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区人民医院 山东省济南市 251400
【摘 要】 随着数据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带来的高效率在医学护理体系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对大数据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了解我国护理大数据和国外发展的差距,以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养老服务、灾害护理等主流方向为关键点,介绍我国护理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探讨应对策略,旨在为促进我国护理大数据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理;大数据; 大数据护理
社交平台、远程医疗、运动手环等技术在日常生活随处可见,Twitter、病历、健康医护每天都产生海量数据,数据的种类和规模呈爆炸式激增。如何管理和利用大数据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争相研究的热点。大数据改变传统思维方式、研究模式,在新兴领域引起前所未有的变革。近几年,我国护理学家也开始不断探索大数据领域,探讨我国护理大数据的应用方向及面临的挑战,期望为护理大数据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大数据在护理领域的应用
1.1临床护理
建立疾病预测模型、优化模型;筛查高危人群、疾病后期追踪观察[15‐19];专科疾病、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特殊时刻(围术期、围生期等)的护理,大数据贯穿于临床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廉价、迅速、优化、敏锐等特点决定大数据调研的综合成本优、关联广,且鲜少涉及伦理争议,发挥数据最大价值、在学科发展和疾病预防中起关键作用。有学者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危重病人实时生命体征的变化创建了危重症病人心搏骤停的预测模型eCART,不仅精度高,指标经济无创,且护士易得易于观察。
美国国际卫生研究所(NIH)利用病人入院家族史数据创建疾病谱系图,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Michael等利用大数据提炼出老年人跌倒高危风险因素。2019年,护理大数据知识大会中。有学者提出规范护理记录,减少病历记录负担,大数据实现对病历的电子化管理,能够精准调取信息、智能汇总分析、预警危险、提供智慧化护理方案,真正实现个体化护理、信息化管理。大数据丰富了护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护理研究已经离不开大数据。有研究显示,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护理记录进行整合、分析,有提高医生诊断准确性的潜力[24]。大数据将探索开启医护工作新模式。
1.2护理管理
大数据可提高护理管理者数据驱动力和科学决策力,逐步向数据决策型转变。Michael等建立不良事件数据平台,可实时掌握重点科室、薄弱环节的情况,极大优化管理效果。美国退伍军人事务所护理领导者实施床位“无缝”管理战略,实现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大数据运用于精细化质量管理模式,对医疗资源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优化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医疗救济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提升护理管理效率,影响护士循证实践,提高医、护、患三方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
1.3护理教育
当前的硕博教育缺乏数据科学课程。2015年,美国护理科学促进委员会(CANS)[29]召开了一系列智库会议,强调数据科学对博士生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将数据流整合到护理科学中。随后亚利桑那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护理学院确定将数据科学纳入护理博士核心课程。Carroll等进一步建议,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对信息学学生进行高级编程技术教育,使学生有使用数据科学的能力[30]。我国的信息教育缺乏,对我国护理发展而言,将数据科学加入护理博硕教育中,设立相关学科,完善大纲,构建核心课程,培养有数据利用能力的研究型人才是未来大数据在护理教育的主流方向。
2 大数据在医学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2.1大数据在医学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国内大数据在医学护理中的应用处于初始阶段,但也有发展,比如:广州中医药大学构建了宫颈癌感染的目标诊断模型,结合宫颈癌大数据信息监测系统,为宫颈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北京护理人员通过大数据的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2大数据在医学护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2.1大数据医疗应用不充分不全面
目前我国对于大数据的采集处于医院自愿申报,申报后可以统计分析自己医院的情况,也可以横向比较其他医院的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国家层面只是停留在自愿加入的医院可以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但是不包括基层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卫生院、乡镇医疗服务中心、养老院等。农村地区缺乏技术支撑和专业化服务人员,使农村人口享受不到大数据时代智能带来的医疗便利。2.2.2数据采集设备和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我国拥有海量医疗数据资源,但是对于数据的采集不够重视,录入的数据不全面,导致数据在研究和搜索时出现数据的偏差。张路霞指出:我国卫生医疗信息化程度较高,但不同地区间信息化程度不均衡、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国外的医疗大数据质量评估模型难以直接外推至我国使用。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健康医疗大数据质量评估模型,开发评估工具刻不容缓。同时我国还尚未建立具有权威的平台进行数据保存和分析。
2.2.3临床护理工作者大数据理念落后
大数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护理人员负担,但是在医院层面,没有将大数据从理论推向应用,惯性思维限制了大数据应用场景。大数据在医院的临床应用和人员管理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医护人员大数据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医院门诊护理管理层为非IT人员,对大数据相关技术掌握不到位甚至严重缺乏,需要引进或重点培养兼具大数据技术、护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人才。
3 解决国内大数据在医学护理中应用困境的对策
3.1提高数据采集设备先进性和数据处理系统的先进性
我国每天都在产生巨量的医疗数据,需要用更先进、便利的设备对数据进行高效、全面的采集,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可以通过各种穿戴设备或手机进行监测,同时加强开发新的分析工具,加强大数据采集和临床应用的相关性。加大力度推动大数据权威平台的建设,着重关注大数据医疗护理在精准护理、护理管理等方向的平台建设,打造让更多护理人员参与进来的、产业化的大数据中心平台,推动大数据医学护理的创新创造。加强处理大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为大数据的处理分析提供平台,同时也为护理学科专业性的提升提供保障。
3.2培养现代医护体系下的大数据思维发挥
大数据的指导,为医学护理提供更标准化的框架,每个护理工作者都可以成为护理数据的创造者以及护理工作决策者。摒弃对权威的迷信,用大数据打破惯性思维,探索护理管理者的盲区,让更多有大数据思维的护理参与者有机会加入决策程序,让护理决策更加理性。大数据护理是推进大数据医疗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数据采集环节,要提高护士在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方面的能力和信心。加大对护士群体创新,创造的支持,积极探索大数据在护理中应用途径,使大数据使用场景符合护理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对于专科护理的需要。
3.3推进大数据与医护领域的深度融合加快
推进大数据应用进入医疗机构,特别是要深入乡镇的医疗机构。加强社区护理人才培训,完善乡镇网络建设,利用大数据指导社区护理人员的工作,让乡镇医疗机构与三甲医院全面接轨,让社区体检等医疗服务可以利用大数据惠及更广泛的人群。依靠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改变过去每一个社区单位是一个“孤岛”的局面,实现各街道、各区县的信息共享,切实解决基层和欠发达地区大数据资源未能普及共享的问题,切实依靠大数据技术完善医疗设施建设和医疗服务。
3.4关注大数据安全问题
应该采取技术和立法的手段来保护医疗的隐私问题。技术上通过对前沿技术的投入发展、对原有隐私算法的改进,发现临床大数据在医学护理中的应用需要保护的部分,对隐私泄露的行为加以分析处理,适应新环境下对隐私数据保护的要求,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在对数据本身进行保护研究的同时,也应高度重视数据共享中的权益保护问题。立法上,要加快推出大数据隐私和权益的法律保障,明确数据权益归属的问题,从立法层面保护大数据隐私和安全。发挥立法引导,技术兜底的作用,促进大数据护理发展。
4小结
总之,AI应用于护理领域,可有效缓解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短缺压力,减轻照护者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病人安全,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但也存在技术瓶颈、社会信任和伦理问题,如何更好地将AI应用于护理领域,仍需多学科、多领域共同努力,其在护理领域应用前景巨大,值得积极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朱瑞芳,岳小丁,韩世范.大数据在护理学科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31(13):1553-1557.
[2]NRenugadevi,SaravananS,SudhaC.RevolutionofSmartHealthcareMaterialsinBigDataAnalytics[J].MaterialsToday:Proceedings,2021(3):1.
[3]吴方,李菁,孙铭阳.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医养护一体化5I模式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2):79-87.