光就会不同,洗片后就会有黑色和白色的不同,相当于给身体内部拍了一张平面影像照片。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辐射无处不在,一个正常人在日常生活中每年也会接受自然界辐射的量大约为3 mSv,而拍一张胸片的剂量大约为0.1 mSv,所以,普通的X光片的辐射很小,不必过于担心。X射线的使用都严格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远低于阈值,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损害,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另外,X线检查是疾病初筛的首选检查方式,价格低廉,是很多疾病的常规检查,有利于疾病的发现,相比于X线检查的副作用,利大于弊。
CT检查
常规CT检查的辐射量比X光片要高,大约3-5 mSv。虽然CT检查承受的辐射剂量较高,但是医生要求行CT检查时,往往是怀疑患者发生重大疾病,这时拒绝检查可能远比辐射带来的危害更大,况且,各大医院对CT检查都有专门的保护措施,比如把放射量调到适合患者的接受程度,或者是穿上铅衣等把身体重要的部位罩住,以降低CT检查过程中所受到的辐射量,其危害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核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使用的是强大的磁场和无线电波,没有X射线,没有电离辐射,其发射的电磁波对人的辐射危害极小,甚至都比不上出门晒太阳时紫外线的伤害,不用担心辐射危险。但值得注意的是,MRI诊断在应用于临床上时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例如如果患者装有人工耳蜗或者体内植入有钢板,就不能采用这种诊断方式,同时这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时间较长,通常诊断时间会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对于快速明确患者的病情来说,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